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部落格或是 Facebook 收到的訊息中,網友最常問我的問題之一就是:「請問我想買一支 180mm 微距鏡頭,到底該怎麼選擇呢?」回覆得太籠統總覺得不安心,要說清楚自己的看法,真的要用很多時間打非常多字,所以,乾脆把我用過這三支最常見的 Canon 系統微距長鏡,做個心得分享。

如果要稍微客觀來說哪種焦段的鏡頭拍微距好用,我會說中長焦段(常見如90到125mm),事實上百微也是最多人擁有的微距焦段。短焦微距鏡頭(常見如35到60mm)非常靈活俐落,且方便構圖,但是當短焦微距鏡在最近對焦距離左右時,通常鏡頭前端離被攝物體僅兩三公分,當構圖主體偏下方時機頂閃燈容易被鏡頭所擋住。而長焦段(150到200mm)微距鏡頭,則是需求安全快門太高、景深太淺,使用上限制最多。 

果要稍微客觀來說哪種焦段的鏡頭拍微距好用,我會說中長焦段(常見如90到125mm),事實上百微也是最多人擁有的微距焦段。短焦微距鏡頭(常見如35到60mm)非常靈活俐落,且方便構圖,但是當短焦微距鏡在最近對焦距離左右時,通常鏡頭前端離被攝物體僅兩三公分,當構圖主體偏下方時機頂閃燈容易被鏡頭所擋住。而長焦段(150到200mm)微距鏡頭,則是需求安全快門太高、景深太淺,使用上限制最多。 
▲左圖:Canon EF 180mm F3.5L USM macro;右圖:Sigma AF 180mm F3.5 EX HSM APO macro。
▲Tamron AF 180mm F3.5 SP Di LD IF macro。

但是由於長焦段鏡頭也有著拍攝距離較長,對於一些容易驚擾飛離的生態被攝主題有著優勢,所以仍多被列為擁有第二支的選項。而180mm是長焦微距鏡頭中各家重疊性較高的焦段,最常被拿來比較(詢問)。由於我各自使用過Canon EF 180mm F3.5L USM macro、 Sigma AF 180mm F3.5 EX HSM APO macro、 Tamron AF 180mm F3.5 SP Di LD IF macro這三支焦段與光圈相同的微距鏡頭一段不算短的時間,就我個人的感覺,來作一些區別陳述(其實Sigma 180mm現已出F2.8 OS新款,但我未有使用經驗,且光圈有別,故在此沒有敘述)。
【規格比較】規格上不是一支獨贏,實際使用上也是各有勝負果要稍微客觀來說哪種焦段的鏡頭拍微距好用,我會說中長焦段(常見如90到125mm),事實上百微也是最多人擁有的微距焦段。短焦微距鏡頭(常見如35到60mm)非常靈活俐落,且方便構圖,但是當短焦微距鏡在最近對焦距離左右時,通常鏡頭前端離被攝物體僅兩三公分,當構圖主體偏下方時機頂閃燈容易被鏡頭所擋住。而長焦段(150到200mm)微距鏡頭,則是需求安全快門太高、景深太淺,使用上限制最多。 
▲左圖:Canon EF 180mm F3.5L USM macro;右圖:Sigma AF 180mm F3.5 EX HSM APO macro。
▲Tamron AF 180mm F3.5 SP Di LD IF macro。

但是由於長焦段鏡頭也有著拍攝距離較長,對於一些容易驚擾飛離的生態被攝主題有著優勢,所以仍多被列為擁有第二支的選項。而180mm是長焦微距鏡頭中各家重疊性較高的焦段,最常被拿來比較(詢問)。由於我各自使用過Canon EF 180mm F3.5L USM macro、 Sigma AF 180mm F3.5 EX HSM APO macro、 Tamron AF 180mm F3.5 SP Di LD IF macro這三支焦段與光圈相同的微距鏡頭一段不算短的時間,就我個人的感覺,來作一些區別陳述(其實Sigma 180mm現已出F2.8 OS新款,但我未有使用經驗,且光圈有別,故在此沒有敘述)。
【規格比較】規格上不是一支獨贏,實際使用上也是各有勝負
▲左圖:Canon EF 180mm F3.5L USM macro;右圖:Sigma AF 180mm F3.5 EX HSM APO macro。

果要稍微客觀來說哪種焦段的鏡頭拍微距好用,我會說中長焦段(常見如90到125mm),事實上百微也是最多人擁有的微距焦段。短焦微距鏡頭(常見如35到60mm)非常靈活俐落,且方便構圖,但是當短焦微距鏡在最近對焦距離左右時,通常鏡頭前端離被攝物體僅兩三公分,當構圖主體偏下方時機頂閃燈容易被鏡頭所擋住。而長焦段(150到200mm)微距鏡頭,則是需求安全快門太高、景深太淺,使用上限制最多。 
▲左圖:Canon EF 180mm F3.5L USM macro;右圖:Sigma AF 180mm F3.5 EX HSM APO macro。
▲Tamron AF 180mm F3.5 SP Di LD IF macro。

但是由於長焦段鏡頭也有著拍攝距離較長,對於一些容易驚擾飛離的生態被攝主題有著優勢,所以仍多被列為擁有第二支的選項。而180mm是長焦微距鏡頭中各家重疊性較高的焦段,最常被拿來比較(詢問)。由於我各自使用過Canon EF 180mm F3.5L USM macro、 Sigma AF 180mm F3.5 EX HSM APO macro、 Tamron AF 180mm F3.5 SP Di LD IF macro這三支焦段與光圈相同的微距鏡頭一段不算短的時間,就我個人的感覺,來作一些區別陳述(其實Sigma 180mm現已出F2.8 OS新款,但我未有使用經驗,且光圈有別,故在此沒有敘述)。
【規格比較】規格上不是一支獨贏,實際使用上也是各有勝負
▲Tamron AF 180mm F3.5 SP Di LD IF macro。


但是由於長焦段鏡頭也有著拍攝距離較長,對於一些容易驚擾飛離的生態被攝主題有著優勢,所以仍多被列為擁有第二支的選項。而180mm是長焦微距鏡頭中各家重疊性較高的焦段,最常被拿來比較(詢問)。由於我各自使用過Canon EF 180mm F3.5L USM macro、 Sigma AF 180mm F3.5 EX HSM APO macro、 Tamron AF 180mm F3.5 SP Di LD IF macro這三支焦段與光圈相同的微距鏡頭一段不算短的時間,就我個人的感覺,來作一些區別陳述(其實Sigma 180mm現已出F2.8 OS新款,但我未有使用經驗,且光圈有別,故在此沒有敘述)。

【規格比較】規格上不是一支獨贏,實際使用上也是各有勝負

型號

Sigma AF 180mm F3.5 EX HSM APO macro

Canon EF 180mm F3.5L USM macro

Tamron AF 180mm F3.5 SP Di LD IF macro

最大光圈

F3.5

F3.5

F3.5

視角

13.7度

13.4度

13.42度

鏡片組

10組13片

12組14片

3片UD超低色散鏡片

11組14片

光圈葉片數

9片

8片

7片

最小光圈

F32

F32

F32

最近對焦距離

0.46m

0.48m

0.47m

對焦系統

內對焦系統
超音波馬達

內對焦系統
超音波馬達

內對焦系統

濾鏡尺寸

72mm

72mm

72mm

直徑x鏡長

80x182mm

82.5x186.6mm

84.8x165.7mm

重量

965g

1090g

920g

附送配件

遮光罩、腳架環

遮光罩、腳架環

遮光罩、腳架環

 

銳利度的比較

這三支鏡頭在比較銳利度上頗有意思,以最高中央解像力而言,Sigma佔優勝,不過Tamron卻獨在大光圈與小光圈中領先,Canon則是從最大光圈起一直到最小光圈的中央解像力表現出最高與最低衰減最小的平緩數據。 

【鏡頭中央解像力】資料來源:PhotoZone網站

型號/中央解像力/數值

F3,5

F5.6

F8

F11

F16

F22

Sigma AF 180mm F3.5 EX HSM APO macro

1721

2008

1990

1860

1659

1444

Canon EF 180mm F3.5L USM macro

1655

1829

1838

1814

1670

1452

Tamron AF 180mm F3.5 SP Di LD IF macro

1844

1965

1986

1834

1676

1456

 

而邊緣解像力通常是較容易受到忽略的,但是在講究構圖甚至常運用到極端構圖的用戶而言,卻是滿重要的考量。這部份出現了很戲劇性的變化,Sigma除了在光圈F5.6勉強以小數點超前(但與原本中央F5.6相比,劣化頗多),Tamron在其他各光圈值獲勝比例極高,而Canon則與原先中央解像力的表現相符,鏡頭邊緣解像力和中央解像力非常接近,這是相當優異的。

【鏡頭邊緣解像力】資料來源:PhotoZone網站

型號/邊緣解像力/數值

F3,5

F5.6

F8

F11

F16

F22

Sigma AF 180mm F3.5 EX HSM APO macro

1652

1933

1918

1759

1589

1409

Canon EF 180mm F3.5L USM macro

1633

1757

1803

1788

1651

1445

Tamron AF 180mm F3.5 SP Di LD IF macro

1789

1933

1932

1790

1672

1439

 

色彩表現

Tamron AF 180mm F3.5 SP Di LD IF macro

三支鏡頭中相對較偏冷硬的色調,在生態表現上討喜。而Tamron在三支鏡頭中最高的對比,對於細節的呈現有些吃虧,但對比高有利於看作品的第一眼;我相當喜歡這支鏡頭在藍色與綠色的表現。

彩表現
Tamron AF 180mm F3.5 SP Di LD IF macro
三支鏡頭中相對較偏冷硬的色調,在生態表現上討喜。而Tamron在三支鏡頭中最高的對比,對於細節的呈現有些吃虧,但對比高有利於看作品的第一眼;我相當喜歡這支鏡頭在藍色與綠色的表現。
▲【枯葉蝶展翅】光圈6.3, 快門1/400, EV=0, ISO 400, 機頂單閃, 光圈優先, 手動白平衡。 
▲【枯葉蝶展翅】光圈6.3, 快門1/400, EV=0, ISO 400, 機頂單閃, 光圈優先, 手動白平衡。 

【中國樹蟾鳴叫】光圈8.0, 快門1/160, ISO 200, 雙閃, M模式, 手動白平衡, 夜間拍攝。
▲【中國樹蟾鳴叫】光圈8.0, 快門1/160, ISO 200, 雙閃, M模式, 手動白平衡, 夜間拍攝。

【蝗蟲若蟲】光圈7.1, 快門1/80, ISO 200, 雙閃, M模式, 手動白平衡, 夜間拍攝。
▲【蝗蟲若蟲】光圈7.1, 快門1/80, ISO 200, 雙閃, M模式, 手動白平衡, 夜間拍攝。

【脊紋鼓蟌】光圈5.6, 快門1/125, EV=-1/3, ISO 200, 自然光, 光圈優先, 手動白平衡。
▲【脊紋鼓蟌】光圈5.6, 快門1/125, EV=-1/3, ISO 200, 自然光, 光圈優先, 手動白平衡。

 

Sigma AF 180mm F3.5 EX HSM APO macro

這支鏡頭是眾所皆知的偏黃,偏到有時讓人不知所措。其實並不是沒有解救的方法,必須由相機內部去設定色彩與自訂白平衡。而這支鏡頭在對比的表現是三支裡面最低的,所以在細節與曝光表現上佔相當優勢。

Sigma AF 180mm F3.5 EX HSM APO macro
這支鏡頭是眾所皆知的偏黃,偏到有時讓人不知所措。其實並不是沒有解救的方法,必須由相機內部去設定色彩與自訂白平衡。而這支鏡頭在對比的表現是三支裡面最低的,所以在細節與曝光表現上佔相當優勢。
▲【虎斑泥壺蜂】光圈5.6, 快門1/80, EV=-1/3, ISO 200, 自然光, 光圈優先, 手動白平衡。
▲【台北樹蛙】保育類特有種。光圈10, 快門1/20, EV=-1/3, ISO 400, 自然光, 光圈優先, 手動白平衡。
▲【銀紋淡黃蝶】光圈5.6, 快門1/80, EV=-1/3, ISO 200, 自然光, 光圈優先, 手動白平衡。
▲【阿里山紋翅暮蟬】特有種。光圈11, 快門1/125, ISO 200, 三閃, M模式, 手動白平衡, 夜間拍攝。
 
(下一頁還有Canon 180mm實拍與綜合評析)

Canon EF 180mm F3.5L USM macro
這支鏡頭,在色彩的呈現上幾乎是犯規的狀態。偏暖,但暖得很乾淨通透。而在低光源的狀態下,所拍攝出來的顏色不會像其他兩支會呈現灰暗,這點相當高明。是在各種光源環境和色域都能放心讓他去表現的理想鏡頭。

▲【姬三尾小灰蝶】光圈6.3, 快門1/320, EV=-2/3, ISO 400, 自然光, 光圈優先, 手動白平衡。
▲【六條瓢蟲】光圈9.0, 快門1/200, ISO 200, 雙閃, M模式, 手動白平衡。
▲【纖紅蜻蜓】光圈7.1, 快門1/80, EV=0, ISO 200, 自然光, 光圈優先, 手動白平衡。
▲【白紋黑小灰蝶】光圈6.3, 快門1/60, EV=-2/3, ISO 200, 自然光, 光圈優先, 手動白平衡。

進光量與快門速度
雖然規格上都是恆定光圈F3.5,但是在實際使用上,三支鏡頭的進光量各自不同。在光圈優先模式下,Canon EF 180mm F3.5L USM macro不需加減使用EV值,EV0是恰到好處的曝光值。而Tamron AF 180mm F3.5 SP Di LD IF macro進光量小,常須斟酌+1/3EV才可以達到正確的曝光。Sigma AF 180mm F3.5 EX HSM APO macro進光量最大,常態-1/3EV來拍攝的曝光是比較理想的。這部份衍生附加條件就是快門速度的變化,所以在我經驗同樣的題材與光圈,Sigma能使用的快門速度較高。
手動對焦
手動對焦操作性在微距鏡是極端重要的。阻尼、行程長短,這兩項是影響使用的關鍵。三支鏡頭在阻尼與行程上,Sigma優,Canon和Tamron行程較短,阻尼太輕,相對不利於微距的精確對焦。(Sigma和Canon可以在自動對焦模式下不需切換直接進行手動微調,Tamron則否)
自動對焦速度與開關切換
Sigma在自動對焦的速度上最快,其次是Canon,而Tamron則因為沒有裝載超音波馬達,速度較慢。在MF、AF開關的切換上,Tamron是全行程的,不需要再注意是否有限制行程,Tamron開關採推拉式設計,這頗特別。Sigma和Canon都另有行程開關,可以限制對焦行程來提高自動速度。
重量與平衡感 
這個焦段的微距鏡頭是談不上輕便小巧的。Tamron最輕,筒身也最短,長時間拍攝上當真輕鬆許多,是這三支中最利於手持拍攝的。Sigma次之,Canon最重。而這三支長焦段微距鏡頭都附有腳架環,以腳架環上腳架時Sigma前後重量平衡與操作性最佳,腳架環服貼筒身,最不影響操作。Canon上腳架後平衡性略遜於Sigma,但還在可接受的範圍,腳架環突出筒身明顯,略會影響操作。Tamron腳架環太靠筒身前端,上腳架後前後重量平衡性不佳,腳架環也突出筒身明顯。
綜合分析
以價格來看這三支鏡頭,各有優異點,並無全勝手,Tamron最便宜,Sigma次之,Canon最貴。綜觀銳利度、色彩與對比表現、操作手感、對焦速度等,各自有擅長或不足之處,對於鏡頭的選擇,往往使用者的一個執著或想要就足以否定其他;例如色彩表現。
所以,落落長寫了一堆,也可以僅用「以上均為個人的主觀意見」來做個圓場,畢竟這三支鏡頭以新品來說單價都不算太低,以此文敘述來做參考是可以的,每個人的評估重點都不會相同,推薦的話我通常留給選購者自己。不過,說真的,這三支鏡頭都相當棒,定焦微距無爛鏡,這句話本是有道理的。

阿生 jasnglin@hotmail.com
 
延伸閱讀
我們一起來拍 青蛙 吧!(上集)
我們一起來拍 青蛙 吧!(下集)
消失中的台灣精靈:小紅蜻蜓
生命的樂章:夏日鳴蟬記

大型阿生
拍蟲拍蛙拍蛇拍活的。台南人,自認為是個「滿腦子蟲的流浪漢」。熱愛山林與其間的住民們,一年總有好長一段時間要上山探望。
看更多文章大型阿生蟲日記
【虎斑泥壺蜂】光圈5.6, 快門1/80, EV=-1/3, ISO 200, 自然光, 光圈優先, 手動白平衡。

Sigma AF 180mm F3.5 EX HSM APO macro
這支鏡頭是眾所皆知的偏黃,偏到有時讓人不知所措。其實並不是沒有解救的方法,必須由相機內部去設定色彩與自訂白平衡。而這支鏡頭在對比的表現是三支裡面最低的,所以在細節與曝光表現上佔相當優勢。
▲【虎斑泥壺蜂】光圈5.6, 快門1/80, EV=-1/3, ISO 200, 自然光, 光圈優先, 手動白平衡。
▲【台北樹蛙】保育類特有種。光圈10, 快門1/20, EV=-1/3, ISO 400, 自然光, 光圈優先, 手動白平衡。
▲【銀紋淡黃蝶】光圈5.6, 快門1/80, EV=-1/3, ISO 200, 自然光, 光圈優先, 手動白平衡。
▲【阿里山紋翅暮蟬】特有種。光圈11, 快門1/125, ISO 200, 三閃, M模式, 手動白平衡, 夜間拍攝。
 
(下一頁還有Canon 180mm實拍與綜合評析)

Canon EF 180mm F3.5L USM macro
這支鏡頭,在色彩的呈現上幾乎是犯規的狀態。偏暖,但暖得很乾淨通透。而在低光源的狀態下,所拍攝出來的顏色不會像其他兩支會呈現灰暗,這點相當高明。是在各種光源環境和色域都能放心讓他去表現的理想鏡頭。

▲【姬三尾小灰蝶】光圈6.3, 快門1/320, EV=-2/3, ISO 400, 自然光, 光圈優先, 手動白平衡。
▲【六條瓢蟲】光圈9.0, 快門1/200, ISO 200, 雙閃, M模式, 手動白平衡。
▲【纖紅蜻蜓】光圈7.1, 快門1/80, EV=0, ISO 200, 自然光, 光圈優先, 手動白平衡。
▲【白紋黑小灰蝶】光圈6.3, 快門1/60, EV=-2/3, ISO 200, 自然光, 光圈優先, 手動白平衡。

進光量與快門速度
雖然規格上都是恆定光圈F3.5,但是在實際使用上,三支鏡頭的進光量各自不同。在光圈優先模式下,Canon EF 180mm F3.5L USM macro不需加減使用EV值,EV0是恰到好處的曝光值。而Tamron AF 180mm F3.5 SP Di LD IF macro進光量小,常須斟酌+1/3EV才可以達到正確的曝光。Sigma AF 180mm F3.5 EX HSM APO macro進光量最大,常態-1/3EV來拍攝的曝光是比較理想的。這部份衍生附加條件就是快門速度的變化,所以在我經驗同樣的題材與光圈,Sigma能使用的快門速度較高。
手動對焦
手動對焦操作性在微距鏡是極端重要的。阻尼、行程長短,這兩項是影響使用的關鍵。三支鏡頭在阻尼與行程上,Sigma優,Canon和Tamron行程較短,阻尼太輕,相對不利於微距的精確對焦。(Sigma和Canon可以在自動對焦模式下不需切換直接進行手動微調,Tamron則否)
自動對焦速度與開關切換
Sigma在自動對焦的速度上最快,其次是Canon,而Tamron則因為沒有裝載超音波馬達,速度較慢。在MF、AF開關的切換上,Tamron是全行程的,不需要再注意是否有限制行程,Tamron開關採推拉式設計,這頗特別。Sigma和Canon都另有行程開關,可以限制對焦行程來提高自動速度。
重量與平衡感 
這個焦段的微距鏡頭是談不上輕便小巧的。Tamron最輕,筒身也最短,長時間拍攝上當真輕鬆許多,是這三支中最利於手持拍攝的。Sigma次之,Canon最重。而這三支長焦段微距鏡頭都附有腳架環,以腳架環上腳架時Sigma前後重量平衡與操作性最佳,腳架環服貼筒身,最不影響操作。Canon上腳架後平衡性略遜於Sigma,但還在可接受的範圍,腳架環突出筒身明顯,略會影響操作。Tamron腳架環太靠筒身前端,上腳架後前後重量平衡性不佳,腳架環也突出筒身明顯。
綜合分析
以價格來看這三支鏡頭,各有優異點,並無全勝手,Tamron最便宜,Sigma次之,Canon最貴。綜觀銳利度、色彩與對比表現、操作手感、對焦速度等,各自有擅長或不足之處,對於鏡頭的選擇,往往使用者的一個執著或想要就足以否定其他;例如色彩表現。
所以,落落長寫了一堆,也可以僅用「以上均為個人的主觀意見」來做個圓場,畢竟這三支鏡頭以新品來說單價都不算太低,以此文敘述來做參考是可以的,每個人的評估重點都不會相同,推薦的話我通常留給選購者自己。不過,說真的,這三支鏡頭都相當棒,定焦微距無爛鏡,這句話本是有道理的。

阿生 jasnglin@hotmail.com
 
延伸閱讀
我們一起來拍 青蛙 吧!(上集)
我們一起來拍 青蛙 吧!(下集)
消失中的台灣精靈:小紅蜻蜓
生命的樂章:夏日鳴蟬記

大型阿生
拍蟲拍蛙拍蛇拍活的。台南人,自認為是個「滿腦子蟲的流浪漢」。熱愛山林與其間的住民們,一年總有好長一段時間要上山探望。
看更多文章大型阿生蟲日記
【台北樹蛙】保育類特有種。光圈10, 快門1/20, EV=-1/3, ISO 400, 自然光, 光圈優先, 手動白平衡。

Sigma AF 180mm F3.5 EX HSM APO macro
這支鏡頭是眾所皆知的偏黃,偏到有時讓人不知所措。其實並不是沒有解救的方法,必須由相機內部去設定色彩與自訂白平衡。而這支鏡頭在對比的表現是三支裡面最低的,所以在細節與曝光表現上佔相當優勢。
▲【虎斑泥壺蜂】光圈5.6, 快門1/80, EV=-1/3, ISO 200, 自然光, 光圈優先, 手動白平衡。
▲【台北樹蛙】保育類特有種。光圈10, 快門1/20, EV=-1/3, ISO 400, 自然光, 光圈優先, 手動白平衡。
▲【銀紋淡黃蝶】光圈5.6, 快門1/80, EV=-1/3, ISO 200, 自然光, 光圈優先, 手動白平衡。
▲【阿里山紋翅暮蟬】特有種。光圈11, 快門1/125, ISO 200, 三閃, M模式, 手動白平衡, 夜間拍攝。
 
(下一頁還有Canon 180mm實拍與綜合評析)

Canon EF 180mm F3.5L USM macro
這支鏡頭,在色彩的呈現上幾乎是犯規的狀態。偏暖,但暖得很乾淨通透。而在低光源的狀態下,所拍攝出來的顏色不會像其他兩支會呈現灰暗,這點相當高明。是在各種光源環境和色域都能放心讓他去表現的理想鏡頭。

▲【姬三尾小灰蝶】光圈6.3, 快門1/320, EV=-2/3, ISO 400, 自然光, 光圈優先, 手動白平衡。
▲【六條瓢蟲】光圈9.0, 快門1/200, ISO 200, 雙閃, M模式, 手動白平衡。
▲【纖紅蜻蜓】光圈7.1, 快門1/80, EV=0, ISO 200, 自然光, 光圈優先, 手動白平衡。
▲【白紋黑小灰蝶】光圈6.3, 快門1/60, EV=-2/3, ISO 200, 自然光, 光圈優先, 手動白平衡。

進光量與快門速度
雖然規格上都是恆定光圈F3.5,但是在實際使用上,三支鏡頭的進光量各自不同。在光圈優先模式下,Canon EF 180mm F3.5L USM macro不需加減使用EV值,EV0是恰到好處的曝光值。而Tamron AF 180mm F3.5 SP Di LD IF macro進光量小,常須斟酌+1/3EV才可以達到正確的曝光。Sigma AF 180mm F3.5 EX HSM APO macro進光量最大,常態-1/3EV來拍攝的曝光是比較理想的。這部份衍生附加條件就是快門速度的變化,所以在我經驗同樣的題材與光圈,Sigma能使用的快門速度較高。
手動對焦
手動對焦操作性在微距鏡是極端重要的。阻尼、行程長短,這兩項是影響使用的關鍵。三支鏡頭在阻尼與行程上,Sigma優,Canon和Tamron行程較短,阻尼太輕,相對不利於微距的精確對焦。(Sigma和Canon可以在自動對焦模式下不需切換直接進行手動微調,Tamron則否)
自動對焦速度與開關切換
Sigma在自動對焦的速度上最快,其次是Canon,而Tamron則因為沒有裝載超音波馬達,速度較慢。在MF、AF開關的切換上,Tamron是全行程的,不需要再注意是否有限制行程,Tamron開關採推拉式設計,這頗特別。Sigma和Canon都另有行程開關,可以限制對焦行程來提高自動速度。
重量與平衡感 
這個焦段的微距鏡頭是談不上輕便小巧的。Tamron最輕,筒身也最短,長時間拍攝上當真輕鬆許多,是這三支中最利於手持拍攝的。Sigma次之,Canon最重。而這三支長焦段微距鏡頭都附有腳架環,以腳架環上腳架時Sigma前後重量平衡與操作性最佳,腳架環服貼筒身,最不影響操作。Canon上腳架後平衡性略遜於Sigma,但還在可接受的範圍,腳架環突出筒身明顯,略會影響操作。Tamron腳架環太靠筒身前端,上腳架後前後重量平衡性不佳,腳架環也突出筒身明顯。
綜合分析
以價格來看這三支鏡頭,各有優異點,並無全勝手,Tamron最便宜,Sigma次之,Canon最貴。綜觀銳利度、色彩與對比表現、操作手感、對焦速度等,各自有擅長或不足之處,對於鏡頭的選擇,往往使用者的一個執著或想要就足以否定其他;例如色彩表現。
所以,落落長寫了一堆,也可以僅用「以上均為個人的主觀意見」來做個圓場,畢竟這三支鏡頭以新品來說單價都不算太低,以此文敘述來做參考是可以的,每個人的評估重點都不會相同,推薦的話我通常留給選購者自己。不過,說真的,這三支鏡頭都相當棒,定焦微距無爛鏡,這句話本是有道理的。

阿生 jasnglin@hotmail.com
 
延伸閱讀
我們一起來拍 青蛙 吧!(上集)
我們一起來拍 青蛙 吧!(下集)
消失中的台灣精靈:小紅蜻蜓
生命的樂章:夏日鳴蟬記

大型阿生
拍蟲拍蛙拍蛇拍活的。台南人,自認為是個「滿腦子蟲的流浪漢」。熱愛山林與其間的住民們,一年總有好長一段時間要上山探望。
看更多文章大型阿生蟲日記
▲【銀紋淡黃蝶】光圈5.6, 快門1/80, EV=-1/3, ISO 200, 自然光, 光圈優先, 手動白平衡。

Sigma AF 180mm F3.5 EX HSM APO macro
這支鏡頭是眾所皆知的偏黃,偏到有時讓人不知所措。其實並不是沒有解救的方法,必須由相機內部去設定色彩與自訂白平衡。而這支鏡頭在對比的表現是三支裡面最低的,所以在細節與曝光表現上佔相當優勢。
▲【虎斑泥壺蜂】光圈5.6, 快門1/80, EV=-1/3, ISO 200, 自然光, 光圈優先, 手動白平衡。
▲【台北樹蛙】保育類特有種。光圈10, 快門1/20, EV=-1/3, ISO 400, 自然光, 光圈優先, 手動白平衡。
▲【銀紋淡黃蝶】光圈5.6, 快門1/80, EV=-1/3, ISO 200, 自然光, 光圈優先, 手動白平衡。
▲【阿里山紋翅暮蟬】特有種。光圈11, 快門1/125, ISO 200, 三閃, M模式, 手動白平衡, 夜間拍攝。
 
(下一頁還有Canon 180mm實拍與綜合評析)

Canon EF 180mm F3.5L USM macro
這支鏡頭,在色彩的呈現上幾乎是犯規的狀態。偏暖,但暖得很乾淨通透。而在低光源的狀態下,所拍攝出來的顏色不會像其他兩支會呈現灰暗,這點相當高明。是在各種光源環境和色域都能放心讓他去表現的理想鏡頭。

▲【姬三尾小灰蝶】光圈6.3, 快門1/320, EV=-2/3, ISO 400, 自然光, 光圈優先, 手動白平衡。
▲【六條瓢蟲】光圈9.0, 快門1/200, ISO 200, 雙閃, M模式, 手動白平衡。
▲【纖紅蜻蜓】光圈7.1, 快門1/80, EV=0, ISO 200, 自然光, 光圈優先, 手動白平衡。
▲【白紋黑小灰蝶】光圈6.3, 快門1/60, EV=-2/3, ISO 200, 自然光, 光圈優先, 手動白平衡。

進光量與快門速度
雖然規格上都是恆定光圈F3.5,但是在實際使用上,三支鏡頭的進光量各自不同。在光圈優先模式下,Canon EF 180mm F3.5L USM macro不需加減使用EV值,EV0是恰到好處的曝光值。而Tamron AF 180mm F3.5 SP Di LD IF macro進光量小,常須斟酌+1/3EV才可以達到正確的曝光。Sigma AF 180mm F3.5 EX HSM APO macro進光量最大,常態-1/3EV來拍攝的曝光是比較理想的。這部份衍生附加條件就是快門速度的變化,所以在我經驗同樣的題材與光圈,Sigma能使用的快門速度較高。
手動對焦
手動對焦操作性在微距鏡是極端重要的。阻尼、行程長短,這兩項是影響使用的關鍵。三支鏡頭在阻尼與行程上,Sigma優,Canon和Tamron行程較短,阻尼太輕,相對不利於微距的精確對焦。(Sigma和Canon可以在自動對焦模式下不需切換直接進行手動微調,Tamron則否)
自動對焦速度與開關切換
Sigma在自動對焦的速度上最快,其次是Canon,而Tamron則因為沒有裝載超音波馬達,速度較慢。在MF、AF開關的切換上,Tamron是全行程的,不需要再注意是否有限制行程,Tamron開關採推拉式設計,這頗特別。Sigma和Canon都另有行程開關,可以限制對焦行程來提高自動速度。
重量與平衡感 
這個焦段的微距鏡頭是談不上輕便小巧的。Tamron最輕,筒身也最短,長時間拍攝上當真輕鬆許多,是這三支中最利於手持拍攝的。Sigma次之,Canon最重。而這三支長焦段微距鏡頭都附有腳架環,以腳架環上腳架時Sigma前後重量平衡與操作性最佳,腳架環服貼筒身,最不影響操作。Canon上腳架後平衡性略遜於Sigma,但還在可接受的範圍,腳架環突出筒身明顯,略會影響操作。Tamron腳架環太靠筒身前端,上腳架後前後重量平衡性不佳,腳架環也突出筒身明顯。
綜合分析
以價格來看這三支鏡頭,各有優異點,並無全勝手,Tamron最便宜,Sigma次之,Canon最貴。綜觀銳利度、色彩與對比表現、操作手感、對焦速度等,各自有擅長或不足之處,對於鏡頭的選擇,往往使用者的一個執著或想要就足以否定其他;例如色彩表現。
所以,落落長寫了一堆,也可以僅用「以上均為個人的主觀意見」來做個圓場,畢竟這三支鏡頭以新品來說單價都不算太低,以此文敘述來做參考是可以的,每個人的評估重點都不會相同,推薦的話我通常留給選購者自己。不過,說真的,這三支鏡頭都相當棒,定焦微距無爛鏡,這句話本是有道理的。

阿生 jasnglin@hotmail.com
 
延伸閱讀
我們一起來拍 青蛙 吧!(上集)
我們一起來拍 青蛙 吧!(下集)
消失中的台灣精靈:小紅蜻蜓
生命的樂章:夏日鳴蟬記

大型阿生
拍蟲拍蛙拍蛇拍活的。台南人,自認為是個「滿腦子蟲的流浪漢」。熱愛山林與其間的住民們,一年總有好長一段時間要上山探望。
看更多文章大型阿生蟲日記
▲【阿里山紋翅暮蟬】特有種。光圈11, 快門1/125, ISO 200, 三閃, M模式, 手動白平衡, 夜間拍攝。

 

(下一頁還有Canon 180mm實拍與綜合評析)


你可能也喜歡這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