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伴隨我們的日常生活,電視台24小時輪播、社群網路上也能隨時看到,照理來說,國內的新聞攝影也應理所當然地與我們親近,但當大家認真談起新聞攝影時,腦海中真正浮現的名詞也好、畫面也罷,似乎都還是國外資訊較多,究竟國內的新聞攝影的現狀如何?新聞攝影工作者們又都是怎麼作業的呢?這次我們邀請到資深新聞攝影工作者馬立群,來和我們聊聊關於國內新聞攝影的一些觀察體驗。
馬立群Malica
資深攝影工作者、周刊資深視覺編導,擁有十多年攝影記者資歷,足跡遍及海內外各地,並舉辦參加過大大小小攝影展。「照片背後總是有許多故事,這也是吸引我按下快門的...」
那時熱血的新聞攝影工作
第三次科技革命後,人類進入數位資訊時代,電腦網路的發展改變了新聞傳播的方式,而相機數位化改變了人們攝影的習慣,在這樣多重作用之下,新聞攝影的過去和現在亦有不一樣的面貌。學生時期就對攝影感興趣的馬立群,憑著對新聞工作的一腔熱血,一步步踏入新聞攝影領域。「那時候就覺得當攝影記者很酷啊,可以站在第一線拍新聞,是很熱血的一件事。還在台中讀書的時候,就有Part Time幫一些地方報紙,像《民眾日報》等拍照,畢業後在因緣際會之下正式入行。」
相比現在的新聞傳播環境,當時電視台還是只有三台,反而是報社比較多,攝影記者們身上背的是底片相機和幾卷備用的底片。「在那時候大家會很努力去拍一張照片,就為了能登上頭版,」馬立群告訴我們,報紙因為版面有限,一天新聞數量多,拍回來的照片也還不一定能被用上。「那時候能上頭版是一件很High的事情,或是被刊用,都是很不錯的。」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因為身上的底片有限,且張張是成本,大家在拍的時候也會特別認真,就怕浪費。雖然說不是拍得好就一定能上頭版,很多時候主編可能會因為種種考量而不敢用一些照片,但無論如何,至少大家還是會為那個「最高目標」去用心拍照。
當問起剛入行的他,遇到比較大的挑戰是什麼時,馬立群的答案,有點出乎我們意料之外。「那時候讓我很頭痛的事就是寫圖說,一張照片,圖說寫得好會讓照片加分,但如果寫不好就很麻煩,剛開始進報社時,我根本不知道要怎麼下圖說比較好。不過現在倒蠻省力的,只要給個事件名稱就好了,不用太多的敘述。」
▲大陸遊覽車翻車事件 ,直升機運送找到的殘骸。(攝影:馬立群)
從「要拍好,到拍到就好」
然而,在網路興起之後,新聞傳播的速度也跟著改變,以往透過報紙、早中晚間新聞來傳播國內外發生的事件,不過現在只要透過網路,隨時都能講最新的消息公開發布。傳播媒介的轉換,亦直接影響了新聞攝影的作業方式。「現在網路時代,新聞快速更新需要大量的照片,也更講求速度。它不會要求你拍得要多好,只要你拍到,當然我們自己還是會希望自己能拍『好』啦。」說到這裡,馬立群又來了個轉折,「但你知道現在平面攝影記者又要拿相機,又要拿攝影機,哪有時間好好拍照?」為了配合網站多媒體的需求,原本一台相機、幾卷底片在外闖蕩的平面攝影記者們,如今裝備增加了小型攝影機和筆電,被迫兼顧靜態攝影和動態錄影,增加報導的精彩性及上傳的即時性。
「如果到新聞現場,你可以看到(一些平面攝影記者)有的拿相機拍了幾張之後,馬上就換錄影機起來錄,有的人是會把相機和攝影機架在一起拍攝。在這麼『忙』的情況下,比較難能認真專注在拍攝上。」面對這樣的大環境,攝影記者們只能自身從工作中去調適,或是透過另外做一些專題類的報導,來進行「作品」類的拍攝。
▲勞工走上街頭抗議 ,警察躲避群眾丟擲臭雞蛋。(攝影:馬立群)
跑社會新聞的「刺激」
無論傳媒如何改變,新聞本身的內容基本上類型不會有太多的變化,而攝影記者拍攝的類型,其實也會依分線而有所不同。曾經以跑社會、政治線為主的馬立群,現在在《壹週刊》已以拍攝人物專題居多,不過在遇到一些重大新聞事件,如今年的太陽花學運、高雄氣爆、縣市長大選等,還是會出機拍攝。一般大家總會覺得,跑社會線、政治線這種類型總是比較辛苦又枯燥,還不如走走美食旅遊或副刊,相對來說應該會比較輕鬆愉快。然而馬立群認為,社會、政治類新聞跑起來反而較新鮮,儘管相對來說社會新聞的危險性也比較高。
「這危險性倒也不指事件現場混亂,而容易造成受傷什麼的,主要是因為有時候在做一些較深入的報導時,可能會和一些比較危險的人物,像黑社會接觸,相對而言那是比較刺激的事情。」馬立群表示,或許大家會覺得拍攝一些抗議抗爭的場合很危險,但其實相對早年的一些社會運動,現在的抗爭手法已比以前理性和平許多。
「早年我也被打到頭啊,什麼都有啊,以前丟礦泉水啊,什麼都丟的,現在不會再丟了,現在了不起丟雞蛋,像陳為廷(那樣)丟鞋子是很難得的。(會有這樣的變化)主要因為世代不一樣了,現在出來抗議大多是年輕人,以前往往是中低收入戶、農民等為主,而現在都有年輕人站出來主導,像之前的大埔(的抗議),都是由學生出來(抗爭)。」同時,馬立群也跟我們分析,如此的變化也有可能是由於早年台灣還在建設農業,政府會推出不少和農業相關的政策,那直接關係到農民,所以農民們會走上街抗爭,但現在政府的政策大多以經貿或兩岸國際為主了。
▲北二高走山事件現場。(2011新聞攝影獎突發新聞類,攝影:馬立群)
卡位最正面,但不一定會有好畫面
卡位文化,對於喜愛風景拍攝的朋友們想必深有體會,而新聞攝影中,卡位似乎也成為必不可少的「扒當」。「卡位的話…提前一個小時是最基本的,電視台的可能會更早一點,因為他們要架攝影機。」馬立群跟我們分享,卡位是很重要,尤其是在一些已發採訪通知的活動,或是一些重大新聞,都需要提前到現場stand by,且當活動主辦單位沒有劃分好拍攝區時,常會遇到平面和電視台攝影起衝突的情況。「(其實)現在還算好,之前還有真的打起來的,叫囂是最基本的,之前真的會打架。」
「可是我覺得卡位不一定會有好照片,還是要觀察啦!台灣(人)太喜歡卡位了。」馬立群笑了笑,「我坦白講,卡位最正面,但不一定會有好畫面,就拿最近食安風暴(偵訊)的採訪,你卡位好沒有用,因為他們也有可能會(繞道)從後門進去,你如果反應不過來,就什麼也拍不到。我有認識幾個攝影記者,他們的Sense就很好,一發現不對勁,就會有所行動。」也正是因為如此,對攝影記者們來說,敏銳的觀察力是必不可少的特質,並在現場保持高度警覺,發現風吹草動,便要準備好隨時捕捉畫面。
▲蘋果日報爭取新聞自主燭光晚會。(攝影:馬立群)
(下一頁馬立群帶你探討更多有關新聞攝影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