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Sony與WPO(World Photography Organization 世界攝影組織)合作,所舉辦的Sony World Photography Award世界攝影大賽,自2008年開跑後,至今已舉辦第七屆。並在2013年,在各國參與的公開賽裡,再依國別選出前三名的區域國家獎項,讓各國喜愛攝影的朋友能藉此嶄露頭角為國爭光。在今年的得獎者中,以還是學生身份的劉仁凱贏得台灣區國家首獎,與現職專業攝影師的李浩,榮獲專業賽別概念抽象組第二名的殊榮。在本次出席英國倫敦的行程中,相當榮幸受邀出席SWPA頒獎典禮,並在參觀位在Somerest House(薩默塞特府)展出的得獎作品時,與兩位為國爭光的攝影師們進行簡短的對談,將他們擠入國際舞台的心得與讀者們分享,相信這對準備參與2015年SWPA的大家可說是相當寶貴的經驗談啊!

Sony SWPA自5月1日至5月18日於薩默塞特府展出,門票為7.5英磅,383台幣。
▲Sony SWPA自5月1日至5月18日於薩默塞特府展出,門票為7.5英磅,383台幣。

今年展出的作品較多,共分為公開賽/區域國家首獎展區,與專業賽展區。今年展出的作品較多,共分為公開賽/區域國家首獎展區,與專業賽展區。
▲今年展出的作品較多,共分為公開賽/區域國家首獎展區,與專業賽展區。

在開展當天,邀請當代攝影師William Klein擔任活動大使,現場也展出由Sony贊助的攝影計畫,提供一台Sony α99給他使用,這也是Klein頭一回使用數位單眼拍照。
▲在開展當天,邀請當代攝影師William Klein擔任活動大使,現場也展出由Sony贊助的攝影計畫,提供一台Sony α99給他使用,這也是Klein頭一回使用數位單眼拍照。

William Klein的新作BROOKLYN+KLEIN攝影集,,由高齡80幾歲的Klein在現場為讀者簽書。
▲William Klein的新作BROOKLYN+KLEIN攝影集,,由高齡80幾歲的Klein在現場為讀者簽書。

Klein對於黃皮膚黑頭髮的台灣媒體相當有興趣,甚至還詢問我們台灣的中文字怎麼寫。活到老學到老的Klein,當場練習「台灣」怎麼寫,不過筆畫似乎太多,最後Klein寫了「東京」的中文字證明給我們看,他是真的會寫中文字。
▲Klein對於黃皮膚黑頭髮的台灣媒體相當有興趣,甚至還詢問我們台灣的中文字怎麼寫。活到老學到老的Klein,當場練習「台灣」怎麼寫,不過筆畫似乎太多,最後Klein寫了「東京」的中文字證明給我們看,他是真的會寫中文字。

 

SWPA自2008年舉辦至今,以號召有實力、喜愛攝影的同好們投稿,因此不限相機品牌與種類。且投稿過程中,因無須繳交報名費用,加上入圍作品皆都能在英國倫敦的藝文地標Somerest House(薩默塞特府)展出,每年徵件數量都有逐漸遞增的趨勢。在2014年的徵件中,收到近14萬的投稿作品,其公開賽佔6.5萬件、專業類別也有6.9萬件,再由10-15位評審進行評選出得獎作品。而在SWPA的賽別中,可說是因應各個年齡族群與專業等級設定,以2014年為例,共設置公開賽(任何職業皆可參與)、專業賽(以系列作品投稿,不限參賽作品曾否公開,但若參與公開賽者不得再投此類別)、青年賽(19歲以下)、學生賽(以學校單位進行報名投稿)四大類別。自去年開始,公開賽別裡增設區域國家獎(National Award),將依照各區域選出金銀銅三個獎項。其首獎除了能受台灣索尼的邀請,前往倫敦參與頒獎典禮外,也可以獲得Sony α7R與卡爾蔡司SEL2470Z鏡頭組。

在2014年的專業賽別中,設有14個投稿主題分類,SWPA同時會其中挑選出L’lris d’Or攝影師大獎,可以獲得Sony專業攝影產品與高達兩萬五千美元的獎金。緊接著,我們就先來聽聽台灣區域國家獎首獎的劉仁凱,以及專業賽概念抽象亞軍李浩,其得獎作品的創作概念與心得吧!

在公開賽/區域國家首獎展區中,還可以看到青年賽與學生賽的作品。
▲在公開賽/區域國家首獎展區中,還可以看到青年賽與學生賽的作品。

走道末端展示Sony歷年來重要相機。
▲走道末端展示Sony歷年來重要相機。

其中包括2000年的Sony P1、2005年的R1等等。
▲其中包括2000年的Sony P1、2005年的R1等等。

在本篇報導中所有照片都是使用Sony A7拍攝。
▲在本篇報導中所有照片都是使用Sony A7拍攝。

台灣區國家首獎劉仁凱(右)、與專業賽概念抽象亞軍李浩(左)參與頒獎活動時的合照。
▲台灣區國家首獎劉仁凱(右)、與專業賽概念抽象亞軍李浩(左)參與頒獎活動時的合照。

WPO活動策劃W. M. HUNT於頒獎現場與大家說話。
▲WPO活動策劃W. M. HUNT於頒獎現場與大家說話。

在頒獎現場公佈專業賽的冠軍得者,過程中可說是相當緊張。
▲在頒獎現場公佈專業賽的冠軍得者,過程中可說是相當緊張。

 

台灣區國家首獎得主,學生身份劉仁凱的訪談

就讀世新大學圖文傳播暨數位出版學系四年級的劉仁凱,年約22歲。在《嫁給聖誕節Married the Christmas》作品中探討著不同種族的信仰裡,衝突與矛盾的形成與糾葛。運用高職所學的廣設科背景,透過大量時間準備前製作業,營造出充滿符號、隱喻之下的耐人尋味創作。劉仁凱也因本次獲獎,贏得人生中第一次出國與體驗Sony A7R作品的機會,他將在以下對談中與我們分享,在創作上的心得與想法。

台灣區國家首獎得主張仁凱,與他的得獎作品《嫁給聖誕節Married the Christmas》。
▲台灣區國家首獎得主張仁凱,與他的得獎作品《嫁給聖誕節Married the Christmas》。

 

Q. 請說明《嫁給聖誕節Married the Christmas》的創作靈感與概念。

我的原生家庭是信奉道教,長大後在信仰上有了自主權後,開始信奉基督教,在隨著年齡增長,對於信仰與知識的探索,使我更加明確的得知,神只有一個。不論是在排灣族的靈蛇信仰、基督教信奉的耶穌基督、

伊斯蘭教信仰的真主阿拉,它們在神話故事中闡述的元素是有其相似之處,也因此讓我深深感覺到,種族間對於神的面貌差異,應是源自於不同族群的生長環境、文化背景、傳遞資訊時所產出的歧異之處。

以抱持著一神論的角度,剖析研究各種信仰中分歧的關鍵,以及為什麼信仰本是一家的前題下,因為信奉的人們不同,進而產生這麼多的紛爭。有趣的是,本被視為衝突的基督教與回教,當我用回教的文字google聖誕節與新年快樂時,意外發現回教徒們也是有過聖誕節,甚至還找到不少他們印製的卡片。也因為如此,更加確信我的概念而發起這項創作,藉由這樣的歷程中探討當時內心對於這件事情的認知價值。

照片中的黑人女性,我將它設定為媒體的角色,也因為研讀圖傳系的緣故,對媒體的再現真實性是抱持著質疑的態度,畢竟種族甚至是黨派間的差異與紛爭,就某些層面來說,是媒體催化而成。因此,我讓詮釋媒體的黑人女性,以手上捧著豬頭,背後的回教徒們,手上拿著一塊打了馬塞克的肉,這時你是否認定:「回教徒在吃豬肉!?」如果是,那表示觀者在深層意識上已被既有形式僵化。

在這張作品中,我其實放了很多有意思的符號,比方說回教徒一手拿著肉,另一手比著cross your finger手勢。當大家看見這個動作時,直覺會認為,他們是在為吃著豬肉而撒謊嗎?事實上cross your finger的另個意涵是祈福的意思。透過探討符號與畫面衝突本身,試圖讓觀看照片的人們進一步瞭解更深層的用意,而不是透過直白的呈現手法,也是我在創作時,努力想達成的目標。

《嫁給聖誕節Married the Christmas》
▲《嫁給聖誕節Married the Christmas》

 

Q.自公開賽中評選而出的台灣區國家首獎作品,是一系列的作品輯嗎?

對我而言,每張攝影作品都是自我價值觀的再現,《嫁給聖誕節Married the Christmas》,其實是困惑自己的問題所延伸出的一張創作。當然,一神論的價值認定,還有其它的呈現手法。不過以《嫁給聖誕節Married the Christmas》的性質與定位來看,它屬於單張作品。

 

Q.為什麼挑選黑人扮媒體的角色?

說實話一開始是想找白人,但因為找不到,在替換成黑人女性時,也和當時的指導老師黃仁益討論許久。雖然老師也認為,讓黑人拿著對某些人具攻擊性的物品 恐會加深距離,但也許是生性叛逆的關係吧,我後來也在想,為什麼要給黑人扣上這麼大的帽子?這是否也是媒體塑造導致大眾曲解黑人的形象?

當想到這個層面時,突然發覺這也是加深我在創作時想表達探討的元素之一,所以就大膽的邀請她來擔任這第三人的角色。

 

Q.會憂慮擔心當別人曲解作品中的意涵嗎?

我喜歡用攝影表達我的心情與想法,但我不希望它太直白,可以一眼就被看穿。對我而言,當攝影師將想說的話呈現在作品上時,就得知道後果將會如何。能做的,就是透過有限的平台說明創作理念與想法,也因此,我所認定的創作歷程,不是將照片交出去就結束,而是和每位觀者進行雙向溝通,透過這樣的模式,將照片中的陷阱一一解開。

三月在台灣領獎時,就曾與評審之一的范毅舜老師聊過,當時他也認為我的作品主題表達不清,但在透過說明後,他便更能理解照片背後的意涵了。

回到我不喜歡用直白手法的部份,其實你我都知道,人們在觀看事情的想法都會隨著時間、地點、心境與周遭人物關係不斷變化,不論是《嫁給聖誕節Married the Christmas》還是我的其它創作,它們都是我的孩子,相對的,對於它們需負上相當大的責任,自然也不希望大家只用一種角度與可能性來觀看,雖然這樣說有些任性,但不愛把話說死才能保有探討與成長的空間,不是嗎?

倘若以直白的手法,最後卻發現創作過程中有誤,屆時所需承擔的責任是否更加重大了呢?同樣的邏輯,也套用在我的待人處事上,我也不願為身旁的事物與人們做出定論,那等於是將他人架設在自己侷限的框架中。

 

Q.創作過程中碰到的問題&印象深刻的事?

我得先跟我身邊的朋友說聲謝謝,因為我是一個非常會把朋友拖下水的人。

我時常向身邊的朋友求助,不論是拍攝中,道具準備,或是把想法聚焦時,透過和朋友的相互激動與討論,能讓我從中獲得更多。

 

Q.在看完本屆SWPA的得獎作品後,請與我們分享心得。

我覺得自己很渺小,同時也很確信未來想走的路與要做的事,只是現下我仍覺得自己非常不足夠,這並不是謙虛,而是實話。

在看過展場的其它作品後,讓我非常想要去看更多別的,也很高興因為這個獎讓我出國,可以開眼界。

 

Q.請問獲得Sony A7R後,使用上給你的感覺?

我覺得它超好用!也很開心可以有這麼專業的相機。

其實在創作這張照片的期間,很明顯感覺到不足的是,就以手上的Nikon D80是無法將我想呈現的細節逐一表現出來,在輸出成A1尺寸時,感受更明顯。

若要達到這樣的水準,需要更好的載具呈現。不過也因為Sony A7R很專業,使用上必須要有一段時間可以跟它契合,所以我還在磨合階段。因此我還沒到可以給它評價的資格,不過我可以保證的是,這台相機可以讓我無後顧之憂的繼續創作。

 

Q.請跟明年想參加SWPA公開賽的朋友一些建議吧。

拍你想拍的東西,不要為了比賽而做,那太無聊了。

攝影應該拍心裡真正想說的話,不用強迫自己做不喜歡(或不想)的事情,或許對我而言,攝影一直都是語言,溝通管道,一個作品完全完成是觀者與創作者之間有達到溝通,這非常有趣,有機會溝通你就能看到不同人,知道他們對你作品的感覺,瞭解每個人心中的想法與價值觀差異,是一個滿好玩的過程。

 

(如果你想挑戰專業組,那下一頁將有概念抽象組第二名的李浩,分享他的經驗談!)


你可能也喜歡這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