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喜歡與否,後期編輯是攝影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每一張照片最後的成型都將受益於某種形式的後期,這個後期可能是簡單的圖像裁剪和校正,有時候則需要其他更多的工作,譬如說調色。

在使用Lightroom 做後期的時候,每個人都有一套屬於自己的工作流程,軟件看似複雜,雖然這些大型軟件都深不可測,但是其實用習慣了最常用的也就是那麼幾個操作。

今天就來說說我最常用的Lightroom 中的操作。

1、調整白平衡

白平衡是數碼照片必須要考慮的問題,很多時候我們都是直接簡單的將白平衡設置交給相機,讓相機系統自動選擇以讓照片拍出來更加符合現實場景。

但是白平衡有時也是一種創意工具,可以讓我們的照片呈現出不同的色調。

在Lightroom 中,白平衡通過使用「色溫」和「色調」兩個滑塊來控制。

「色溫」滑塊使用Kelvin 顏色溫標來微調白平衡,向左滑動即降低照片的色溫,向右滑動即提高照片的色溫。當然我們也可以直接在後面數值欄直接填入一個特定的數值使其與環境光的顏色相匹配。

使用Lightroom時最常用的4個操作

在處理raw 文件的時候,由於raw 文件記錄了傳感器所記錄的細節,所以允許設置很廣的範圍(2,000 ~ 50,000),而在處理JPEG、TIFF 以及PSD 等文件的時候,則只能使用Lr 常規的± 100 範圍的溫標值來調整,這是因為非raw 文件中就已經包含了色溫設置,因此溫標範圍有限。

使用Lightroom時最常用的4個操作

「色調」則可以通過調整滑塊來補償綠色和洋紅色調,向左滑動(負值)可以向照片中添加綠色,向右滑動(正值)可以添加洋紅色。

今天我只通過調整色溫來看看會對照片產生什麼影響。

下面這張照片拍攝的是落日時分的松樹枝頭,雖說是落日時分,但此時太陽還很高,因此實際顏色還沒有非常暖,下面這張是相機拍攝的原圖:

使用Lightroom時最常用的4個操作

此時我將色溫調整的最低的2000,得出下面的樣子:

使用Lightroom時最常用的4個操作

如果我將色溫拉至最高的50,000,就能得到下面這樣的畫面:

使用Lightroom時最常用的4個操作

同樣是拍攝落日,下圖同樣也是將色溫拉向兩個極端,得出兩種完全不同的圖像。

使用Lightroom時最常用的4個操作

在拍攝夜晚城市燈光的照片中,微調色溫同樣也能夠讓畫面的情緒改變,下圖中,從左至右的色溫依次是2000、2600 以及3500,可以看到,左邊和右邊的色調的感覺就完全不同了。

使用Lightroom時最常用的4個操作

2、調整高光和陰影

在Lightroom 基礎中我說過一張照片中亮度的五個區域:

使用Lightroom時最常用的4個操作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曝光度,它能夠影響整體的影調,偏左,直方圖像素集中於陰影或黑色色階區域,則曝光不足,或呈暗調;偏右,直方圖像素集中於高光或白色色階區域,則曝光過度,或呈高調。

黑色色階和陰影部分控制著畫面中黑色區域和暗調區域的曝光,提高參數會使這個區域的直方圖像素向右偏移,曝光增加,暗調變亮,同理降低參數會使這個區域的直方圖像素向左偏移,曝光減少,暗調更暗,可能會導致曝光不足。

像下面這張照片,我覺得左側似乎黑的不夠,還能隱隱約約的看到一些細節,不適合表現強烈的反差:

使用Lightroom時最常用的4個操作

這個時候我就需要將陰影和黑色色階向左拉,也就是將其變為負值,於是就得出下圖:

使用Lightroom時最常用的4個操作

而在一些強光源出現的照片中,太強烈的光源會導致照片曝光不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動態範圍,最亮的部分和最暗的部分沒有辦法同時保留細節,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將高光向左拉,讓數值為負,將陰影向右拉,讓數值變正,拉近兩者之間的曝光,好讓細節同時呈現。

下面兩張照片,右邊就是降低高光後的樣子:

使用Lightroom時最常用的4個操作

3、調整對比度

對比指的是一張照片中最亮的區域和最暗的區域之間不同亮度層級的差異,它的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增加圖像的反差。

對比主要影響的是中間色調。當增加對比度的時候,中間色調到暗色調的圖像區域會變得更暗,而中間色調到亮色調的圖像區域會變得更亮。降低對比度時,對圖像色調產生的影響與之相反。

這也就是為什麼說對比度可以影響圖像全局,對比度可以影響明暗之間的過渡層次,對比度越高,從中性灰到純黑或純白之間的色階的數量就會越少,明暗之間的對比就會越大,反之就會越小。

說得通俗一點,增加對比度,可以讓圖像的暗處更暗,亮處更亮,從而讓整張圖像的對比感更加強烈,明暗之間的反差也就會越明顯,如下圖:

使用Lightroom時最常用的4個操作

同樣的,降低對比度,可以讓圖像的亮處變暗,暗處變亮,明暗之間的反差就會越模糊,如下圖:

使用Lightroom時最常用的4個操作

4、鏡頭校正

不管是價值好幾萬的頂級鏡頭,還是幾百塊的普通套頭,可以說只要是鏡頭,總會有一些光學缺陷,無非就是嚴重與否的問題,這也是在光學設計上不可避免的一個問題。

首當其衝的應該就是鏡頭畸變問題了。所謂的畸變就是拍出來的畫面出現幾何形變。在極其理想的情況下,我們拍出來的畫面應該是橫平豎直所有的直線都應該是筆筆直的,但是由於鏡頭的成像圈是圓形的,我們所拍攝的畫面只是截取這個圓形成像圈中的一塊映射在畫幅上的方形區域,所以在邊緣處就難免出現扭曲形變,這個形變就叫畸變。

畸變有兩種,一種是向外的桶形畸變,在使用廣角鏡頭的情況下容易出現,一種是枕形畸變,在使用長焦鏡頭的情況下容易出現。下圖左側為枕形畸變,右側為桶形畸變。

使用Lightroom時最常用的4個操作

下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圖像邊緣處有很嚴重的桶形畸變,邊緣處的線條幾乎都快成弧形的了:

使用Lightroom時最常用的4個操作

而經過簡單的鏡頭校正就能夠將畫面中的線條拉直。

使用Lightroom時最常用的4個操作

使用Lightroom時最常用的4個操作

不僅僅是簡單的拉直畫面中的線條,鏡頭校正還能改變由於透視問題出現的畫面傾斜,讓畫面看起來更加工整。從地面向上拍樓,由於透視的關係,得到的畫面往往是這樣的:

使用Lightroom時最常用的4個操作

此時僅僅只需要在鏡頭校正中改變畫面的垂直,就能夠將畫面改變。

使用Lightroom時最常用的4個操作

使用Lightroom時最常用的4個操作

 

轉載自 膠片的味道 作者:Kido

 

延伸閱讀 


你可能也喜歡這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