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拍好人像照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要自顧自的拍,要拉近你和你的模特兒之間的距離。絕大部分人像攝影師都會告訴你,99% 的優秀的人像照都是攝影師和模特兒之間的聯繫。當然,不光要有柏拉圖式的精神上的聯繫,更要和模特兒保持語言上的溝通。

但是說實話,大部分人拍出來的人像看起來都是寡淡無味的,除了模特兒的顏值和身材好像就表現不出來任何內容,於是就有了人們所熟知的人像三要素,但是不管怎麼說,人像三要素只是戲謔,只是對那些無趣人像照的打諢。一個好的人像攝影並不只是靠模特兒撐起來的,雖然不能否認模特兒本身在其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但是拍的不好,再好看的模特兒也都只會淪為平庸,拍好了,即使是普通的模特兒也能發掘出他們的閃光點。

人像攝影不同於肖像攝影,它重點表現的並非模特兒本身,而是模特兒以及模特兒身處的環境,環境提供了故事的可能,讓畫面看起來像是電影畫面,拍出來有電影感的人像,才會更好看。

Photo by Jamakassi on Unsplash

▲Photo by Jamakassi on Unsplash

Photo by Aiony Haust on Unsplash

▲Photo by Aiony Haust on Unsplash

在實際拍攝過程中,我們應該要根據我們想要表達的主題,以及模特兒的表現力來確定合適的取景。

取景的方式大體上來說有這麼幾種:

遠攝:用於在很遠的地方拍攝人物,人物僅佔畫面的一小部分,更多的是捕捉環境中的人,但這個更多為環境人像,與肖像照關係不大。

全身照:顧名思義,就是讓人的整體都在畫面之中,不需要多做解釋。

半身照:從腰部以上取景,相對於全身照來說,更加容易突出主體。

中景:從胸部以上取景。

特寫:重點表現模特兒的臉部,面部幾乎佔據了畫面的大部分,主要用於肖像攝影。

Photo by Hai Phung on Unsplash

▲Photo by Hai Phung on Unsplash

Photo by Stas Svechnikov on Unsplash

▲Photo by Stas Svechnikov on Unsplash

不同的內容應該選擇不同焦段的鏡頭讓畫面表現更好,就拿上面的遠攝來說,拍攝遠攝可以使用廣角鏡頭來捕捉更多環境,並且不需要距離主體太遠就可以拍出大場面的環境,但是需要保持環境中的簡潔,否則會有很多干擾元素入鏡,尤其是在人多的場所更容易讓不相干的人入鏡而乾擾到整個畫面讓畫面失去重心或者遮蓋掉想要表達的背景,當然,如果模特兒定力不錯的話也可以用長曝光將行走的人群變成軌跡。

使用長焦鏡頭的話會壓縮背景和主體之間的距離感同時也會讓背景的取景角度收窄,適合表現背景中的細節,同時因為角度收窄也會剔除掉背景中的干擾元素,缺點就是如果想要主體在畫面中的比例變小,就必須要距離主體很遠很遠的距離來進行拍攝,在拍攝之前應該要確保有這麼大的空間可以操作。

一般來說,使用28mm 或35mm 的鏡頭可以拍出環境清晰的照片,適合拍攝帶有景觀的人像照,使用這類鏡頭,除非拍攝距離很近的大頭照,否則很難出現全虛的背景,但是盡量不要使用低於28mm 的鏡頭拍攝人像,太廣的焦段會很容易出現畸變。而使用85mm 以上的焦段就很容易拍出背景全虛的照片,並且由於入射角度太小,所以背景的覆蓋面會很窄,就算出現背景也不會出現很廣闊的背景,適合拍攝半身肖像。而使用50mm 的標準鏡頭雖然達不到廣角或中長焦的極端表現,但是既可以在較小光圈下表現環境,又可以在大光圈下虛化背景,算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而全畫幅下的50mm 鏡頭同樣也是一個百搭的鏡頭,標準的50mm f/1.8 的鏡頭價格又不貴,每位拍攝者都應該擁有一支。

Photo by Joshua Rawson-Harris on Unsplash

▲Photo by Joshua Rawson-Harris on Unsplash

Photo by Paige Muller on Unsplash

▲Photo by Paige Muller on Unsplash

拍人像的時候,背景絕對是照片的加分項,雖然人才是絕對的主體,但是再漂亮的可人兒也需要有背景的襯托,當然如果背景太過於搶眼也是會對主體造成乾擾並且會削弱整體的美感。

通常,我們都希望背景盡可能的簡單和乾淨,但是有時候也需要有特定的背景來輔助主體說故事。如果是在戶外拍攝,我們不能主動改變背景內容,就要開動腦筋去想一些方法來避免背景中的無關元素來干擾畫面,像是更換拍攝角度,利用透視讓畫面中的某些元素來遮擋住想要避免出現在畫面中的內容等等,多做嘗試,總會有一些角度適合當前的拍攝。

 

轉載自 膠片的味道 作者:Kido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