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科技革命以來,相機紛紛告別底片轉向數位時代,而科學日新月異,往往在數年間就又能「風雲變色」,如今再加上智慧型手機的出現及發展,相機廠商若不端出新的「菜色」,恐怕難挽市場被侵蝕的局面,從2014年邁入2015年,相機產業將會往哪些方向發展呢?來看看Digital Camera World怎麼預測的吧!

趨勢1:大感光隨身相機

幾年前,大家都還乖乖地篤信「小機身的宿命」之說,認為相機機身小的確只能搭載相對小顆感光元件,因而也必然在影像品質上不及體積較大、感光元件片幅較大的相機,就算它的外觀和操作功能能做得很像一些專業的單眼相機,但畫質還是很難達到相同標準。過去傳統的高階消費型隨身相機,大多採用1/1.7、2/3吋的感光元件,比一般隨身相機的1/2.3吋再大一點點,相對一些單眼相機內的4/3、APS-C或全片幅尺寸的感光元件,恐怕還是有所不及。

然而近年來,消費型相機的感光元件尺寸已有「長大」的趨勢,像前些年Nikon推出的CoolPix A、Ricoh的GR,便搭載APS-C尺寸的感光元件,搭配大光圈廣角定焦鏡頭,而後Canon亦跟進大感光元件DC的開發,推出擁有1.5吋感光元件PowerShot G1X,並在2014年更新產品線G1X Mark II。只是G1X在體積上,依然不夠輕小,在一般DC中算是體積偏大了。

Canon PowerShot G7X。(圖片來源:Digital Camera World)

Canon PowerShot G7X。(圖片來源:Digital Camera World

緊追不捨的Sony也在Canon G1X登場之後發表RX100,採用1吋感光元件,且亦在2014年推出最新一代RX100III。有趣的是Canon接著推出的G7X,不僅一樣擁有1吋感光元件,在規格上也與RX100III旗鼓相當,相較於自家的G1X Mark II的1.5吋感光元件,G7X的1吋換來的是更玲瓏輕便的機身,還是不得不受「宿命論」束縛。

廠商們都在努力打破「小機身的宿命」,而近來成果最令人驚豔的,莫過於Panasonic的LX100,和大部分DC體積差距不大的它擁有一顆4/3尺寸的感光元件,雖然不及G1X的1.5吋大,但卻在機身體積和感光元件大小中取得更佳平衡。另外LX100不同於多數大感光元件隨身相機搭配固定大光圈廣角定焦鏡頭,而搭配等效焦段24-75mm F1.7-2.8大光圈變焦鏡頭,讓拍攝者在使用起來自由度更高。經過2014年的「洗禮」,似乎更加映證了大感光隨身相機的勢不可當,即將迎來2015年首波相機發表季CP+,是否令人更加期待了呢?

 

趨勢2:無反單眼相機勢力擴張,單眼相機瀕死?

無可否認,隨著高階隨身相機及無反光鏡單眼相機的開發進化,某種程度上影響了單眼相機的銷量,儘管的確依據不同消費者的使用需求,不同定位的相機會有其存在的意義,然而當光學和數位技術不斷演進,原來市場劃分的界線似乎也開始漸漸模糊。目前大部分無反單眼相機的市場定位,界於一般消費機與單眼相機之間,能滿足一些追求比一般DC更進階的操作性能的消費者。

大部分無反單眼相機擁有像盒子一般的形狀,機身背後配備LCD螢幕,有的機種還會有電子觀景窗的設計,有的在機身背後上方的角落,有的會和單眼相機一樣在相機上方。一開始是Panasonic和Samsung先在無反單眼相機上做了電子觀景窗的設計,但實際上電子觀景窗的明度和寫實性也是到最近才漸漸可比擬單眼相機的光學觀景窗。Olympus作為無反單眼相機的始祖,繼PEN系列之後推出的OM-D系列,外型設計採用其過去底片相機的經典設計,操作起來更有單眼相機的感覺。而以復古風著稱的Fujifilm去年推出的X-T1,更復刻Fujifilm經典底片相機 Fujica ST 的樣貌。然當無反單眼的市場內部已開始競爭激烈,並確實瓜分了單眼相機市場,某兩家相機龍頭才漸漸開始將開發重心往這個方向移動,晚了嗎?就看今年廠商出什麼牌,而市場反應如何了。

無論如何,相較單眼相機,無反單眼相機的市場接受度有所擴大,似乎已不侷限在一開始「初學者」的定位,也逐漸被一些資深或專業的攝影人接受。Canon影像公關部的真榮田本部長在展望2015的採訪中,也曾提到未來不排除入門DSLR會被無反單眼相機取代的可能。當電子觀景窗的技術愈加趨近光學觀景窗,反光鏡是否還有其存在的價值呢?

Samsung NX1。(圖片來源:Digital Camera World)

▲Samsung NX1。(圖片來源:Digital Camera World

 

趨勢3:支援4K動態錄影

4K動態錄影功能無疑是「當紅炸子雞」之一,是不少相機產品主打的特色功能。又稱作「UHD」(Ultra HD)的4K動態錄影功能,可以驚人的4096x3112的解析度進行影片錄製,搭配4K螢幕可享受超大畫面高畫質的動態視覺體驗。當然,也有人認為4K就現在來說是個不實用的功能,因為拍攝4K影片不僅要容量大且處理速度快的記憶卡,其亦需要升級自家電腦、螢幕,隨之而來會是一比可觀的開銷。

既然這麼麻煩,那4K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呢?4K錄影的高解析,其實對於靜態攝影來說也有一定的影響,在某種程度上可將「動態錄影」與「靜態攝影」結合起來,從4K規格錄製的影片中擷取出來的靜態畫面,一樣能有足夠的解析度,這點Panasonic在去年(2014)的Photokina上就有所展示,效果十分驚人。所以就算消費者本身沒有4K錄影的需求,但其4K@30fps的錄影能力或許對於一些動態場合的靜態捕捉能有更大的幫助。

Panasonic GH4。(圖片來源:Digital Camera World)

▲Panasonic GH4。(圖片來源:Digital Camera World

 

(下一頁還有更多相機科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