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是男人專屬的權利?」綜觀現今的社會潮流,絕對會對上述句子嗤之以鼻,時至今日就連小朋友都可以拍照了,不少女性創作者也已發表許多繞富趣味並深具意義的作品,但在把時光拉回往前一看,攝影工具長期被男性所獨佔,女子寫真又是何因素而異軍突起呢?
花開花謝,無人知曉
[女子寫真]並非為拍攝女性,而是由[女性]所拍攝的作品,攝影創作其實應該超越性別,不分年齡和種族,但在早期攝影的花費,足以買下一輛車,甚至一棟房,如此高昴的花費,並不是人人所負擔的起,更別提說在經濟上相對弱勢的女性。
傳統女子的生活被定位在家居甚至深居,纏足不就是變相的把女子禁錮方式,出了閨房,進了廚房,生活處於劣勢及壓抑,參於社會的機會當然相對困乏,也許有人大聲抗議,談的這是古時陋習,若對於近代的設計史有興趣者,無一不聽過19世紀開始的德國包浩斯學院(Bauhaus),一個劃時代的前衛設計典範,但少有學者探討會提到,該校創立時,不少女學生都被有制導導向陶藝和織品學習,若申請像金工或繪畫方面的科系,則就會被拒絕,現今巴基斯坦有位16歲少女馬拉拉,為了女童的受教權而努力,郤也因此遭到塔利班組織搶擊頭部,對於女性的不平等待遇,實則古今中外皆然。
▲女子寫真常見題材之一,會激發母性本能的嬌小柔軟生物,例如貓狗,小孩等,會產生憐愛與保護的基因。
萬物復甦,繁花盛開
可喜的是教育普及與資訊便捷,大大衝擊並改變了社會原有的結構,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時代過去了,追求兩性平等的女權運動喚醒不少人沈睡的意識,80年代電腦科技的精簡與便宜化,開始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影響,連帶還有即可拍相機的出現,市場導向為擴大市佔率,吸引以往不常購買相機的年輕人和女性族群,相機操作功能開始是愈做愈輕巧簡單,無怪乎,女性攝影師會從這時代開始崛起。
飯澤耕太郎先生在[女子寫真]一書,有系統的依年代順序梳理並剖析著,關於女攝影師在日本攝影史的發展與特性,雖是不同的地域環境但也成為很好的借鏡。此本書雖是談女性在歷史與文化的脈動,但內容卻相當口語化與流暢,不會有太大的閱讀障礙,不知不覺筆者就一口氣閱讀完了,而且和其它不同類型的史藉交疊起來看更有意思,在同個時期,女性在不同的領域都開始發光發熱,用自己的作品發聲。
▲女子寫真常見題材之二[食物照片],女性對於刺激觸覺與味覺的被攝物其實都相當敏感,拍下精緻的美食是種愉悅的感受。
百花齊放,姹紫嫣红
例外值得大書特書的是,雖然談的以女性為主角,但在下覺兩性都值得一看,因為我們須要站在不同的角度和觀點來看待一件事情,這樣才能夠客觀,並產生同理心讓自己更加圓滿,也許男性看完後能更加理解,女性拍攝的細膩,而女性能明白前因後果而不在劃地自限,大膽的用相機去創作吧! 如果因刻板的性別印象而去做自我侷限,真的太過可笑,除去生理構造的不同以外,其實都是人類不是嗎?
在下雖然是女性,但對於女性主義沒什麼太大研究,但若從電影史的角度來談,會發現到台灣早期電影,女性不外是農家女,漁民,教師等,個性都包含了忍耐及犠性小我,顧全大局的特性,形象強調清純健康,但現今電影裡的女性不在隱忍,擁有了獨立與身體自主性,更加有個性。台灣到1993年才開始有女性影展,以女性為主題方面的研究,由早年的禁忌蛻變為今日的顯學和流行,坦白說也才不過十幾年的光景,所以對於[女子寫真]的一書的出現,是值得欣喜與鼓勵,在坊間有了那麼多攝影技巧的書籍以外,其實非常須要一本像這樣能談到來龍去脈,以及文化背景與心理因素的書本,因為這樣才能增加思考的深度與廣度,不再讓拍照只是按下快門。
▲女子寫真常見題材之三[自拍照],自拍有某種程度的解放感,通過不同的角度和姿勢,都是追求理想化的自己,無怪乎現今美肌程式如此盛行。以上僅列舉常見部份,並非窄化,現今女子寫真題材比想像中更多元化。
女子寫真時代:邁向未來攝影之路
延伸閱讀
鴻雲
愛幻想也愛妄想,甚至會亂想,更熱愛分享。即使待在原地,都覺得世界寬廣了起來,對於一切美學都沒有免疫力,靜靜凝視就會感覺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