作為曝光鐵三角中不可或缺的一項,感光度其實是最容易忽視的內容,究其原因就在於它最主要是對質量負責而非效果,不同於快門可以控制捕捉運動物體的狀態,不同於光圈可以改變景深控制畫面的效果,而感光度就只能影響到畫面的精細程度。
感光度又稱 ISO 值,是衡量傳感元件(膠片、傳感器)對於光線的靈敏程度的指標,數字越高,對於光線的感受靈敏度就越高。
舉個例子,假設一個場景我們需要使用 1/30s 的快門,f/5.6 的光圈,ISO 200 的感光度才能將這個場景正常的曝光。而如果保證光圈不變的前提下,將感光度提升到 ISO 400,這時候只需要使用 1/60s 的快門就能達到和之前一樣的曝光量了。如果將感光度提升到 ISO 3200,光圈不變,這時候就可以用到 1/500s 的高速快門。
在同樣快門速度與光圈大小下,使用不同感光度的結果
感光度和快門一樣,標準檔位的曝光量都是成倍增減的。(快門有兩個標準檔位不成倍,只是為了計算方便)
像是比 ISO100 高一檔的就是 ISO200,高兩檔就是 ISO400,高五檔就是 ISO3200,以此類推。
但是感光度並不是越高越好,當增加感光度的時候,圖像就會變的粗糙,整體圖像質量也會受到影響,膠片會出現明顯的顆粒感,,而數碼則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噪點。因此,在實際拍攝中,在快門可以保證不會出現運動模糊的前提下,儘可能的降低感光度,是保證圖像質量的關鍵。
膠片的感光度都是固定的,因為膠片本身是一種化學產品,是將鹵化銀塗抹在軟性片基上,而乳劑本身的化學成分已經固定,作為膠片的重要指標,膠片的感光度一般都和膠片的名稱一同出現在包裝盒上,方便我們辨識。像是最常見的 color 200,還有 Tmax 400 等等。
但是隨著靈敏度的增加,也就是感光度的提升,膠片薄膜中的單個光敏晶體的尺寸也會增加,也就會讓拍出來的照片出現明顯的顆粒感。除了顆粒,高感的膠片在色彩還原以及動態範圍上的能力也會下降。
雖然膠片換卷比較麻煩,但是在膠片時代,像是體育攝影師這類,為了保證快門速度,他們寧願直接使用高速卷,也要避免高速快門引起的曝光不足或者曝光不足引發的動態模糊。
而數碼相機是不存膠片的化學反應的,數碼相機的感光度是通過調整感光元件對於光線的靈敏程度或者合併感光點來實現的,也就是說是通過提升感光元件的光線敏感度或者合併幾個相鄰的像素點來達到提升ISO,達到和膠片感光度類似的等效感光度。這樣的後果同樣也是不可避免的畫質的損失,形成噪點,並且動態範圍也會降低。
只不過不同的是,有的時候膠片的顆粒看起來還有些美觀,而數碼的不規則的雜亂噪點就讓人比較難以忍受了。
不過好在技術總是在改變著世界,在數碼相機誕生之初,由於感光度的限制,數碼相機面對膠片,除了方便之外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優勢。而現在則不同了,高感越來越可控,暫且不說一些黑科技可以達到幾十萬的感光度(膠片最高也就是 3200或者6400,雖然黑白可以迫沖幾檔,但那已經是極限了),但是現在常規相機的感光度,在 3200 甚至 6400 都能夠有很好的表現,而這些都是膠片可望而不可及的。
也因此,只要我們的數碼相機不是太古老,這幾年的機型都可以放心大膽的提升感光度去拍攝,如果並不是拍攝像是風景攝影景觀攝影這樣細節有些的作品,在拍攝街頭或者人像之類的時候,提升高感來控制快門其實很有必要。
另外傳感器的尺寸對於高感控制也有一定的影響,在同等焦段同等光圈下,由於同等焦段是根據 135畫幅折算出等效焦段,傳感器越小,實際焦距其實就會更短,看似同等光圈,其實小畫幅鏡頭的光圈的開孔尺寸要小於大畫幅的鏡頭,因此單純就通光量來說,在焦段光圈一致的前提之下,畫幅越大,通光量越大,傳感器感受的光線就越多,高感的控制顯然就會越好。而另一方面,在同一解像度下,較大畫幅的感光元件的像素密度相對於較小畫幅要低,可以讓傳感器製造廠商在電子線路方面有更多的空間,所以大畫幅相對於小畫幅在高 ISO 的情況下會有較好的表現。
但是這一切還是要說前提,不設置前提條件就來抬槓的一定是槓精,上面所說的一切都只是在技術層面上的可能,只是,如果我們不需要打印超大幅照片而只是在屏幕中觀看照片的話,其實小畫幅的高感上的控制在大部分時候對我們來說也足夠了。不要迷信技術上的數字,選擇適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
轉載自 膠片的味道 作者:Ki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