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筆者第二次造訪吳哥窟,由於之前已經有不少的旅遊經驗,所以筆者這次在出發前,特別攜帶了紅外線高速IR改裝機Canon EOS 10D一同前往,希望能透過不同的影像色調來感受吳哥另類風情。
剛開始,筆者也曾猶豫是否該帶紅外線改裝機同行,因為原本預計攜帶器材數量已經相當繁重,若再加上另一台機身負擔,的確會造成攜行上的困擾,而且也不知道 該機種是否能在吳哥窟實際派上用場,雖然心中有些矛盾,可是筆者最後還是秉著「拍照不怕累,打死不退縮」的玩家精神,帶著兩台機身及一堆器材前往。
▲女皇宮(Banteay Srei)。Canon EOS 10D高速IR改裝機+Canon EF 17-40mm F4L的17mm端。F5.6, 1/500秒, 光圈先決, ISO 400, 自動白平衡, RAW轉JPEG, 經後製處理
▲崩密列(Beng Mealea)。Canon EOS 10D高速IR改裝機+Canon EF 17-40mm F4L的17mm端。F5.6, 1/250秒, 光圈先決, ISO 400, 自動白平衡, RAW轉JPEG, 經後製處理
儘管器材背在身上相當沉重,但成就的果實卻是相當甜蜜的,之所以會這樣說,是因為紅外線機在吳哥窟的影像表現讓筆者覺得還算滿意,雖然沒有拍到什麼驚人之作,但至少發揮該有的使用效益,讓筆者不致敗興而歸。
以筆者這次拍攝經驗來說,雖然每天拍攝的數量並不多,但可以確定的是,吳哥窟絕對是拍攝紅外線影像的絕佳場所,因為該處雖然午後雷陣雨頻繁,可是來得快去得也快,所以雨後天晴的機會相當多。
▲小吳哥城(Angkor Wat)。Canon EOS 10D高速IR改裝機+Canon EF 17-40mm F4L的17mm端。F5.6, 1/250秒, 光圈先決, ISO 400, 自動白平衡, RAW轉JPEG, 經後製處理
▲變身塔(Pre Rup)。Canon EOS 10D高速IR改裝機+Canon EF 17-40mm F4L的17mm端。F5.6, 1/250秒, 光圈先決, ISO 400, 自動白平衡, RAW轉JPEG, 經後製處理。
而這無疑是為紅外線影像製造絕佳的拍攝環境,讓筆者幾乎使用單一設定就可拍出理想的影像效果。此外,由於吳哥窟多數寺廟都隱藏於樹林中,利用紅外線拍攝反而能呈現另一番獨特美感。
只不過須注意的是,由於這些樹木通常都是數百年以上的參天古木,所以即使大白天寺廟內部光線還是極為微弱,這時則建議使用三腳架輔助拍攝,比較能避免影像 模糊問題發生。至於最後的影像後製過程,筆者在此就不加以贅述,若是有興趣玩家,可參閱DIGIPHOTO NO.24 紅外線教學單元,其中有相當完整的後製步驟與細部解說。
▲小吳哥城。Canon EOS 10D高速IR改裝機+Canon EF 17-40mm F4L的17mm端。F5.6, 1/250秒, 光圈先決,ISO 200, 自動白平衡, RAW轉JPEG, 經後製處理
▲女皇宮(Banteay Srei)。Canon EOS 10D高速IR改裝機+Canon EF 17-40mm F4L的17mm端。F5.6, 1/750秒, 光圈先決, ISO 400, 自動白平衡, RAW轉JPEG, 經後製處理
▲變身塔(Pre Rup)。Canon EOS 10D高速IR改裝機+Canon EF 17-40mm F4L的17mm端。F5.6, 1/250秒,光圈先決, ISO 200, 自動白平衡, RAW轉JPEG, 經後製處理
相關文章
本文同步刊載於DIGIPHOTO 雜誌 NO.30
1
豬肉就是看了這一期digiphoto 才開始玩紅外線。^^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