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XF 50-140mm F2.8中長焦之後,富士大三元陣容再添生力軍,標準變焦鏡皇XF 16-55mm F2.8集奈米鍍膜、防滴防塵三千寵愛於一身,打著最高畫質的旗幟,展現出制霸微單界的野望。然而光看規格口說無憑,鏡皇的好只有比較才知道,為此我們找來了口碑極佳的同門師兄弟XF 18-55mm與XF 23mm,看看究竟是豪門球隊能夠主宰戰局?還是高C/P值魔球能夠以下犯上?接著就讓我們戰力總檢討,從畫質到特性一一看下去!
快速索引
- 作品賞析/外觀速覽/人像發色/微光對焦速度
- 各級光圈畫質/變形與暗角
- 各級光圈色差/散景與星芒
- 體驗心得/重點規格/更多實拍
XF 16-55mm F2.8 R LM WR作品賞析
▲ Fujifilm X-T1+XF 16-55mm F2.8 R LM WR的16mm端。光圈F11,快門20秒,ISO 200,M全手動模式,手動白平衡,RAW轉JPEG。(看原圖)。
▲ Fujifilm X-T1+XF 16-55mm F2.8 R LM WR的19mm端。光圈F11,快門1/125秒,ISO 200,A光圈先決,自動白平衡,RAW轉JPEG,+0.3eV。(看原圖)。
▲ Fujifilm X-T1+XF 16-55mm F2.8 R LM WR的55mm端。光圈F2.8,快門1/100秒,ISO 800,A光圈先決,自動白平衡,RAW轉JPEG,+0.7eV。(看原圖)。
▲ Fujifilm X-T1+XF 16-55mm F2.8 R LM WR的16mm端。光圈F2.8,快門1/60秒,ISO 2500,M全手動模式,手動白平衡,RAW轉JPEG。(看原圖)。
▲ Fujifilm X-T1+XF 16-55mm F2.8 R LM WR的38mm端。光圈F2.8,快門1/18秒,ISO 200,A光圈先決,手動白平衡,RAW轉JPEG,+1eV。(看原圖)。
▲ Fujifilm X-T1+XF 16-55mm F2.8 R LM WR的55mm端。光圈F18,快門1/4秒,ISO 200,M全手動模式,自動白平衡,RAW轉JPEG。(看原圖)。
▲ Fujifilm X-T1+XF 16-55mm F2.8 R LM WR的55mm端。光圈F6.4,快門1/1250秒,ISO 200,A光圈先決,自動白平衡,RAW轉JPEG。(看原圖)。
▲ Fujifilm X-T1+XF 16-55mm F2.8 R LM WR的55mm端。光圈F4,快門1/125秒,ISO 200,A光圈先決,自動白平衡,RAW轉JPEG。(看原圖)。
▲ Fujifilm X-T1+XF 16-55mm F2.8 R LM WR的19mm端。光圈F6.4,快門1/140秒,ISO 200,A光圈先決,自動白平衡,RAW轉JPEG。(看原圖)。
▲ Fujifilm X-T1+XF 16-55mm F2.8 R LM WR的55mm端。光圈F2.8,快門1/600秒,ISO 200,A光圈先決,自動白平衡,RAW轉JPEG。(看原圖)。
▲ Fujifilm X-T1+XF 16-55mm F2.8 R LM WR的50mm端。光圈F5.6,快門1/200秒,ISO 800,A光圈先決,手動白平衡,RAW轉JPEG。(看原圖)。
▲ Fujifilm X-T1+XF 16-55mm F2.8 R LM WR的22mm端。光圈F2.8,快門1/100秒,ISO 800,A光圈先決,自動白平衡,RAW轉JPEG,+0.7eV。(看原圖)。
▲ Fujifilm X-T1+XF 16-55mm F2.8 R LM WR的33mm端。光圈F4,快門1/200秒,ISO 200,A光圈先決,自動白平衡,RAW轉JPEG,+0.7eV。(看原圖)。
▲ Fujifilm X-T1+XF 16-55mm F2.8 R LM WR的16mm端。光圈F5.6,快門1/750秒,ISO 200,A光圈先決,自動白平衡,RAW轉JPEG,+0.7eV。(看原圖)。
▲ Fujifilm X-T1+XF 16-55mm F2.8 R LM WR的53mm端。光圈F2.8,快門1/350秒,ISO 200,A光圈先決,自動白平衡,RAW轉JPEG,+1eV。(看原圖)。
重量級的甜蜜負荷
關於這顆鏡皇的討論要回推到去年,從消息流出開始就不斷引起富士粉絲的討論,其中最大的爭議莫過於防手震去留,為何最終版本還是決定拿掉OIS?我們先引用一段Fuji Rumors的內文作為開場白,以下是富士鏡頭開發部經理Soga先生的解釋:
「捨棄OIS最大的原因不是尺寸、也不是價格考量,我們著眼的是廣角端畫質,很多玩家可能不知道,開啟防手震會影響到邊角成像,尤其是廣角端視角較大,邊緣畫質的減損會比XF 50-140mm F2.8這類的中長焦明顯許多,為了追求全開光圈的最高畫質,最終只好做出這樣的妥協。」
看完以上說明完全可以理解這是富士的作風,為了畫質其他都可以遷就,但實際拿到鏡頭還是對它的漢草「印象深刻」,77mm的口徑加上655g的重量與各家DSLR APS-C鏡皇平起平坐,裝上X-T1後感受更明顯,440g的機身顯然難以平衡,頭重腳輕的現象恐怕得加裝垂直手把才能改善,而重心失衡的問題多少也影響到拍攝,這陣子實拍下來微光、陰雨天時手震的機率不低,對此我習慣將安全快門多設一級,連帶使得ISO經常拉高,最後畫質依然不得不妥協;回過頭來想想富士經理的說法,坦白說我不是百分百認同,當極端的畫質追逐波及到使用感受,微單的初衷其實就有點喪失了,縱使鏡身的組裝品質、用料無可挑剔,難免還是會降低攜帶出門的意願,讓人想用輕便的定焦群取而代之。
▲ 從XF 50-140mm F2.8開始,紅色銘牌似乎成了富士大三元象徵,代表著畫質自慢保證。
▲ 淡綠中帶紅的鍍膜,與富士發色給人的印象吻合。
▲ 請出了XF 18-55mm F2.8-4 R LM OIS、XF 23mm F1.4 R一字排開,鏡皇的個頭明顯大上一截!
▲ 再用P家APS-C機皇搭配16-85mm做比例尺,兩者的體積已經在伯仲之間。
▲ 左圖是變焦至55mm的長度,右圖為裝上遮光罩,即便與最高階的X-T1搭配,機身仍顯得有些單薄。可以想像若用上內變焦設計鏡頭會有多巨大,失衡的情況也將更嚴重。
▲ 握持感受更明顯,右邊裝上XF 18-55mm F2.8-4 R LM OIS重心平衡良好,單手拍攝也不成問題;反觀左側鏡皇一手拿起來頗為吃力,頭重腳輕需加裝垂直手把才能改善。
▲ 不可否認富士用最高規格看待這顆鏡皇,新開發的Nano-GI鍍膜技術與HT-EBC鍍膜處理為畫質奠定良好基礎,在耀光及鬼影抑制方面又更上層樓!至於為何選在這時候改朝換代?合理推測F家正在為下個世代的機身做準備(應該是傳說中24MP的X-Pro2),正好趁這個機會提升鏡頭素質以相匹配。
▲ 「三防」亦同步參上!防滴、防塵加上耐寒至-10°C,只要搭配同樣耐候的X-T1,富士系統也能禁得起惡劣天候考驗。
▲ 不同於18-55mm(右)需透過按鍵操作,16-55mm(左)將自動光圈模式設計在光圈環上,旋轉到底即可切換。
▲ (左)16-55mm的光圈環段位分明,不像18-55mm阻尼較輕容易誤觸。(右)變焦環採止滑材質,操作起來手感絕佳。
▲ 最後鏡頭蓋也換成了左側新款,同樣是夾扣式,只有差在厚度變厚、溝槽加深,裝卸時比較順手。
人像發色簡單比較
接著針對發色我拍了一組簡單的人像比較,使用的鏡頭群相同,同樣是23mm、16-55mm以及18-55mm,測試條件皆為室內窗邊,曝光條件亦維持一致,全程採自然光沒有開啟閃燈。各位不先猜猜看下列三張照片各是哪一顆鏡頭拍的,隨後就為大家公佈正確答案!
註:以下測試為JPEG直出。
▲ 範例A
▲ 範例B
▲ 範例C
猜出來了嗎?三張照片由上而下分別為16-55mm、18-55mm及23mm,我們以後方白牆與畫面左下的黃色看板為基準,可以看出由暖調至冷調依序為範例A、B、C,而編輯部認為18-55mm的發色是三組中最討喜的,16-55mm次之,23mm則一如印象中的偏冷,整體來說三者的差異沒有很明顯,延續富士一貫的好口碑,都非常適合人像題材的詮釋。
微光對焦速度PK
一樣的PK陣容延伸至對焦速度,我刻意選擇攝影棚為測試環境,僅留一盞左後方的光源,其餘燈光全關,以實驗三顆鏡頭在微光下的AF速度。從結果來看,平價版的18-55mm以些微的差距更勝鏡皇,兩者幾乎都稱得上是半按快門即合焦;唯獨23mm有些拉風箱的遲疑,對焦速度與兩顆變焦鏡頭有點落差。至於準度方面,這陣子使用下來16-55mm的表現無庸置疑,但全開光圈偶爾會出現偽合焦的情況,顯示對焦完成拍出來卻對到背景,這點似乎是富士系統的通病,必須要透過縮小對焦框、犧牲一點AF速度才能解決。不過以上情形只能算是特例,少數反差較小的環境才發生過一兩次,原則上16-55mm的對焦實力值得肯定,搭配X-T1堪稱速度與準度兼具,完全擺脫了富士過去給人的優雅形象。
▲ XT1+XF 16-55mm F2.8 R LM WR微光對焦速度實測。
▲ XT1+XF 18-55mm F2.8-4 R LM OIS微光對焦速度實測。
▲ XT1+XF 23mm F1.4 R微光對焦速度實測。
(下一頁看各級光圈畫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