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總是會存在著這種矛盾。 一方面我們更加看重我們的作品,認為對於一張照片來說,內容才是最重要的,當別人問起「你是用什麼相機拍的?」這種傻不拉幾的問題來的時候總是會嗤之以鼻懶得回答。而另一方面卻無法阻擋我們對於器材的嚮往,我們總是會想要追求更好的相機,用了 APS-C 就想要全幅,用了 135 就想用 120。 

 
同時我們也總是會落入這樣一個陷阱,如果...那麼...
 
如果我有那台相機,那麼一定會拍的更好;
 
如果我的相機有防震,那麼我就能在晚上拍的更好;
 
如果我有那支鏡頭,那麼那樣的照片我也能拍出來。。。
 
如果你能用批判性的眼光去審視去拆解去分析你拍下來的照片的話,那麼你可能會發現,最需要改進的可能並不是器材。有的時候可能真的是器材限制了你的發揮,但更多的時候,是因為經驗的不足或者根本就是走了一條錯誤的路。
 
在大多數情況下,器材僅僅只是限制題材,而是否能夠拍出一張更好的照片,還是要取決於你的經驗以及你的基礎是否紮實。
 
在換器材之前,不如先把基礎練紮實了。
 

1、完善你的構圖技巧

 
在換器材之前,不如先把基礎練紮實了
▲Photo by Ricardo Gomez Angel on Unsplash
 
有沒有發現自己拍出來的照片。。。說好聽一點是有相同的風格,說不好聽就是構圖千篇一律。有的時候我們總是會習慣於用自己喜歡的視角去看世界,可是有的時候,換一種視角,世界可能就會完全不一樣。
 
比方說,你習慣了眼平視角,不妨試試腰平視角,或者試試俯拍。比方說,你習慣了三分構圖,不妨試試中心構圖,去試試引導線構圖。不同的視角一定會帶給我們不一樣的視覺體驗,也會讓我們的拍攝更有新鮮感。
 

2、理解你的相機

 
在換器材之前,不如先把基礎練紮實了
▲Photo by Brittany Gaiser on Unsplash
 
如果你真的想要提高你的攝影水平,最好的辦法就是理解你的相機,用它來拍很多很多的照片,這就需要你隨身帶著你的相機。
 
只有拍的多了,你才能知道你的相機最適合拍攝什麼,在什麼情況下會表現的不那麼好,才能知道你的相機的優點和短板,想辦法去克服那些短板,如果不能克服,試試能不能用其他什麼辦法來替代。
 
沒有任何一台相機是完美的,也沒有任何一台相機會適合所有的拍攝情景。如果你想用一台口袋相機去拍攝運動攝影,或者想用一支長焦鏡頭去拍攝街頭,那麼這就真的是器材限制了你的發揮。
 
你更需要的,是理解你的相機,用你的相機去拍攝更適合它的主題。
 

3、學會閱讀和分析光線

 
在換器材之前,不如先把基礎練紮實了
▲Photo by Joe Gardner on Unsplash
 
攝影中最重要的元素就是光,光成就了攝影,可以說沒有光就沒有攝影。但是很多人卻對這個並不是那麼在乎,也不去思考光和光之間是不同的。
 
不僅僅陽光和燈光不同,不同時間段的陽光也會讓你的作品有完全不一樣的感覺,正午的光線直接而猛烈,清晨傍晚的光線傾斜且柔和,善於利用光線去拍攝更好的作品是每一名拍攝者都需要掌握的必備技能。
 

4、到別的地方去拍攝

 
在換器材之前,不如先把基礎練紮實了
▲Photo by Jordan Bauer on Unsplash
 
不要只是坐在家裡,也不要僅僅只是拍攝上下班路上看到的那些習以為常的景色。總是在同一個地方會禁錮住我們的思考,習慣了常用的角度,很難去換個視角拍攝不一樣的內容,每天看到的拍到的都是同樣的了無新意的內容,久而久之也就會對這些產生厭倦,從而也就不想要再拿起相機拍照。
 
趁著放假,去一個沒去過的地方拍照,不一定要是很遠的地方,可能是城市裡你從未去過的一個角落,給自己找點兒新鮮感,也會讓你的作品更有新鮮感。
 

5、了解基本的後期

 
在換器材之前,不如先把基礎練紮實了
▲Photo by Domenico Loia on Unsplash
 
現在很多人都懶得去學後期了,也難怪,現在的手機 app 這麼方便,只要套上一個濾鏡馬上就能讓照片變成一個看起來特騷的色調,顯然人們會更喜歡濾鏡,因為這很簡單,也不用動腦子。
 
但是我還是認為想要製作更好的照片,必須要了解後期,不需要很精通,但是至少要理解那些基本的內容,像是曝光對比,色階直方圖曲線這些的,懂了就能夠更清楚你的作品差在哪裡,也就能對症下藥的去對你的作品進行改造。而不僅僅只是套用那些千篇一律毫無創意毫無特點的濾鏡。這也是我寫《lightroom 後期基礎》的緣由之一。
 
討論後期有沒有必要沒有意義,後期永遠都是攝影的一部分,後期是你和你的作品之間的深度對話,它能夠讓你更加了解你的作品,然後通過這份了解,讓你的作品更加接近你的完美。

 

轉載自 膠片的味道 作者:Kido

 

延伸閱讀 


你可能也喜歡這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