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實影像的「有機」

一張或一部令人印象深刻的紀實影像作品,有可能會是因為隱藏其後的爭議議題,也有可能是在於其作品本身影像呈現的美感和張力。就藝術層面上來看,影像美學包括光影的捕捉、構圖的協調及對比,都考驗著攝影者的能力,對於畫面內容捕捉的敏銳觀察力,更往往是攝影者在過去各種知識、經驗的積累下培養起來的,所以導演認為一張或一部好的紀實影像作品,最重要的在於拍攝者的技術及眼光。

當然,要說成功的紀實影像只靠拍攝者的高超技巧,也是不足夠的,還是會需要講求一定的時機,需要在集結包括天時、地利、人和等全方面因素的最佳狀態於一身而誕生,導演告訴我們,這就是屬於作品本身的生命力,在電影裡面會稱之為「有機」。當一部作品十分有機時,即便是出自新手導演之手,也能受到國際知名大導演們的青睞,讓人一看就很感動。

另外,導演也提到了紀實影像中拍出普世價值的重要性。有些朋友在看了《冰毒》電影之後,或許會產生想要到緬甸記錄當地華人生活的想法,對此導演覺得,在這之前,應該先問問自己是否已做好準備。「說的深一些,其實去緬甸拍華人社會,和到中國大陸或是在台灣拍其實是差不多的,不同的還是在於拍攝者自身對於美學的養成和生命經驗的積累。」畢竟在當前全球化的系統下教育出來的大家,往往在看事情的角度、觀點也常會趨於同一種導向,如果沒有訓練自己從不同角度思考、觀看事情,對於美感也沒有足夠的敏銳度及感知,那麼即便到緬甸去做拍攝,也難以真正捕捉到「有機」的畫面,即所謂的普世價值。作品中一旦拍出了普世價值,便能引起全世界人類的共鳴,自然能獲得海內外觀眾的認可。而這樣的東西,其實在台灣也就能捕捉地到。

電影《冰毒》劇照。(圖片來源:《聚。離。冰毒》/天下雜誌出版)

電影《冰毒》劇照。(圖片來源:聚。離。冰毒》/天下雜誌出版)

 

異鄉人眼裡的台灣故事

「其實台灣的大家都誤解了,去了緬甸看到當地人,覺得每個人身上的故事都能拍一部電影,我第一批劇組甚至有人覺得,在緬甸很容易就能拍出一部電影,而在台灣比較難,其實這個講法是錯的。」講到這,導演不得不以異鄉人的角度,來為在台灣的我們戳破一些「盲點」,「相對於緬甸,其實台灣也有很多題材,只是說就要看你有沒有這個觀察力去挖掘出來。」

導演笑道:「台灣蘋果日報上每天有多少誇張的事,那些誇張的程度不亞於《冰毒》的故事,特別是一些社會案件,像是什麼租火車扮性愛派對,這不誇張嗎?或是像黑社會角頭被槍決,這後面會有很多的故事。而且你只要願意每天讀報剪報就會發現素材,第二步就是去拜訪當事人,第三步則為真的開始進行拍攝。」

電影《冰毒》女主角吳可熙體會緬甸當地生活,以更好揣摩角色。(圖片來源:《聚。離。冰毒》/天下雜誌出版。)

▲電影《冰毒》女主角吳可熙體會緬甸當地生活,以更好揣摩角色。
(圖片來源:《聚。離。冰毒》/天下雜誌出版。)

 

在台灣遇到的人事物,一樣給導演帶來諸多靈感,若真的要來拍一部關於台灣的電影,他比較感興趣的題材主要有黑道及老人兩大群體,尤其是黑道的題材,他研究的相對較多。「台灣其實警察、黑道、和政治立委往往都包裹在一起,這個題材拍出來會很好看,不亞於《教父》,這是一種題材;或是黑道年輕人,從一個年輕人的角度去看黑道這樣,另外也有比較誇張的那種亡命天涯的黑道情侶檔,這個在台灣也是實際存在的。」說著,導演不禁又強調一遍,「其實這些在台灣發生的事情,都不亞於緬甸,只是可能大家會覺得,這些新聞報導跟自己的生活差太遠而已,或許也只是沒遇到罷了。如果遇到了,你去觀察的話,是會發現非常多故事。」而會想要拍老人的故事,導演說尤其是70、80歲的老人生活,也十分有趣,因為老人家都有他們自己的生活習慣、交際應酬,甚至愛情故事等,且老人家個性不同,也有不同生活經歷,這些都是可以發揮的。

只是,導演也不得不承認,在台灣要拍攝出像緬甸那樣超寫實的風格,也是有一定的難度,主要是台灣人們對於肖像權的保護意識相對較強,所以一般要拍電影都會採取封街的方式拍攝,但封街拍攝的臨演當然就不及「野生」的來得自然,且臨演也常常自己劇組人員在軋角,讓路人的「風格」變得過於相近。相對於國外一些比較健全的電影產業,像美國連臨時演員都有工會管理,可專業地配發臨演,至少不會出現「路人風格」相似的狀況。這是台灣電影產業必須面對、解決的問題。

圖片來源:《聚。離。冰毒》/天下雜誌出版。

▲圖片來源:聚。離。冰毒》/天下雜誌出版。

 

作品中不可或缺的普世價值

最後,導演再次提到普世價值,並告訴我們,這是讓作品能受到海內外不同國家的人們所認可的關鍵。「其實拍電影也好、攝影也好、做藝術也好,重點不在於你在哪裡拍,重點永遠在於你將那裡的故事拍得全世界都有、全世界都認同,這就是普世價值,而普世價值永遠是一部作品中的核心。」導演指出,雖然在作品中一定會拍攝到一些關於在地文化的東西,但如果僅停留於表面,而沒有去討論其更深層的現象或道理,那對於外國人來說,就會比較難理解。

「就拿八家將來說,如果單單僅討論八家將的表象,那外國人一定不會懂,這背後所有的宗教意涵便是可以討論發揮的,你可以去思考在美國的八家將是什麼,美國就有山達基教啊!這就是其中的連結。」導演表示,無論電影還是攝影,一樣都需要多方面的知識積累,才能將很多不同領域的知識串在一起,從而創作出即便生存在不同文化體系之下的人們,也能共同欣賞、感動的作品。

電影《冰毒》劇照。(圖片來源:《聚。離。冰毒》/天下雜誌出版)

▲電影《冰毒》劇照(圖片來源:聚。離。冰毒》/天下雜誌出版)

 

延伸閱讀

看見台灣 、看見 空拍 兩三事, 攝影師 導演 齊柏林 小型專訪

馬立群 × 荒木經惟:日常裡的鄉愁,喚起兒時眷村回憶

用心靠近,小談攝影者與拍攝對象間的關係

與 攝影師 們聊電影《 一千次晚安 》:李易暹、馬賽、森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