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結束你的旅程回到家裡準備處理你拍下來的照片,欣賞沿途記錄的美麗風景的時候,卻發現你拍下來的那些風景照片看起來有些模糊,說白了就是覺得不夠銳,這時候會不會覺得很失落?好像這些照片都白拍了。

為什麼照片會顯得不夠銳呢?除了設備上的因素之外,畢竟不可排除有些廉價的塑料鏡頭天生的就是銳度不夠不能夠勝任這些需要高細節的風景照片。其實在我們拍照的設置中,也會有一些因素可能我們忽略了。

下面就是可能會導致你的照片不夠「銳」的原因:

1、快門速度太慢

Photo by Martin Jernberg on Unsplash

▲Photo by Martin Jernberg on Unsplash

這個司空見慣,可能有些同學並不是專業拍攝者而只是用自動擋拍攝,現場光線又不足,就沒有注意到這個問題。

導致這個問題除了對曝光要素不瞭解之外,更重要的就是現場光的不足,尤其是在夜晚拍攝的時候,自動曝光會通過減慢快門速度來讓即使不提高感光度也達到曝光平衡。而很多人就忽略了這一點,隨手這麼一按快門,LCD 裡面小圖看起來好像沒什麼,感覺還挺美的,但是回到家裡放到電腦上一看就傻眼了。

在拍攝中,我們儘量要讓快門速度滿足在安全快門之上,所謂的安全快門就是你的焦段的倒數,比方說你用 50mm 的鏡頭,就讓快門在 1/50s 以上,用 200mm 的鏡頭,就要讓快門在 1/200s 以上,儘管如此,我還是建議儘量不要低於 1/50s,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金剛鐵手,低於這個快門不管什麼鏡頭都有可能造成不可避免的抖動。

如果現場光線實在不足,就將相機固定起來再拍攝,這樣用多少快門都不怕了。

2、沒有選擇合適的光圈

Photo by Nacho Rochon on Unsplash

▲Photo by Nacho Rochon on Unsplash

我們都知道大光圈帶來淺景深,小光圈帶來寬景深。那麼拍風景的時候光圈是不是越小越好呢?

並不是這樣。不管太大或者太小的光圈都不能提供最清晰的畫質,很有可能會拍出看起來很「肉」的畫面。而在光圈開啟非常小(一般 f/16 及以下)的時候,會出現衍射現象。衍射是一種波,就像一圈一圈的水波紋那樣。這就會導致即使是很高的像素,也不會去的非常銳利的畫面。

當然每一支鏡頭的光學設計都是不同的,凡事不可一概而論,你應該要首先瞭解你的鏡頭,看看你能夠接受的最合適的光圈到底是多少。

3、相機的抖動

Photo by Ales Krivec on Unsplash

▲Photo by Ales Krivec on Unsplash

就像上面說的不可能每個人都有一雙鋼筋鐵手,就像我手就總是不可避免的會抖,也因此我很少使用低速快門拍照,使用 58mm 頭的時候,即使相機有五軸防抖,我也會保持快門在 1/50s 以上。

另外就算是相機固定在平面上或者裝在三腳架上也有可能在你按下快門的那一剎那造成抖動,如果要使用低速快門,最好的方法就是使用定時拍攝,按下快門後兩秒開始拍攝,這樣就能避免抖動。但是如果將相機固定在三腳架上,記得將相機內置的防抖關掉。

4、低質鏡頭

Photo by Harman Abiwardani on Unsplash

▲Photo by Harman Abiwardani on Unsplash

所謂一分錢一分貨,那些個高端鏡頭賣的那麼貴是有道理的。

低質的入門鏡頭,像是買相機經常會配的套頭,雖然應付一下日常拍攝沒有什麼問題,但是如果想要拍出高解像度的風景大片,可能就有些吃力了。當然我還是要說,如果你的照片只是在手機上或者屏幕上看,其實問題都不是很大,只要不是要將照片大幅面打印,入門鏡頭其實就已經足夠了。

只要不要每次都刻意的放大 400% 去給自己添堵,在屏幕上看著舒服就可以了。

 

轉載自 膠片的味道 作者:Kido

 

延伸閱讀 


你可能也喜歡這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