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客觀的不完美

我們常說攝影記者在紀錄新聞事件時,應該是要客觀的去做拍攝,用影像還原事實。然而這麼多年的經驗下來,馬立群告訴我們,要完全做到客觀,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儘管他們還是會努力維持「客觀的角度」。「在某些時候,我們還是會主觀去取景,這是很正常的,攝影其實蠻主觀的,不然怎麼能得到新聞攝影獎?這絕對是以一個主觀的觀點去陳述一個事實,而拿到這個獎項。如果大家都客觀的話,就會少了自己對於這件事實的一種理解。」

不過早期攝影總是追求客觀這件事,也是無可厚非的事實。在這樣的要求下,要怎麼做到所謂的客觀呢?馬立群分享道,客觀拍攝也是有其規範式的拍法。「基本上,就攝影來說的話,一個事件我們至少會拍三個視角:『遠景』、『中景』、『近景』,而遠景就是最客觀的,這是必須要有的大場面,不然你怎麼知道這事件的規模有多大、來了多少人等。」

▲《文化城Culture City》系列作品。(攝影:馬立群

 

新聞攝影作品需要後製嗎?

我們在網上可以看到國外一些優秀的新聞攝影作品,在畫面色彩和細節的部分都十分有震撼力,其實這其中有不少畫面,都是經過後製處理的。馬立群告訴我們,國內的攝影記者相對國外的攝影記者,比較沒有那麼重視後製這件事,他在參加普立茲工作坊時,聽了《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攝影主編Carolyn Cole分享到,對於自己捕捉到的新聞畫面,她回去之後還是會針對每張照片的幾個部分進行調整,還原一些照片細節、顏色等,讓畫面看起來更寫實。

就大家一般的認知裡或許會想:「新聞攝影可以後製嗎?需要嗎?可以嗎?」的確,針對新聞照片後製這件事,近幾年有許多爭論,因為有的作品修片修得太精緻完美,讓災難現場看起來彷彿是電影場景,就連逃難民眾臉上的灰塵都感覺像特殊化妝畫上去的,儘管或許更有「戲劇效果」,但這真的還是新聞攝影嗎?馬立群認為,適當的後製還是需要的,畢竟數位相機拍起來有的在色彩或細節還原的部分有些許缺陷,需要透過後製再去做調整,且換個角度來看,同樣拿來兩張現場拍出來的畫面,照片有沒有修過那看起來的視覺效果真的有差,而作為讀者,或許也還是比較容易被調修過的畫面所吸引吧。

《文化城Culture City》系列作品。(攝影:馬立群)

▲《文化城Culture City》系列作品。(攝影:馬立群

 

從新聞攝影到藝術創作

做了攝影記者這麼多年,馬立群也逐漸開始踏入藝術攝影類的影像創作領域,並受到國內外多個獎項肯定,在海內外參辦過多次展覽。為什麼會想從新聞攝影跨足到藝術攝影呢?馬立群說,透過網路看到更多不同面向的作品,能引發他對於其他類型攝影創作的興趣。「早期當然還是以新聞報導或專題拍攝為主,這個我也喜歡,不過隨著年紀增長,接觸的東西越來越多,其中會發現有些非常有趣,也會開始想拍一些比較內心層面的創作。」

當然,嘗試新的攝影類型,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加上本身還在新聞線上拍攝的關係,一開始還是遇到不小的挑戰。「當時開始拍一些個人專題作品時,腦袋裡面還是擺脫不了『遠』、『中』、『近』景的框架,總想著要把一些(新聞攝影)該放的元素放進去。」馬立群告訴我們,後來有機會參加張乾琦工作坊,並在事前交了一批自己的作品給張老師看,那時老師便指出他的作品太「新聞」,缺乏個人的觀點,讓人感覺很疏離。「新聞攝影做久了,就會很習慣拍照時的把自己放在外面,盡量不要干涉事件本身,讓人有種疏離感,但在創作時不可以這樣,應該要把自己放在裡面,人家才會比較容易理解你在拍什麼,感覺比較親近。」在那之後,他慢慢從自己比較喜歡的地景拍攝上著手,去調適工作與創作之間的切換,以景的方式去記錄、呈現一些當代重要議題,如紀錄台中的都市計畫的《文化城》系列、老家眷村廢墟的《老家》系列作品等。

《Old House老家》系列作品。(攝影:馬立群)

▲《Old House老家》系列作品。(攝影:馬立群

《Old House老家》系列作品。(攝影:馬立群)

▲《Old House老家》系列作品。(攝影:馬立群

 

國內新聞攝影的現在與未來?

攝影在國內本來就沒有一個完整的教育體系來培養相關人才,與國外受重視的程度大不相同,而新聞攝影似乎又是其中的弱勢,長久以來給人以依附於新聞文字而存在的印象。以往在傳統報業發達時,攝影記者們費盡心思好好拍一張照片,只為了能登上頭版,爭取那難得的曝光機會;如今新聞媒介轉變,網路大大增加了曝光的機會,卻又因為多媒體的產生、分工不夠細緻與時效為先的現況,讓攝影記者們難以專注於畫面的捕攝。這樣下去,國內的新聞攝影會變成什麼樣呢?

馬立群分析,隨著4K錄影技術的發展,有些靜態的新聞畫面變成可以直接從影片中擷取使用,但這樣做的話,由於攝影與錄影本身取景構圖的方式不同,直接截下來的圖片可能也就只是一個普通的記錄畫面,相比一心捕捉的「那一張畫面」必然少了張力。這樣下來,未來新聞攝影作品會向兩極化發展,要嘛就很一般,要嘛就很精彩。面對這樣的情勢,他個人並沒有感到悲觀,並開始接觸錄像和收音,甚至以多媒體的形式來進行創作。「像張乾琦老師也是進行多媒體...應該說是混媒製作,用聲音、照片、影片做結合,來呈現一個主題。」他認為,就算以混媒創作,未來依然也無可避免地,會分成兩種取向,一種會純粹喜歡靜態影像,一種會喜歡混媒那樣複合式的呈現方式,覺得那樣更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若說要給想踏入新聞攝影的新鮮人一些意見,馬立群篤定地說:「還是要多拍、多看,看一些國外優秀的攝影作品,這沒什麼好說的,打底很重要。喔,還有後製也要學,不是說只會調明暗、對比什麼的,包括濾鏡、遮罩等,該會的都要會。坦白說,同樣現場拍出來的兩張照片,會不會修就差很多。」他進而解釋道,攝影除了講究拍攝內容及技術方面的精進,後製也是必備的專業技術,但是在修片的同時,必須忠於事件的真實性,這是最基本的。

《Old House老家》系列作品。(攝影:馬立群)

▲《Old House老家》系列作品。(攝影:馬立群

新聞紀實類的攝影師,同時也是說故事的人,只是不同於一般人用言語敘述,他們選擇用影像呈現一個故事。在2015年即將舉行的EIPA國際攝影高峰會上,馬立群將與大家分享關於影像說故事的經驗技巧,若想要欣賞更多他的作品,則可到他的個人網站上瀏覽。

 

讓人熟悉卻又陌生的台灣新聞攝影,攝影師馬立群專訪2015 EIPA國際攝影高峰會

為促進國內外攝影師間的良好交流,首次於1月8日、9日在台舉行為期兩天的精彩高峰會,不僅邀請來自國外多名的攝影師來台與會,國內也邀請到孫國治(紅刺蝟)、黃亞紀、馬立群、韓筠青等著名攝影人主講,分享自身的工作經驗、案例與心得、攝影技術的相關運用,安排了7場講座、6堂大師課程、2場論壇及菁英挑戰賽,讓與會者零距離交流互動。
活動詳細內容,可參見官方網站

 

延伸閱讀

攝影記者眼中的2014台北市長大選

2013 台灣新聞攝影大賽 得獎作品欣賞,也瞧瞧記者們用哪台相機工作

當 童年 與 核災 相伴:日本311三周年,福島 核災區 的孩童生活記憶

麥可山下 談 報導攝影 :讓你驚嘆,是我的工作


你可能也喜歡這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