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 Guttenfelder是國家地理雜誌的攝影師,每次的專題拍攝任務都是一趟漫長旅程,他對此也習以為常。相信有許多人都嚮往著能成國家地理雜誌的攝影師,將其視為一份夢幻工作吧!為此David Guttenfelder和他的編輯製作了一段影片,由一天一秒的影音片段集合而成,共90秒鐘,與大家分享他拍攝湄公河水壩專題的那段日子,以及他的感受。

 

影片中所呈現的三個月,僅是耗時三年的湄公河水壩專題當中的一部份而已;這個構想來自於David Guttenfelder和他的編輯 Pamela Chen 與 Sarah Leen,影片中的每個獨立片段儘管微不足道,像是吃了什麼、遇見了誰,但串起來卻已然是個完整的故事,敘述著在國家地理雜誌工作,是多麼需要持之以恆的耐心和毅力。每次採訪拍攝就像一場耐力賽,這當中的起起伏伏正是David Guttenfelder藉由這個影片想要表達的,除了美麗或令人感到興奮的影像瞬間,當中也有無聊、低迷甚至艱苦的時候。更別提常常無法陪在家人身邊,不斷重複離家說再見的過程。

 

 

David Guttenfelder表示,他一開始想要用手機來拍這些影片,但嘗試一陣子過後,他發現手上的那部相機其實是個更好的選擇,一邊拍照,隨時又可以切換到錄影模式,捕捉相同的人物場景。若要說這個影音計畫有什麼困難的地方,應該就是要記得每天都得錄些什麼。

 

圖片來源:petapixel

▲圖片來源:petapixel

 

湄公河全長4180公里,是亞洲最重要的跨國水系,也是亞洲第七長的河流。它發源於青藏高原,流經中國西藏自治區、雲南省、寮國、緬甸、泰國、柬埔寨和越南,最後流入南海。由於湄公河在旱季及雨季的流量有極大變化,而且有不少激流及瀑布,造成湄公河的航運能力不佳,然而激流與瀑布也帶來興建水壩的契機。David Guttenfelder在所拍攝的這個專題,就是在報導中國興建水壩對於湄公河下游沿岸村落居民的影響,像是泰國和越南等東南亞地區。興建水壩所產生的潔淨電力,主要是提供大都會地區所需,而苦果卻是湄公河沿岸村莊的居民承受;水位驟變改變了河川生態,而且只要上游下大雨,水壩一洩洪,河川的暴起暴落都嚴重影響沿岸居民賴以為生的耕作和漁獲。

若對這個專題有興趣,可以到這裡看更多照片和報導,或是造訪David Guttenfelder的個人網站Instagram,欣賞更多照片。

 

延伸閱讀

iPhone簡單玩超現實攝影,就算不會Photoshop也能天馬行空!

當代黑白影像紀實攝影大師薩爾卡多:攝影是平等的對待,拍下快門是生命熱情的驅使

跳脫新聞紀實攝影的另一靜謐之境,馬立群與《山水形》攝影創作專訪

攝影師趙嘉 淺談 新聞紀實,5招快速上手技法分享

 

資料來源:petapixelNATIONAL GEOGRAPHIC


你可能也喜歡這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