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MRON新系列SP鏡頭由35mm F1.8 VC和45mm F1.8 VC這兩顆定焦鏡打頭陣,賦予全新改版的外觀,並經過「相對照度」優化處理,此外,還有採用eBAND奈米鍍膜和BBAR防反射鍍膜等光學技術,搭配USD環形超音波馬達,力求高品質的影像表現。更值得一提的是VC防手震功能及兩款新鏡優秀的近拍特寫能力,以及不到兩萬元的售價,是相當親民而且實用的鏡頭選擇!

 

實拍樣張

Canon 5D3+SP 35mm F1.8 Di VC USD。光圈F1.8, 快門1/400秒, ISO 100。(看原圖)

▲Canon 5D3+SP 35mm F1.8 Di VC USD。光圈F1.8, 快門1/400秒, ISO 100。(看原圖

Canon 5D3+SP 35mm F1.8 Di VC USD。光圈F1.8, 快門1/1600秒, ISO 100。(看原圖)

▲Canon 5D3+SP 35mm F1.8 Di VC USD。光圈F1.8, 快門1/1600秒, ISO 100。(看原圖

Canon 5D3+SP 35mm F1.8 Di VC USD。光圈F1.8, 快門1/800秒, ISO 100。(看原圖)

▲Canon 5D3+SP 35mm F1.8 Di VC USD。光圈F1.8, 快門1/800秒, ISO 100。(看原圖

Canon 5D3+SP 35mm F1.8 Di VC USD。光圈F5.6, 快門1/200秒, ISO 100。(看原圖)

▲Canon 5D3+SP 35mm F1.8 Di VC USD。光圈F5.6, 快門1/200秒, ISO 100。(看原圖

Canon 5D3+SP 35mm F1.8 Di VC USD。光圈F1.8, 快門1/3200秒, ISO 100。(看原圖)

▲Canon 5D3+SP 35mm F1.8 Di VC USD。光圈F1.8, 快門1/3200秒, ISO 100。(看原圖

Canon 5D3+SP 45mm F1.8 Di VC USD。光圈F8, 快門1/160秒, ISO 100。(看原圖)

▲Canon 5D3+SP 45mm F1.8 Di VC USD。光圈F8, 快門1/160秒, ISO 100。(看原圖

Canon 5D3+SP 45mm F1.8 Di VC USD。光圈F1.8, 快門1/800秒, ISO 100。(看原圖)

▲Canon 5D3+SP 45mm F1.8 Di VC USD。光圈F1.8, 快門1/800秒, ISO 100。(看原圖

Canon 5D3+SP 45mm F1.8 Di VC USD。光圈F2, 快門1/800秒, ISO 100。(看原圖)

▲Canon 5D3+SP 45mm F1.8 Di VC USD。光圈F2, 快門1/800秒, ISO 100。(看原圖

Canon 5D3+SP 45mm F1.8 Di VC USD。光圈F2.8, 快門1/200秒, ISO 100。(看原圖)

▲Canon 5D3+SP 45mm F1.8 Di VC USD。光圈F2.8, 快門1/200秒, ISO 100。(看原圖

Canon 5D3+SP 45mm F1.8 Di VC USD。光圈F2.8, 快門1/400秒, ISO 800。(看原圖)

▲Canon 5D3+SP 45mm F1.8 Di VC USD。光圈F2.8, 快門1/400秒, ISO 800。(看原圖

 

鏡頭外觀&規格介紹

防震!近拍!大光圈!高C/P值定焦鏡新選擇: TAMRON SP 35/45mm F1.8 Di VC USD

 

以往對TAMRON的印象都是變焦鏡居多,24-70mm、70-200mm、15-30mm、150-600mm...等等,定焦鏡比較有印象的則是2013年推出的90mm微距鏡,如今全新SP系列再推出了兩顆定焦鏡,焦段分別是35和45mm。等效45mm的鏡頭相當少見,基本上我就是將其視為50mm的標準鏡來看待,因此儘管兩者焦段相當接近,在選擇上倒也不會為難,如果只帶一顆出門,個人覺得小廣角的35mm是比較泛用一些,而且體積也比45mm略小,長度80.8mm(For Canon)/78.3mm(For Nikon),重量則是480g(For Canon)/450g(For Nikon),雖然稱不上餅乾鏡(例如Canon 40mm F2.8 STM)那樣輕盈小巧,但作為「機身蓋」來使用也是相當順手,一機一鏡能夠符合多數生活題材的拍攝需求,尤其它0.2m的最近對焦距離提供了優異的近拍特寫能力,拍攝小花小草乃至餐桌上的佳餚皆能勝任。至於SP 45mm F1.8 VC的最近對焦距離則為0.29m,放大倍率1:3.4,也是表現不俗。

 

35mm取景視角示意

▲35mm取景視角示意

同一位置,45mm取景視角示意

▲同一位置,45mm取景視角示意

 

我自己也是TAMRON鏡頭的用戶,有一顆SP 24-70mm F2.8 Di VC USD,因此對於新的SP系列鏡頭在外觀設計方面的改變可說是相當有感!感覺整體變得更加簡潔洗練,除了鏡筒的塗裝質感不同,防手震和AF/MF切換的開關也是經過全新設計,而且對焦距離指示窗加大20%。再加上刻有SP字樣的金屬銘牌,以及銀白色的接環都讓這兩款新鏡傳達出一種優雅的形象,同時也是高質感的象徵,更不用說在鏡身上大大強調日本設計、製造帶給用戶的信賴(優越)感。

 

SP金屬銘牌和大大的MADE/DESIGNED IN JAPAN字樣,皆突顯了鏡頭的高品質形象。  SP金屬銘牌和大大的MADE/DESIGNED IN JAPAN字樣,皆突顯了鏡頭的高品質形象。

▲SP金屬銘牌和大大的MADE/DESIGNED IN JAPAN字樣,皆突顯了鏡頭的高品質形象。

全新設計的AF/MF及防手震開關,對焦距離指示窗也加大20%。  全新設計的AF/MF及防手震開關,對焦距離指示窗也加大20%。

▲全新設計的AF/MF及防手震開關,對焦距離指示窗也加大20%。

 

SP 35mm F1.8 VC採用10片9 組鏡片光學設計,包含 2 片玻璃鑄模非球面鏡片、1片LD低色散鏡片、1片XLD超低色散鏡片;SP 45mm F1.8 VC則是10片8 組的光學設計,包括 2 片玻璃鑄模非球面鏡片、1片 LD低色散鏡片。最小光圈皆為F16,而且都是9片圓形光圈設計,即使光圈縮小兩級,散景仍可獲得接近圓形的光點效果。

而除了焦段、鏡組結構和最近對焦距離,兩款新鏡採用的其他光學技術基本上大同小異,主要特色包括「最佳相對照度」的優化處理,官方指出這意味著沒有暗角產生,還有最新研發的eBAND(加大頻寬及視角)奈米鍍膜及BBAR(寬頻防反射)鍍膜,提升抗反射效果,減少耀光和鬼影的情形,讓影像更清晰銳利。而鏡片前端也經過防污塗料處理,避免污垢及水漬附著,並易於清理。此外,鏡頭更採用了防滴結構設計,提高於戶外使用的耐候性。

 

濾鏡尺寸皆為67mm,不過兩款新鏡的鍍膜顏色略有差異。

▲濾鏡尺寸皆為67mm,不過兩款新鏡的鍍膜顏色略有差異。

 

從資料來看,兩款鏡頭的主要技術規格並無不同,不過在鍍膜顏色上卻有一些分別,SP 35mm F1.8 VC偏黃綠色,SP 45mm F1.8 VC則是接近深綠色。實際操作後還會發現一點差異,就是SP 35mm F1.8 VC在對焦時前端的鏡筒會伸縮(如下圖所示),SP 45mm F1.8 VC則不會,基本上應該這還算是內對焦設計,畢竟不影響濾鏡(例如C-PL)使用。

 

SP 35mm F1.8 VC在對焦時,前端鏡筒會略為伸縮,但不至於影響濾鏡使用。  SP 35mm F1.8 VC在對焦時,前端鏡筒會略為伸縮,但不至於影響濾鏡使用。

▲SP 35mm F1.8 VC在對焦時,前端鏡筒會略為伸縮,但不至於影響濾鏡使用。

 

SP 35mm F1.8 VC 和 SP 45mm F1.8 VC 皆支援Canon、Nikon和Sony三種鏡頭卡口,其中Sony的版本沒有配置VC防手震,因為Sony相機本身有已經有影像穩定功能,但截至目其為止尚未看到更進一步的資料,像是鏡頭體積和重量等等,A接環真的被邊緣化了嗎!?至於售價方面,兩款新鏡皆為NT$19,800,Canon和Nikon版本都已上市發售,Sony則還未定。本篇以Canon EOS 5D Mark III 進行拍攝測試,從過去SP 24-70mm F2.8的使用經驗來看,Canon接環版本最大的困擾就是對焦環、變焦環的配置及旋轉方向都與原廠鏡相反,需要一段時間去適應,不過這次是定焦鏡,影響就不大囉。


鏡頭採用防滴結構設計,使用上更有保障。

▲鏡頭採用防滴結構設計,使用上更有保障。

 

(下一頁看 SP 35mm F1.8的實拍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