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夜間微光環境的人像照片,對很多攝影玩家來說是一大難題,筆者這次特別使用 Sony NEX-5T 微單眼,來實際挑戰夜間微弱光線下的人像。這次拍攝的設定有兩個重點要特別留意,第一是對焦系統,第二是 ISO 感光度,其實只要設定恰當的數值,加上懂得運用光線,對於微光人像拍攝流程,是非常有幫助的。

先來看看NEX-5T的自動對焦系統,除了一般對比式自動對焦,NEX-5T在構圖畫面中央區域有相位偵測AF區域,只要鏡頭有支援相位偵測自動對焦,就能發揮比一般對比式更精確快速的自動對焦效能,尤其在面對昏暗的夜間微光場景,也能正確快速的合焦,筆者覺得在微光環境下,確實比以往的純對比式自動對焦還要迅速準確。

由於這次搭配的是標準變焦鏡E PZ 16-50mm F3.5-5.6 OSS,最大光圈廣角端為F3.5,望遠端為F5.6,在微光環境下會有一些不足,好在可以透過提高ISO感光度來提升曝光量,快門速度則盡量維持在1/30到1/50秒,並啓動SteadyShot鏡頭防手震,讓畫面更加穩定。

Sony NEX-5T搭配標準變焦鏡頭E PZ 16-50mm F3.5-5.6 OSS,是這次試用的攝影器材。
▲Sony NEX-5T搭配標準變焦鏡頭E PZ 16-50mm F3.5-5.6 OSS,是這次試用的攝影器材。

開啓相位偵測AF區域,就能分辨出可進行相位對焦的區域。
▲開啓相位偵測AF區域,就能分辨出可進行相位對焦的區域。

使用彈性定點對焦區域,並在畫面中央有十字記號的區域中對焦,即可發揮相位偵測AF對焦性能。
▲使用彈性定點對焦區域,並在畫面中央有十字記號的區域中對焦,即可發揮相位偵測AF對焦性能。

微光環境中,記得啓動鏡頭內建的OSS光學防手震功能。
▲微光環境中,記得啓動鏡頭內建的OSS光學防手震功能。

進行準確的對焦,並發揮鏡頭100%的能力,是拍攝微光人像的首要基礎。Sony NEX-5T+E PZ 16-50mm F3.5-5.6 OSS, 光圈F5.0, 1/50秒, ISO 3200, RAW轉JPEG。
進行準確的對焦,並發揮鏡頭100%的能力,是拍攝微光人像的首要基礎。
Sony NEX-5T+E PZ 16-50mm F3.5-5.6 OSS, 光圈F5.0, 1/50秒, ISO 3200, RAW轉JPEG。

雖然光圈F5.6並不算太大,還是可以營造出一些散景的感覺。Sony NEX-5T+E PZ 16-50mm F3.5-5.6 OSS, 光圈F5.6, 1/30秒, ISO 3200, RAW轉JPEG。
▲雖然光圈F5.6並不算太大,還是可以營造出一些散景的感覺。Sony NEX-5T+E PZ 16-50mm F3.5-5.6 OSS, 光圈F5.6, 1/30秒, ISO 3200, RAW轉JPEG。


ISO感光度設定

感光度我們通常稱之為ISO,簡單來說,就是決定NEX-5T感光元件對光線的敏感度,數值越高,光線敏感度也就越高,也就越能在微弱光源下拍照,但ISO感光度越高,伴隨而來的就是更多雜訊,好在NEX-5T採用APS-C大小的感光元件,跟許多DSLR採用的感光元件相同,即便在高感光度下,也能保有低雜訊的畫質表現。本次設定的場景,大多使用ISO 3200以上的感光度拍攝,能爭取到比較理想的快門速度與影像亮度。

其它相機設定方面,筆者習慣選擇RAW檔格式拍攝,可以保留較大的後製空間,不過缺點是減低影像中的雜訊,也必須自行後製去除,若習慣拍攝JPEG檔案的話,就可以開啓NEX-5T機身內的「高ISO雜訊消除」功能,直接降低雜訊的影響。

按下Sony NEX-5T機背的ISO控制鍵,即可調整ISO感光度。
▲按下Sony NEX-5T機背的ISO控制鍵,即可調整ISO感光度。

ISO感光度會顯示在右側。
▲ISO感光度會顯示在右側。

若使用JPEG檔案格式,就可啓動NEX-5T機身內的高ISO雜訊消除功能,減輕雜訊影響。
▲若使用JPEG檔案格式,就可啓動NEX-5T機身內的高ISO雜訊消除功能,減輕雜訊影響。

只要將ISO感光度調高,無需閃光燈也可拍出明亮的人像照片。Sony NEX-5T+E PZ 16-50mm F3.5-5.6 OSS, 光圈F3.5, 1/50秒, ISO 3200, RAW轉JPEG。
▲只要將ISO感光度調高,無需閃光燈也可拍出明亮的人像照片。Sony NEX-5T+E PZ 16-50mm F3.5-5.6 OSS, 光圈F3.5, 1/50秒, ISO 3200, RAW轉JPEG。

昏暗的室內景也不成問題。Sony NEX-5T+E PZ 16-50mm F3.5-5.6 OSS, 光圈F3.5, 1/50秒, ISO 3200, RAW轉JPEG。
▲昏暗的室內景也不成問題。Sony NEX-5T+E PZ 16-50mm F3.5-5.6 OSS, 光圈F3.5, 1/50秒, ISO 3200, RAW轉JPEG。


微光人像的白平衡與構圖

微光環境下的人像構圖,其實跟一般白天場景並不會相去太遠,不過考量到夜晚市區的彩色燈火,還有街景特色,在構圖取景時可以將背景鮮豔的色彩與光線納進來,會讓整體畫面更加豐富有趣一些。另外,考量到背景光線色溫的影響,我們可以將白平衡稍微調整一下,讓Model膚色更加接近正常的色彩取向,而背景光線相較之下就沒有這麼重要,如果有點不滿意AWB自動白平衡的色彩,就自己動手設定吧!

可先試試一些預設的白平衡組合。
▲可先試試一些預設的白平衡組合。

也能嘗試自訂細部的白平衡K值與色偏。
▲也能嘗試自訂細部的白平衡K值與色偏。

使用自訂白平衡,能自行決定照片偏暖或者是偏冷,例如這張照片,AWB自動白平衡下是偏冷色系,經由手動調整白平衡後,就可得到偏暖的效果。Sony NEX-5T+E PZ 16-50mm F3.5-5.6 OSS, 光圈F4.0, 1/40秒, ISO 3200, RAW轉JPEG。
▲使用自訂白平衡,能自行決定照片偏暖或者是偏冷,例如這張照片,AWB自動白平衡下是偏冷色系,經由手動調整白平衡後,就可得到偏暖的效果。Sony NEX-5T+E PZ 16-50mm F3.5-5.6 OSS, 光圈F4.0, 1/40秒, ISO 3200, RAW轉JPEG。

稍微偏冷色調的白平衡設定。Sony NEX-5T+E PZ 16-50mm F3.5-5.6 OSS, 光圈F4.0, 1/60秒, ISO 1250, RAW轉JPEG。
▲稍微偏冷色調的白平衡設定Sony NEX-5T+E PZ 16-50mm F3.5-5.6 OSS, 光圈F4.0, 1/60秒, ISO 1250, RAW轉JPEG。

Sony NEX-5T螢幕可進行上下翻轉,更改構圖角度。
Sony NEX-5T螢幕可進行上下翻轉,更改構圖角度。

低角度構圖,能發揮很不同的視覺效果。Sony NEX-5T+E PZ 16-50mm F3.5-5.6 OSS, 光圈F3.5, 1/50秒, ISO 3200, RAW轉JPEG。
▲低角度構圖,能發揮很不同的視覺效果。Sony NEX-5T+E PZ 16-50mm F3.5-5.6 OSS, 光圈F3.5, 1/50秒, ISO 3200, RAW轉JPEG。

背景的連續幾何圖形,若覺得有趣也可考慮一同入鏡。Sony NEX-5T+E PZ 16-50mm F3.5-5.6 OSS, 光圈F5.6, 1/50秒, ISO 3200, RAW轉JPEG。
▲背景的連續幾何圖形,若覺得有趣也可考慮一同入鏡。Sony NEX-5T+E PZ 16-50mm F3.5-5.6 OSS, 光圈F5.6, 1/50秒, ISO 3200, RAW轉JPEG。

帶出一點背景的視覺延伸感。Sony NEX-5T+E PZ 16-50mm F3.5-5.6 OSS, 光圈F5.0, 1/60秒, ISO 3200, RAW轉JPEG。
▲帶出一點背景的視覺延伸感。Sony NEX-5T+E PZ 16-50mm F3.5-5.6 OSS, 光圈F5.0, 1/60秒, ISO 3200, RAW轉JPEG。


微光人像的光線掌控

這次選擇在市區拍攝取景,所以大約在下午五點半左右,大部份路燈與櫥窗都會亮起,這是微光環境下相當好用的人造光源,尤其是在入夜後的市區,所以拍攝微光環境時,最優先的一件事就是「找光」,若能不斷找到可用的人造光源,那麼微光人像就再也不是一件難事了。

市區燈火通明的建築物,可說是市區夜間人像的救星,憑藉NEX-5T的高感光度,能拍出比肉眼所見更加明亮的影像效果。Sony NEX-5T+E PZ 16-50mm F3.5-5.6 OSS, 光圈F3.5, 1/25秒, ISO 3200, RAW轉JPEG。
▲市區燈火通明的建築物,可說是市區夜間人像的救星,憑藉NEX-5T的高感光度,能拍出比肉眼所見更加明亮的影像效果。Sony NEX-5T+E PZ 16-50mm F3.5-5.6 OSS, 光圈F3.5, 1/25秒, ISO 3200, RAW轉JPEG。

面向光線來拍,可以拍出比較好的人像膚色。Sony NEX-5T+E PZ 16-50mm F3.5-5.6 OSS, 光圈F5.6, 1/30秒, ISO 3200, RAW轉JPEG。
▲面向光線來拍,可以拍出比較好的人像膚色。Sony NEX-5T+E PZ 16-50mm F3.5-5.6 OSS, 光圈F5.6, 1/30秒, ISO 3200, RAW轉JPEG。


為了讓相機盡可能吸收拍攝現場的光線,拍攝時將鏡頭光圈設定在最大,ISO感光度維持在3200,主要測光區域以Model臉部為重,環境為輔,也可以運用點測光模式來對準Model臉部測光,再重新構圖並按下快門,這樣可以防止Model臉部過暗問題發生。

再來就是光源的方向,一樣可以將夜晚市區人造光源進行分類,可大略分為順光(光線在Model正面)、逆光(光線在Model背面)、頂光(光線在Model上方),而其中最理想又容易掌握的人像補光方向就是順光,拍攝起來也比較討喜,所以引導拍攝時,可以先觀察光線方向與位置,再建議Model轉動臉部或身體方向,迎著光線來拍,成功率會高上許多。至於逆光與頂光,初入門的玩家可以當成第二光源來運用,慢慢去熟悉不同光線的特性,而較熟練的攝影玩家則可以發揮創意,大膽嘗試與眾不同的人像補光拍攝手法。

一旦變換角度拍攝,光線方向與氛圍會有巨大的改變,不過要注意一下,Model臉部同樣要面向光源,順光來拍。Sony NEX-5T+E PZ 16-50mm F3.5-5.6 OSS, 光圈F3.5, 1/60秒, ISO 1600, RAW轉JPEG。
▲一旦變換角度拍攝,光線方向與氛圍會有巨大的改變,不過要注意一下,Model臉部同樣要面向光源,順光來拍。Sony NEX-5T+E PZ 16-50mm F3.5-5.6 OSS, 光圈F3.5, 1/60秒, ISO 1600, RAW轉JPEG。

盡量找尋可用光線來拍,如果Model背向光源,又無其它光線來源的話,臉部會變成一片漆黑,這時不妨請Model轉個身,讓光線自己來描繪輪廓吧!Sony NEX-5T+E PZ 16-50mm F3.5-5.6 OSS, 光圈F5.6, 1/80秒, ISO 320, RAW轉JPEG。
▲盡量找尋可用光線來拍,如果Model背向光源,又無其它光線來源的話,臉部會變成一片漆黑,這時不妨請Model轉個身,讓光線自己來描繪輪廓吧!Sony NEX-5T+E PZ 16-50mm F3.5-5.6 OSS, 光圈F5.6, 1/80秒, ISO 320, RAW轉JPEG。

雖然是逆光環境,不過好在Model前方仍有一些光源可供補光,所以同樣可以拍出明亮的氣氛。Sony NEX-5T+E PZ 16-50mm F3.5-5.6 OSS, 光圈F3.5, 1/40秒, ISO 3200, RAW轉JPEG。
▲雖然是逆光環境,不過好在Model前方仍有一些光源可供補光,所以同樣可以拍出明亮的氣氛。Sony NEX-5T+E PZ 16-50mm F3.5-5.6 OSS, 光圈F3.5, 1/40秒, ISO 3200, RAW轉JPEG。

同樣的逆光環境,使用點測光來拍攝。Sony NEX-5T+E PZ 16-50mm F3.5-5.6 OSS, 光圈F3.5, 1/30秒, ISO 3200, RAW轉JPEG。
▲同樣的逆光環境,使用點測光來拍攝。Sony NEX-5T+E PZ 16-50mm F3.5-5.6 OSS, 光圈F3.5, 1/30秒, ISO 3200, RAW轉JPEG。

頂光環境拍攝,光線從Model上方照射下來,所以臉部會有一些偏暗,要特別注意。Sony NEX-5T+E PZ 16-50mm F3.5-5.6 OSS, 光圈F5.0, 1/30秒, ISO 3200, RAW轉JPEG。
▲頂光環境拍攝,光線從Model上方照射下來,所以臉部會有一些偏暗,要特別注意。Sony NEX-5T+E PZ 16-50mm F3.5-5.6 OSS, 光圈F5.0, 1/30秒, ISO 3200, RAW轉JPEG。

若四面八方都有光源的話,就是最為理想的拍攝環境了。Sony NEX-5T+E PZ 16-50mm F3.5-5.6 OSS, 光圈F5.0, 1/30秒, ISO 3200, RAW轉JPEG。
▲若四面八方都有光源的話,就是最為理想的拍攝環境了。Sony NEX-5T+E PZ 16-50mm F3.5-5.6 OSS, 光圈F5.0, 1/30秒, ISO 3200, RAW轉JPEG。

 

(下一頁還有NEX-5T的App創意運用)

內建App

對於光線的捕捉駕輕就熟之後,接著可以活用Sony NEX-5T的內建App功能,讓作品有更多變化,一般日常生活中也可以拍出很有趣的照片。這次筆者選擇「相片效果+」、「階段Pro」與「移動拍攝」來拍攝。

App「相片效果+」有點類似機身內建的相片效果,但在功能與調整彈性上有更多自由度,也能自行調整色彩與效果屬性,徹底發揮NEX-5T的影像實力,不需後製就能創作出多樣化的色彩調性。

選擇相片效果+App。
▲選擇相片效果+App。

相片效果+內有更多色彩與特效可供選擇。
▲相片效果+內有更多色彩與特效可供選擇。

相片效果+能自行調整細部的特效與風格。
▲相片效果+能自行調整細部的特效與風格。

相片效果+拍攝範例:豐富色調單色。
▲相片效果+拍攝範例:豐富色調單色。

相片效果+拍攝範例:柔和對焦。
▲相片效果+拍攝範例:柔和對焦。

相片效果+拍攝範例:高對比度單色。
▲相片效果+拍攝範例:高對比度單色。

相片效果+拍攝範例:柔和過曝效果。
▲相片效果+拍攝範例:柔和過曝效果。

相片效果+拍攝範例:懷舊相片。
▲相片效果+拍攝範例:懷舊相片。

相片效果+拍攝範例:玩具相機+。
▲相片效果+拍攝範例:玩具相機+。


至於階段Pro功能,就是能在NEX-5T內預先設定三種不同的拍攝條件,例如連拍三張不同光圈、不同快門速度,或者不同對焦區域的照片,對於攝影初入門的玩家來說,運用此功能可有效防止拍攝失誤,避免照片失焦、曝光不足問題產生。

選擇階段Pro App。
▲選擇階段Pro App。

階段Pro,能連續拍攝三張不同設定值的照片。
▲階段Pro,能連續拍攝三張不同設定值的照片。

開啓階段Pro時,NEX-5T螢幕畫面會以圖像顯示設定值。
▲開啓階段Pro時,NEX-5T螢幕畫面會以圖像顯示設定值。

階段Pro拍攝範例:連續拍攝三張不同快門速度的照片。階段Pro拍攝範例:連續拍攝三張不同快門速度的照片。
階段Pro拍攝範例:連續拍攝三張不同快門速度的照片。
▲階段Pro拍攝範例:連續拍攝三張不同快門速度的照片。

階段Pro拍攝範例:連續拍攝三張不同光圈大小的照片,可觀察焦外散景不同之處。階段Pro拍攝範例:連續拍攝三張不同光圈大小的照片,可觀察焦外散景不同之處。
階段Pro拍攝範例:連續拍攝三張不同光圈大小的照片,可觀察焦外散景不同之處。
▲階段Pro拍攝範例:連續拍攝三張不同光圈大小的照片,可觀察焦外散景不同之處。

 

若想拍攝連續動態影像,除了使用重複曝光或後製編修,也可運用NEX-5T的移動拍攝App,來達成類似的效果。啓動移動拍攝App後,先構圖並穩定相機後按下快門,相機便會以高速連拍方式拍攝數張照片,接著在相機內部進行合成處理,也能自由調整各項合成參數,包括淡入淡出效果、影像重疊方向與數量等效果,按下確定後即可儲存移動拍攝特效照片。

選擇移動拍攝App。
▲選擇移動拍攝App。

連拍照片後,NEX-5T會找到已建立的移動拍攝資料清單,並自動進行連續影像編輯。連拍照片後,NEX-5T會找到已建立的移動拍攝資料清單,並自動進行連續影像編輯。
▲連拍照片後,NEX-5T會找到已建立的移動拍攝資料清單,並自動進行連續影像編輯。

自訂淡出淡入與影像重疊方向。自訂淡出淡入與影像重疊方向。
▲自訂淡出淡入與影像重疊方向。

自訂影像重疊數量與連續照片起始點、終點。自訂影像重疊數量與連續照片起始點、終點。
▲自訂影像重疊數量與連續照片起始點、終點。

移動拍攝App拍攝範例。
▲移動拍攝App拍攝範例。

移動拍攝App拍攝範例。
▲移動拍攝App拍攝範例。

 

心得總結

由於感光元件的進步,讓採用APS-C感光元件的Sony NEX-5T,在高ISO感光度下的畫質表現,實在令人相當滿意,ISO 3200的純淨度依然優秀,而且這樣的影像實力,是由一台小巧便攜的小單眼所發揮出來,這不是一般體積相近的數位相機能夠匹敵的。在微光環境下,即便使用E PZ 16-50mm F3.5-5.6 OSS標準變焦鏡頭,不需閃燈、腳架也能夠拍攝明亮影像,若搭配其它大光圈定焦鏡頭,例如E 35mm F1.8 OSS、E 50mm F1.8 OSS,會有更加顯著的拍攝效果。

Sony NEX-5T的APS-C感光元件,面積比一般數位相機使用之感光元件大上許多,同時也帶來更好的高ISO感光度影像品質。
▲Sony NEX-5T的APS-C感光元件,面積比一般數位相機使用之感光元件大上許多,同時也帶來更好的高ISO感光度影像品質。

 

延伸閱讀

Sony NEX-5T 發表:是 NEX-5R 的升級版,還新增 NFC 近場通訊功能!

Sony 全片幅 微單眼 NEX 進入測試階段,將在十月份正式發布?

Sony NEX-6 v.s. NEX-5R,選購評比指南

Sony NEX-5R × 李柏毅:看見天空 雲彩的魅力


你可能也喜歡這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