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韓國最想去的景點,那當然是充滿大韓風格的「景福宮」,雖然現在的韓國已經沒有帝制,但要體驗大韓文化,這裡還是最佳的景點。韓國的冬天非常冷,在路上可以看到整片的雪。尤其是冷風吹來的時候,感覺穿再多衣服都擋不住。我在那些守門將之前穿梭,看他們穿古裝拿著古代武器,大風不停地吹著他們的身驅,他們怎麼能在零度以下的溫度站著不動,實在是太英勇了。
來景福宮上歷史課
雖然這裡的守門將不像忠烈祠憲兵連眼都不會眨一下,但光是能站著,我就十分佩服。和守門將自拍完畢之後,我往「景福宮」內移動,這裡其實有免費的中文導遊,剛剛好我來的時候也跟到了一團中文解說,我就邊自由走著,邊跟著這團移動。不過導遊的韓國口音濃厚,聽不太懂大部份的內容,只大約知道這個宮是給皇上辦公,那個宮是給皇后睡覺,大部分的內容還是回來之後看書惡補。
「景福宮」雖然經過戰爭和日本殖民而被破壞許多,但大城牆和主要的宮殿都還是存在,也有不少建築在進行重建計畫。「光化門」是第一個主要景點,由三個拱門所組成的門面非常巨大,氣勢宏偉。
走進內殿大門「興禮門」之後,整個皇宮的主殿—「勤政殿」就浮現眼前,對於又來到一個歷史上的政治中心,我忍不住幻想古代大官走來走去的畫面。「勤政殿」的建築並沒有我想像中的大,也許是去北京看過紫禁城的關係,這裡的宮感覺好迷你,雖然柱子也很粗,高度很高,但就是給我一種「只有這樣 ? 」的感覺,而且下面官員的位子也太少了一點,只有10個位子。
雖然主殿沒有給我太多驚喜,不過外頭還有四聖獸的小雕像,讓我小興奮了一下,拍了照之後走到最古老的「修政殿」,外表看起來雖然普通,但聽說這裡是過去「集賢殿」遺址,也是世宗時期韓文誕生地,就覺得厲害非常。更有趣的是這裡的建築都蓋在石頭之上,下面還會看到有洞,導遊說這是古代的暖爐系統,會在下面燒炭。聽到這,冷的要死的我,好想衝進去試試他們的地熱系統夠不夠暖和啊!
來到王的住所「康寧殿」,裡頭空間非常大但也有夠空,完全沒有傢俱。導遊解釋,這是因為避免刺客躲在家具後面,所以王的房間什麼也沒有。看了王妃住的「交泰殿」,空間也非常大,這時導遊還補充說,在韓國是沒有冷宮存在的,王妃如果不受寵的話,會被直接請出宮,所以沒有冷宮這種東西。結束一小時的中文解說和邊拍照的行程之後,走到了「景福宮」最高的建築下面,這是「國立民俗博物館」,不用門票就可以進去,如果已走出「景福宮」的話,憑票根就可以再回去。
進到了博物館,意外地發現這裡有全部韓國文化的展示和介紹,在這裡可以一次看到完整的韓國傳統文化。我最有印象的是韓國棺材,與中國和西方的樸素不同,韓國棺材充滿了細緻的雕刻,華麗到不行,好像一組小城堡模型一樣。在韓國也有類似中醫的藥草、經絡醫學,一旁的中文導遊說著,在韓國叫「韓醫」。受到中國文化所影響,其他的一些民俗其實都和中式非常接近,像是結婚、喪事等。來到這博物館算是意外撿到寶,每次亂走都會走到我想看的東西。
出了博物館,我以為可以登塔,不過並沒有開放,難怪遠遠就看到上面沒有遊客,失望的我只好拍旁邊的12生肖區然後再回到景福宮。來到景福宮最北的「香遠亭」,這可以說是個整宮最浪漫,風景最美的地方。一個湖中的小樓,搭上一座橋,湖面因為寒冬而充滿白色的雪白畫面,這就像是畫裡面的景象。結果我一看,還真的有人在畫畫,而且畫的超夢幻。
雖然冷的要命,但我在這走了兩圈還不願離去,我知道,走之以後,接下來的韓國就沒有這種景色了。一路走回「光化門」,剛好趕上衛兵交接的時間,補足剛剛進來沒看到的交接儀式。隊伍陣仗非常大,每個人都舉著大旗,在這大風之中,好怕他們被吹走。一群群守門將在交接之後,就像木頭人一樣站著不動,任由觀光客拍照,讓人佩服。
雖然景福宮的建築大部分已經看不到了,但過去這可是有3000人同時在這生活的大宮殿。隨著時間的增加,這裡的建築會慢慢回復,有一種時間倒退的感覺。要是下次還有機會來,希望可以看到完整版的「景福宮」。依依不捨的離開皇宮之後,往現代大樓走去,中間有一個很大的廣場,走到底看到世宗大王的雕像,這裡在韓國旅遊書的畫面終於出現在我面前。
不過雕像前的渾天儀更吸引我,只是回家之後才知道這是蔣英實發明的。廣埸最底的李舜臣將軍也很雄偉,而在這下面的博物館也有過去的歷史,其中最有看頭的是在地下室還放著一艘船,如果有來的話,記得下來看。
光是「北村」和「景福宮」的行程就耗掉我一個白天的時間,第1天就讓我過足了韓國癮,如果不是晚上的時間規劃要上「首爾塔」的話,我還想在這裡多待一些時間。這場穿越歷史回到過去的韓國文化之旅,最後還是被時間拉回現實。接下來等著我的則是聖誕節的「明洞」和「首爾塔」,接下來的旅程更有趣,同時也很煎熬。
延伸閱讀
本文同步刊載於 一年12國的華麗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