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業餘向專業進步的一個重要標誌就是奪回控制權。

現代攝影器材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太簡單,一切都由相機的系統幫你控制好,我們不需要考慮曝光,因為相機會為我們設定曝光條件以達到準確曝光,我們不需要考慮對焦,因為相機的自動對焦系統會為我們找到焦點並且讓焦點範圍內的內容清晰合焦,我們不需要考慮白平衡,相機會為我們考慮,總之,我們只需要將鏡頭對準畫面,然後按下快門就可以了。

習慣了這種方式的人可能很難想像,以前的相機是根本不需要電的,膠片決定了感光度,我們在機身上設定快門,在鏡頭上調整光圈,然後轉動對焦環來對焦,撥動捲片扳手來上卷,設定了這一切操作,我們才能按下快門拍出一張照片。甚至在更早以前,就連感光元件都需要人們手動去製造的。

這一切的手動操作,也讓拍攝過程有了一種儀式感,讓過去的人們覺得攝影是一種技術,和其他的技術工種一樣,是需要經過學習和訓練才能做的工作。

現代攝影則完全沒有了這種儀式感,但是同樣也會讓一些並不是很了解攝影的人以為專業人士就應該用手動模式來拍照,就算不是全手動,至少也應該是光圈優先快門優先這樣的操作,至少他們肯定不會用A檔P檔這樣完全不用動腦筋的方式去拍照。

但其實手動模式只是意味著我們可以擁有更多的控制自主權,我們可以透過控制快門來決定想要拍出的是定格瞬間還是運動軌跡,我們可以透過控制光圈來決定想要拍出的景深,我們可以手動對焦來決定畫面中想要清晰的焦點。

Photo by Julius Drost on Unsplash

▲Photo by Julius Drost on Unsplash

這樣做最大的缺點就是每一次要拍攝新場景的時候,我們都需要重新更改設置,在可受控制的工作環境中,像是棚內拍攝,其實這樣的問題不大,我們有足夠的時間去調整,但是如果要用最快的時間抓住一個瞬間,就不太現實了,除非我們已經非常習慣手動調整併且非常熟悉自己的相機,可以在條件反射性的做出調整動作的同時按下快門,否則不斷改變設置就可能會分散我們的注意力。

當我們不太習慣這種工作模式時,全手動拍攝可能會造成更多的錯誤,用過機械膠片機的同學可能都會有這樣的經驗,在室外拍攝過轉移到室內的時候忘記調整設置,很容易就讓室內拍出來的照片曝光不足,即使我們認為室內的光線已經很充足的情況下。

所以相機廠商才會開始發展自動化,最先出現的是半手動模式,也就是我們所說光圈優先或者快門優先,這種操作模式允許我們選定一個曝光參數,然後由相機自動設置另一個參數,在擁有控制權的情況下也讓拍攝過程更為便捷。

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美能達率先推出了可以自動對焦的單反相機,讓專業相機更加貼近普通大眾,也就是從那以後,現代單反相機才有了現在的雛形,慢慢發展成了現在的樣子。

每一名攝影師都應該學會使用手動模式來拍照,透過手動模式我們可以充分的了解每一個曝光參數對於畫面的影響,因為我們擁有絕對的控制權,要拍出什麼樣的畫面完全由我們來控制。但即便是程序控制,也未必就是不專業,我們依然可以透過手動控制光圈快門或者對焦點中的某一個具體參數來讓畫面達到自己的預期,並且讓相機去處理其他的曝光參數,免去了不必要的麻煩,更為便捷也更有效率。

技術必須要了解,在完全掌握技術的前提之下,我們關注的技術參數越少,我們和主體之間的聯繫就越密切,把心思放在主體身上而不是技術參數上,這才是拍出好照片的關鍵。

 

轉載自 膠片的味道 作者:Kido  

 

延伸閱讀  


你可能也喜歡這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