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拍出好的 構圖 ,攝影者必須考慮每個被攝元素的取景、角度、方位、光線、顏色等特質,加以妥善安排後再進行拍攝。如何將構圖要素架構在畫面上,將會影響到攝影者是否能清楚地把作品理念傳達到觀賞者的眼中,進而引起相同的共鳴。
本文目錄:
總括來說,構圖時要考慮的原則有下列幾項:
- 被攝主體的位置
- 大小、角度、前景跟背景之間的關係
- 光源的方向和性質
- 光源的明亮和對比度
- 遠近感的形態
- 水平線、地景之種類
然而,相機的位置與攝影角度、攝影距離和被攝體的大小、被攝體的位置、遠景和近景、顏色的對比……等諸多要素,免不了會相互作用;既然這些要素都會匯聚在攝影者所構思出來的作品裡,一定要好好重視構圖不可。以下就介紹一些較受歡迎的實用風景構圖法。
1、三分構圖
古希臘的藝術及建築在進行線條區塊分割時,發現了優雅的經典比例1:1.62或2:3,被後人稱之為黃金分割比例。將照片分成三等分,我們若將被攝主體的位置擺在整張照片的1/3或2/3比例處,可以營造出遼闊廣大的視覺張力,讓照片更為平衡與協調。
黃金分割應用到攝影構圖技法上,同樣具有強烈的審美價值。在決定拍攝對象主體的位置時,可以參考黃金分割定律,將其安排在畫面中心偏左或偏右一點的位置,避免放置畫面中心的死板感覺,可使照片耐看又不失平衡感。
▲原圖。
▲構圖示意圖。若是想強調天空雲彩及天空開闊感,天空可以保留較多的比例,讓天空佔2/3,地景佔1/3。
▲原圖。
▲構圖示意圖。若想強調極具特色的地景,地景可以保留較多的比例, 讓地景( 前景+ 中景) 佔2/3,遠景佔1/3。
2、前景、中景、背景
若想拍攝富有層次感的相片時,可利用三分構圖,並將景色區分為前景、中景、背景等,營造出層次感。以本圖為例,我利用畫面中的三座大山(由左至右為石門山、合歡尖山、合歡東峰),引導觀賞者進入被環山包圍的雪訓中心,紅色的屋頂更豐富了畫面的可看性;加上適當的前景安排,使得層次更加分明耐看。
▲原圖
▲構圖示意圖
3、對稱式構圖
拍攝水中倒影時,最常用的就是二分的對稱式構圖,呈現出平衡、穩定的感覺,在描述靜謐的傍晚氣氛上,有很美的效果。此外,左邊取景的紅橋與右邊低空雲朵的比例,因非屬對稱關係,構圖時仍應遵循黃金分割比例,大約是1/3和2/3。
▲原圖
▲構圖示意圖
4、近大遠小
面對視野遼闊之場景時,可以善用近大遠小之構圖方式。山裡深藍色嘉明湖與山外的雲海相呼應,雲海中露出一點山頭,引導整個畫面,讓觀賞者的目光由嘉明湖往外延伸,進入雲海中發現那未被淹沒的山頭。
▲原圖
▲構圖示意圖
5、遠近構圖
為了加強石頭的誇張感,我使用超廣角鏡頭逼近並壓低橫向拍攝,強調出湖面之寬闊視覺;近端的石頭自然排列,延伸帶出遠處的紅色山屋,表現出作品的趣味組合及空間感。
▲原圖
▲構圖示意圖
6、維持畫面平衡
構圖最重要的目的,其實是在作品呈現時,能夠得到視覺上的平衡感,而不至於偏重在左邊或是右邊。以本圖為例,拍攝溪流時,只要能綜合前述的三分法與近大遠小的構圖法則,妥善運用,即可拍出非常有張力的溪瀑風景照。當溪流前景均接近白色時,會有點頭重腳輕的感覺,這時最好在其中適時加入重要元素,以增加畫面的平衡感;多了流水中這顆大石頭,更增添了畫面的協調性。
▲原圖
▲構圖示意圖
7、曲線構圖
曲線構圖可以營造畫面的韻律感,可用於拍攝河流、道路、護欄、海浪或山稜線…等,利用自然曲線作為畫面的引導,可吸引觀賞者的目光。本圖中,若您能沿著構圖曲線並由下而上、由右往左看去,將會意外的發現二棵聖誕樹,以及欣賞冰瀑的兩個人。
▲原圖
▲構圖示意圖
8、直線構圖
鶴立雞群向上生長的樹幹,在五彩繽紛的紅葉山林裡顯得井然有序,給人亂中有序的深刻印象。
▲原圖
▲構圖示意圖
9、留白的奧妙
拍攝風景照時,若天空景色較平淡無奇,或該被攝主題不需要天空,倒是可以巧妙地納入部分天空作為留白,讓畫面不要太過擁擠,並順便交待當時天候狀況,反而能多留給觀賞者一些想像的空間。
▲原圖
▲構圖示意圖
雖說在本篇提及了不少構圖法則,但攝影是一種自由創作,不必拘泥於某種形式;其實,每個人都可隨自己的偏好和創意, 作出不同構圖,從而發揮自己獨特的風格。
延伸閱讀
本文同步刊載於 風景的極意:這樣拍出更好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