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者除了要對基本的器材運用(如測光、對焦)有認識外,構圖也是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好的構圖是拍出好照片的重要元素,現在便先看看一些構圖的基本法則吧!
1.適當取捨
其中一項初學者最易犯的問題便是"太貪心"了,很想把看到的全部拍進照片裡,但是這樣會使相片過於複雜、零亂,缺乏一個明確的主題,反而未能讓讀者看到你想表達的主體。所以第一條法則便是要懂得取捨,作出適當的省略和裁切,魚與熊掌不要兼得,這樣相片的主題便會變得突出了。
▲ 畫面比較亂,沒有明確主題
▲ 只抽取其中一兩朵花作特寫,主題突出
2.主次要分明
主就是主角、主體,拍攝者最想表達的東西,而"次"就是配角,用來配襯出主角的存在。而在相片中我們可以用前景、中景、背景再配合景深、距離遠近、位置、色彩等來達成主次分明,讓讀者有一個深刻的印象。
▲ 石頭為前景,流水為中景,樹木和天空為背景
▲ 利用顏色來突出主題
▲ 利用淺景深突出主題
3.利用對稱與平衡
相片除了要有主題外,構圖也需要"平衡",不能東歪西倒,否則讀者便不會看得舒服。拍攝時你可以嘗試把圖片在"視覺"上感到平衡,特別是"視覺"上的輕重,我看過一本書,它把"視覺輕重"大致上歸納如下:
*深色比淺色重
*暗比亮重
*面積大比面積小重
*粗線比幼線重
*密比疏重
*近比遠重
*山石比樹木重
*樹木比水面重
▲ 粗的線在下方,畫面顯得穩重 Photo by Todo-Juanjo
▲ 利用水面反射來達成平衡感 Photo by marcella bona
▲ 下面的枯木和上面的暗色樹木有著視覺上的平衡
4.構圖要穩重
穩重,其實就是不要令畫面"頭大身細"或"上重下輕",常然不是要每一幅相片也四四正正,不偏不倚,但起碼感覺上不要"東歪西倒" ,這個跟(三)的對稱平衡也有關係,大家可以多參考。
▲ 彩色的小花全放在畫面的底部,使構圖更為穩重 Photo by Martin_Heigan
▲ 粗壯的樹幹跟深色的草地放在下方,而且左右也有一大一小的樹木來平衡畫面 Photo by Chi King
▲ 注意:這是一個"不好"的例子,海面水平線歪了,令人看得很不舒服。
5.運用對比
我們可以利用對比來突出主題或令畫面變得有趣,基本上有5個可以好好利用的對比方法:
明暗:利用一明一暗來帶出主題
▲ 陰影像"相框"一樣帶出主題 Photo by Midnight-digital
大小:利用體積的大小比較來特出主題
▲ 小小的人顯出沙灘的闊大 Photo by Today is a good day
遠近:利用遠處的景物來突出近的主題(或相反)
▲ 遠處的山峰顯出近處的一群羊,讓畫面更有"深度"和"空間感" Photo by Jule_Berlin
顏色:利用顏色的鮮明對比來特出主題
▲ 雪地的白色很好地突出了黃色的貓 Photo by Jetta Girl
▲ 如果換上白色的小狗效果便沒有那麼突出了 Photo by jpctalbot
高低:高低可以是實際的高度,也可以利用"仰視"來顯出"高度",這個方法多用於拍攝建築物。
▲ 利用"仰視"來顯出香港IFC 2期的高度 Photo by Stuck in Customs
6.互相呼應
互相呼應其實也可視為運用對比的延續,有時兩樣獨立的東西出現在同一個畫面上便會發生有趣的"聯繫",令讀者有一個幻想的空間,例如小孩的出現可以襯托出大人,低小的山嶧可以顯出另一個更宏偉的山嶧,甚至帶出更深層的意思,看看以下的例子:
▲ 兩隻天鵝的出現剛好形成一個心形,讓相片帶出另一種意義 Photo by Darragh Sherwin
結論
構圖為一樣重要但比較抽像的東西,以上所介紹的只是一些基本的構圖技巧,但無論怎樣構圖,最重要的也是讓讀者看得舒服,能顯示深度和帶出意義更佳。
轉載自 蜂鳥網 作者:蜂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