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稱「窮得只剩下貓」的吳毅平常說,這世界上只有兩種貓:拍得到的跟沒拍到的。為了做好「貓仔隊」,他繞著地球拍了好幾圈,但是到了巴黎沒逛羅浮宮,去紐約不甩第五大道長甚麼樣,在里約熱內盧還差點忘了耶穌像⋯因為 —我只去有貓的地方!
有人說,動物養久了都會像主人,那麼人對著同一種動物拍久了,是不是也會愈來愈像這種動物?關於這一點,不僅養了好幾隻貓,還拍貓遍及天涯海角,15 年來樂此不疲的吳毅平大方承認:是的!安靜的他話不多,想清楚了才會開口;眼神總是警覺,而且每次約在咖啡店,他總是選擇那一個可以從二樓清楚看見整間店的位子坐 — 雖然這有可能是新聞工作的訓練所養成的習慣,但實在是讓人不由得聯想到貓。
從「阿醜」開始與貓結緣
吳毅平拍貓,是從十多年前所養的第一隻貓開始。「當時我想要養一隻貓,就跟朋友們說,如果在路邊發現被遺棄的小貓,記得趕快通知我。」他原本的想法是,先跟朋友去看看貓長什麼樣子,再決定要不要養;但是人算不如天算,不到一個星期,一個朋友就直接拎了隻才巴掌大的小小貓給他。更令他傻眼的是,那是一隻「非常,非常醜的玳瑁貓,毛色雜亂又參差不齊,簡直就像是從墳墓中爬出來的怪獸!」
雖然一開始心裡挺抗拒,但是吳毅平又無法狠下心把貓扔回路邊,最後決定乾脆幫這隻貓取名「阿醜」,就當成與眾不同的寵物來養。「後來帶阿醜上獸醫院,連閱貓無數的醫生護士都忍不住對牠的毛色『讚嘆』一番,說是很『特別』呢。」雖然阿醜只活了短短五年就因腎臟病去世,卻已經足夠讓吳毅平與貓結下不解之緣。
從幫自己的貓拍照開始,吳毅平逐漸把鏡頭轉向路上的流浪貓,十五年來不曾間斷。雖然他也曾經想過要拍些不一樣的東西,比方說風景、人物等等,「畢竟一般攝影師的創作生涯,都會有不同階段劃分⋯⋯」,但是,最後他發現自己還是對貓情有獨鍾。「所以我告訴自己,如果我是那種一輩子只能做好一件事的人,就把那件事情做好!」吳毅平說。
▲吳毅平特別喜歡長相有「特色」的貓,俗稱「阿醜」的玳瑁貓、三花貓跟乳牛貓各擅勝場。
最愛貓的豐富表情
從目前的結果來看,他確實努力實踐著。擔任自由攝影工作者多年,他發現自己對時間的觀念與一般上班族截然不同。
對領死薪水的上班族來說,能在某個午後溜出辦公室偷得浮生半日閒,是再快樂也不過的事;但是對他來說,這種沒有工作的時間是「零產值」的,不僅沒有快樂的感覺,還有罪惡感。所以不論身在何處,只要有點空檔,他一定會出門拍貓去。「一開始本來只是一種習慣,後來漸漸變成期待。」
吳毅平表示,「在路上找貓拍,最棒的事情就是:即使是貓咪睡覺或是打呵欠這種感覺已經拍過太多次的題材,往往還是能夠在想都沒想到的地方,發現貓以不可思議的樣子睡著大覺。」
或許是因為從一隻絕世醜貓開始與貓結緣,吳毅平對於醜貓情有獨鍾,甚至曾發過「貓不夠醜就不拍」的豪語。他認為,貓跟狗最大的不同,就是貓不是只有「可愛」而已,還有豐富的表情。
「貓如果願意給你拍,牠就是不動,但是狗如果給拍,就是搖著尾巴跑來黏你、舔你,雖然很可愛,但也只拍得出可愛的樣子。」吳毅平表示,「貓就不同,會無聊、生氣、冷漠,甚至一臉睥睨,當然也有楚楚可憐或撒嬌的一面。但即使是吃著剩飯的流浪貓,也不會像流浪狗一樣,露出垂頭喪氣的可憐相。」或許因為打從心底欣賞貓兒天生的獨特氣質,吳毅平鏡頭下的貓不僅自在,更擁有各種擬人化的逗趣表情,搭配上他「冷」中帶點黑色幽默的標題做為註腳,常能讓人看得哈哈大笑。
▲每次有人問他出國有沒有豔遇,吳毅平總回答:「有啊,小貓一大堆。」
(拍貓有三不,你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