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中,英國開始對「未來都市」開疆拓土,一股在二戰期間遭受猛烈轟炸的硝煙殘瓦中,藉由為希堤區(City of London)這處最早受到襲擊的重創區之一,提出重建計畫,一處由大規模集合住宅為始源、經歷不斷衍變而生的綜合藝術中心藍圖就此底定。

百年前的19世紀末,歐洲開始對「未來藝術」進行構圖,那是全面涵蓋人類感官系統的藝術經驗,藉由將視覺藝術、音樂、舞蹈、戲劇、文學、表演結合,創作出最完整的藝術作品,這是打破藝術領域界線的開闊。

巴比肯中心是跨越兩個30年的時代結晶,1952年開始規劃與建築設計,建築師團隊隨著時代持續地修正他們對於「未來」的憧憬,從自給自足的垂直花園城市模型,到結合學校旅館和公共空間的建築群,發展至考慮到未來居民屬於重視文化的中上階層而動念打造藝術中心,最後終於在1971年開工,1982年落成。

巴比肯中心位於SilkStreet的主入口。(©Morleyvon Sternberg)
▲巴比肯中心位於
SilkStreet的主入口。(©Morleyvon Sternberg)

湖岸露台休憩區。(©Courtesy of the Barbican Centre)
▲湖岸露台休憩區。
(©Courtesy of the Barbican Centre)

 

第二個30年的今日

從1982正式對外開放跨越至2012這第二個30年,就建築地位而言,它在「水泥怪物野蠻侵入都市」的批評聲浪,和已被列為「國家二級古蹟」事實的拉扯中,繼續以粗獷主義(Brutalism)建築那一貫冷冽剛壯的表情,固若金湯地扎穩這座藝術堡壘;在藝術上,它是歐洲最大的跨領域藝術展演場所,包括:容納1,949個坐席,同時也是倫敦交響樂團和BBC交響樂團駐團場地的音樂廳「Barbican Hall」,還有1,166席的大劇院和另一座小劇院、286個座位的電影院、當代藝術重地「Barbican Art Gallery」、另一處小型藝廊「The Curve」、三間餐廳、會議廳、擁有豐富音樂和電影藏書的公共圖書館、湖岸露台休憩區、室內咖啡屋和隨處擺放沙發座椅的門廳、頂樓溫室植物園。

Alan Gilbert指揮紐約愛樂於巴比肯廳演出。(©Chris Lee NewYork Philharmonic)
▲Alan Gilbert指揮紐約愛樂於巴比肯廳演出。(©Chris Lee NewYork Philharmonic)

巴比肯中心內的自助式餐廳。(©Gareth Gardner)
▲巴比肯中心內的自助式餐廳。(
©Gareth Gardner)

巴比肯中心內的電影院。(©Daniel Hewitt)
▲巴比肯中心內的電影院。(
©Daniel Hewitt)

 

劃開第一聲巨響

對巴比肯中心而言,在文化藝術和創作的標籤裡,流行和深奧和平共存。攤開1982年開幕鉅獻的節目單,擲地有聲的陣容迴盪至今,那第一聲的扎實強勁由倫敦交響樂團和國際聲望最高的鋼琴家阿胥肯納吉(VladimirAshkenazy),以古典饗宴聯袂劃開;在巴比肯藝廊內,叫囂著集結馬諦斯、畢卡索、布拉克等野獸派和立體派巨匠的高格局聯展;劇院上演著莎翁經典《亨利四世》,負責執導的正是英國皇家莎士比亞劇場重量級導演Trevor Nunn.....,巴比肯序幕揭開,古典音樂及戲劇形式的合宜性、現代藝術先河的合時性,讓知識朝聖者乖乖排隊稱頌。

Barbican Freestage,RedBaraat,Blaze2011。(©Mark Allan)
▲Barbican FreestageRedBaraatBlaze2011。(©Mark Allan)

 

多元的刺激演進

隨著時代演進,藝文愛好者貪嗜的是更變化多端的形式、追求的是更刺激感官的視聽享受,於是更多超越國界的原創野味,一一加入聲援的陣容:來自非洲的現代舞蹈、來自印度穆斯林族的民族樂器配上眩目燈光和環繞音響;實驗音樂節Only Connect是獨立音樂從地下招搖躍升的舞台;1988年開始的巴比肯國際戲劇節「BITE」(Barbican International Theatre Events),更以結合戲劇、舞蹈、音樂的前衛跨界,成為隨後國際舞台相繼爭取演出的標準參考節目企劃。把這些志同道合的藝術形式在巴比肯中心處聚集出發、逐一向外延伸,鍊成數個圍繞著同心圓的網絡,凝聚出巴比肯獨有的厚實感,而這份難以穿透的堅實渾厚,正如它那像是塗滿厚重煤灰般的建築表情。

巴比肯中心2012年形象海報。(with Boy Blue Entertainment ©Elliott Franks)
▲巴比肯中心
2012年形象海報。(with Boy Blue Entertainment ©Elliott Franks)

 

混凝土的狂放禮讚

大尺度的單體意象、粗獷強烈的幾何切割造型巴比肯中心是粗獷主義建築的時代見證。第一眼看到那灰沉沉的龐巨,勉強擠出的慷慨辭彙是線條粗厚、堅實有力,頗有樸拙的質感,然而,就是拜那展露粗面混凝土表面的粗野外觀之賜,這座公認為頂尖藝文展演的地標卻被受封為「水泥怪物」,但無論礙眼或欣賞,幸虧總沒把創意勒得死緊。

其實,這棟水泥巨人是打敗時尚簡約的白色大理石瓷磚而誕生,當1952年巴比肯區的集合住宅由當時以初生之犢的姿態CP&B事務所承接,曾有一度是以白色作為巴比肯公寓和這處藝文中心的基調,意圖改變英國那始終對於歐陸大行其道的現代主義建築的冷感;當白色計畫最終還是被推翻,現代主義式平滑白淨的「方盒子」,隨之被混雜不明的「灰色堡壘」擊退,因為建築師最終選擇50至70年代在英國成為新興建築風格的粗獷主義建築。

New Barbican Cinemas。(©Image courtesy of AHMM)
▲New Barbican Cinemas。(©Image courtesy of AHMM)

 

水泥鐵漢的柔情

粗獷主義建築通常由大膽的幾何切割構成龐巨的存在,更重要的精髓在於表達出對材質的誠實性,所以粗糙堅實、毫無裝飾,更毋需粉飾的粗混凝土是最佳媒材;想當然爾,這樣的建築在典雅莊嚴的英國其實褒貶極端,但若回首當時的時勢,戰後經濟節省的需求,比美感的追求更有力,所以巨人能蠻橫地轟然而起。

事實上,巴比肯中心耗費的混凝土總計達13萬立方米,用量足以築起一條長達26米的六線道高速公路;色澤採用灰和土黃推砌而成的外牆,是捨棄拋光混凝土,改成現場澆築的場鑄混凝土,最後的粗糙質感表面還是經由人工一鍬鍬鑿打出來,所以,粗野外表下的心思細工,是巴比肯這位鐵漢身後隱而不揚的柔情。走進寬敞的室內空間,一格格聚集在天花板的飽和藍、紫嵌燈,減緩了水泥怪劍拔弩張的氣勢,反而營造出儉約的時尚感;寬敞的行人走道和稱為「foyer」的多層次平台,隔出大大小小水平垂直交錯的動線,充滿豐富的空間變化。

雖然,巴比肯中心曾在開幕之際就被伊麗莎白女王讚譽為「現代世界的奇蹟」,但它也在2003年被倫敦自家人毫不留情地票選為「倫敦最醜建築物」之一;然而,一切毀譽聲浪終將漸趨緩息,因為它代表粗獷主義曾現身英國的建築史地位,並以規模尺度、時代意義、原創精神等建築特質,形成一股無可取代的凝聚性,所以在2001年被英國文化部列為「二級文物」,永久禮讚。

Foyers。(©Daniel Hewitt)
▲Foyers。(©Daniel Hewitt)

Art Gallery - Radical Nature exhibition。(©Lyndon Douglas)
▲Art Gallery - Radical Nature exhibition。(©Lyndon Douglas)

 

(下一頁還有更多有關巴比肯中心的資訊)


你可能也喜歡這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