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基礎往往都是枯燥乏味的,但是其實寫這些基礎更枯燥更無聊,基礎雖然枯燥,卻必不可少,它是我們分析一張照片是否有問題的前提,只有基礎紮實了,我在後面寫案例的時候你才不至於會看的雲裡霧裡而不是靠原理僅僅只知道套用。

套用是沒用的,沒有一個設置適用於所有的照片,每張照片都是不一樣的,我們得針對不同照片的不同特性來做出最適合它的調整。 
 
你只有知道了基礎才能明白這樣做的意義,也才能夠更好的去分析你的作品,從而得到最滿意的效果。
 
等我把基礎寫完我就會一個個來寫案例了,到時候可能會寫到很多種不同的調調,但是這些都是要有基礎的理解來做保障的。
 

Lesson 5:清晰度

 
關於清晰度可能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因為它和對比和細節都有點兒像,但是卻又不完全一樣。
 
我們還是從直方圖入手,這樣可能會比較好理解一點。下圖是一張由黑到白的漸變圖:
 
【後製教學】Lightroom 後期基礎(Lesson 5)
 
我們可以看到,在這張圖的直方圖中,從暗調區域到高調區域基本上是平滑過渡的,也就是說,暗調區和高調區所占的像素比例基本相同。
 
如果將這張圖調整對比度,分別增加和減少 100 ,直方圖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
 
【後製教學】Lightroom 後期基礎(Lesson 5)
 
就像我之前在說對比的時候說過,對比的作用是增加/減少反差,我們看到,當對比降到 -100 的時候,暗調區和高調區的差距幾乎消失,所有像素向中間調集中,也就是說最暗的部分和最亮的部分的差距並不是那麼明顯了,反差減小。
 
而將對比增加到 +100 的時候,像素移到兩側,也就是說,暗的地方更暗了,亮的地方更亮了,圖像的反差更大了。
 
如果分別將原圖 ±100 的清晰度會發生什麼呢?
 
【後製教學】Lightroom 後期基礎(Lesson 5)
 
從上面直方圖的變化我們可以看出,當對比度增加的時候,像素從中間調向兩側移動,隨著不斷的增加,最後幾乎擴散到整個陰影區域和高光區域。而當增加清晰度的時候,雖然也向兩側移動,但是卻並不是那麼的明顯,相反中間調卻增加了更多。
 
這就說明清晰度主要會影響到中間調,而對比則是影響高光區和陰影區。
 
下面我就來說說清晰度的實際應用。
 
首先還是說一說上面漸變圖,我將原圖和清晰度 +100 的圖進行對比
 
【後製教學】Lightroom 後期基礎(Lesson 5)
 
不難發現,原圖的漸變相對來說會比較平滑,而清晰度 +100 的圖像則在很多地方都被斷開,看起來像是一格一格的,也就是說,清晰度增加,圖像的細節就增加了,只不過這個細節可能會比較生硬。
 
我將下面這張圖清晰度增加來對比觀察圖像的變化:
 
【後製教學】Lightroom 後期基礎(Lesson 5)
 
可以看到,當清晰度增加,磚墻的邊緣細節被明顯強化,反差有明顯增加,但並不會像增加對比度那樣明顯。
 
而如果只是調整對比度:
 
【後製教學】Lightroom 後期基礎(Lesson 5)
 
反差增大,並且圖像變暗,那是因為對比度會影響兩邊的色調,讓亮處更亮,暗處更暗,而清晰度則主要影響中間色調。
 
這樣調整中間色調,而不影像陰影區域和高光區域,對於拍攝風景會比較好用。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清晰度並不是像有些電影裡的間諜軟件那樣真正的提高清晰度,它只是增加邊緣處的反差造成一種更銳利的假象,它勢必會在一定程度上損害到圖像的局部細節,並且會造成一種不是很真的效果,所以我們在使用清晰度命令的時候還是要慎重,調整到適合的參數就可以了。
 
一般來說,我在處理照片的時候都會適當的增加清晰度,彩色照片可能會增加 20-30,黑白照片增加的會稍微多一點,在 30-50 之間,主要需要增加清晰度來增加邊緣的反差。適當的增加清晰度可能會讓你的圖像看起來更具有「衝擊力」。
 
那麼降低清晰度會怎樣?還是這張圖,我將清晰度降到 -100:
 
【後製教學】Lightroom 後期基礎(Lesson 5)
 
可以看到,邊緣的反差變得更小了,不同物體之間的過渡不再那麼銳利,而是更加柔和,就像是打開了柔焦鏡那樣。可能在處理一些人像的時候想要這種朦朧的效果的時候會比較好用吧。
 
【後製教學】Lightroom 後期基礎(Lesson 5)
清晰度 -80

 

轉載自 膠片的味道 作者:Kido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