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全片幅數位相機有越來越「親民」的趨勢,不僅機身越來越輕量,在價格上也不再那麼「難以企及」,想必讓不少攝影愛好者們的荷包「蠢蠢欲動」,動起想升級全幅的念頭。對於升級這件事,DPReview的編輯Richard Butler觀察到大家普遍存在一些迷思,來看看你是不是也正為此糾結著吧!
相機最終還是要上全片幅?
毫無疑問地,全片幅相比APS-C在畫質上的確存在著差異,在同樣的快門速度和光圈值的設定上,全片幅DSLR會因為感光元件尺寸比較大的關係,得到更好的影像品質與細節。如果想追求較高的畫質,但又無法負擔中片幅相機的體積重量和價格,那麼的確全片幅會是個比較適中的選擇。然而,相對APS-C來說,全片幅的相機依然在重量、大小和價格上會有較高的要求,這也是大家在考慮升級的時候必須面對並接受的事實。
儘管Sony這兩年推出全片幅無反單眼、DC相機,的確讓大家能比較「輕鬆」地享受全片幅相機的拍攝魅力,但無可否認地若換做APS-C或4/3尺寸的感光元件大小,相機能變得更加輕小,價格也能更親民。所以相機是不是非全片幅不可?主要還是要想清楚自己的使用需求為何。
▲Nikon推出的平價全片幅DSLR D610。
▲Sony推出的A7無反單眼系列,讓攝影愛好者能以更輕便的方式享受全片幅的畫質。
手握APS-C機身,卻偏好全片幅專用鏡頭?
Richard Butler表示,他發現不少攝影玩家會卡在APS-C和全片幅系統之間,最常見的現象就是手拿著APS-C單眼機身,卻喜歡入手全片幅相機專用鏡頭。依據鏡頭的保值性較高、機身相對有較高的汰換率這點上來看,對於認為自己最終會投入全幅懷抱的朋友們來說,這樣的狀況似乎成為一種「理所當然」,甚至有人會因此不買任何APS-C鏡頭。但其實Richard Butler認為這樣「不上不下」,是個滿尷尬的處境,儘管APS-C的機身接上全片幅系統的鏡頭也是能用,但其焦段上還是必須透過公式換算,才能得到真正的等效焦距。
▲Canon的EF-S接環系列鏡頭。(圖片截自Canon TW)
在這樣的情況下,這些全片幅的鏡頭在接全片幅機身時,能擁有良好的焦段,但若接上APS-C機身時,就會產生「偏移」,就拿24-70mm這個焦段來說好了,為全片幅打造的24-70mm鏡頭,囊括常用的廣角、標準到望遠焦段,就旅遊來說,想「一鏡走天下」也不成問題,但若接上APS-C機身的話,則可能得到35-105mm的等效焦距,這樣在廣角端的部分就比較不足,作為旅遊鏡用起來可能就不夠力。
與其面對這樣的尷尬處境,Richard Butler個人還是建議大家,在升級全片幅相機機身後再開始買全片幅系列的鏡頭會更「實惠」一些,一方面比較能正常發揮該鏡頭的完整效能,若是使用APS-C的機身,選購對應的鏡頭,在表現和運用上面或許能更得心應手吧。
被全片幅專用鏡頭綁架?
前文提到明明用APS-C機身,卻總愛買全片幅專用鏡頭的這種狀況,不僅存在所謂的「鏡頭能力激發」的問題,當想要換相機廠牌系統時,它似乎也會變成令你糾結的部分因素。「雖然說原來用的是A家的APS-C相機系統,也買了A家好幾顆全幅專用鏡頭,但好想換B家的全幅機啊…可是那本來的那些A家的鏡頭怎麼辦?」如果原來不存在那些A家的全片幅專用鏡頭,是不是能讓你更沒有負擔地去選擇其他廠牌的產品做升級?當然,除了鏡頭之外,依然像閃光燈等其他配件、操作的習慣等也可能會是你換系統的考量之一。
▲鏡頭會是不少攝影者在選擇相機系統時的主要考量之一。(圖片來源:Nikon JP)
所以到底該不該攻全片幅?
說了這麼多,Richard Butler表示他絕不是反對大家升級相機系統,只是想提醒大家不要盲目地升級,記得想好自己的需求和目的,而不要被廠商和相機產品們牽著鼻子走。評估自己手中現有的器材設備,是否確實已不能滿足自己的拍攝需求,再決定是否要全然更換自己的原有相機系統,以新的全片幅機身搭配專用鏡頭發揮更大的效用。
延伸閱讀
Sony RX1 第一台135mm全片幅隨身機,官方、海報實拍照搶先看!
Nikon D810 全片幅 強勢襲來,新增原生 ISO 64 與 sRAW 影像
Sony RX1 第一台135mm全片幅隨身機,官方、海報實拍照搶先看!
資料來源:DP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