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鏡頭指揮動物
「當我還是個孩子時,我曾經花許多時間與動物接觸、玩耍,這也就是為什麼我會把鏡頭如此貼近動物強調所要拍攝的重點,並且迫使動物行動來拍攝動物的反應。」Giacomo Brunelli說。
正當萬物隨著天色漸亮而甦醒,叢林灌木內隨處都在發生各種令人驚奇的故事。清瘦的Giacomo Brunelli特別喜歡在這段清晨破曉的時間帶著相機,駕著小車或步行於鄉野道路間出門「打獵」。如此清晰又模糊的過渡氛圍令人著迷,它促使Giacomo Brunelli充滿更多的創作慾望,接連拍攝一系列的動物(Animals)照片,並受到許多藝評家的矚目。
昏暗的畫面裡雖然是我們所熟知的家畜、家禽,卻向觀者傳遞出陌生的感知,正如大地初醒之時,在這舞台上留下一場激烈的舞宴的餘燼,在充滿力量的新生下也伴隨著一股淡淡的死寂隨著黑幕褪去。Giacomo Brunelli在普遍性的題材中,把陌生的感知放大出來。雖然牠們往往表現出漫遊在綠野鄉間的不遠處,但是在Giacomo Brunelli的鏡頭下所窺視到是動物們未曾讓人類謀面的國度、動物世界的街頭攝影。
▲The animals,2008
▲The animals,2008
▲The animals,2008
這些作品多是Giacomo Brunelli進入暗房所沖洗出來,作品的邊緣都被刻意地框上一圈黑色的暗角,使得原本就不大的照片視線顯得更具集中性,彷彿從35mm相機裡的觀景窗望出,讓觀賞者以第一視線的角度去感受Giacomo Brunelli的動物世界。淺景深、失焦的影像在我們眼中的失誤卻是構成畫面中某部分的氛圍營造的重頭戲,更引人入勝。
Giacomo Brunelli的作品大多在光線昏暗的狀況下進行拍攝,有時甚至要做到八秒、九秒的長時間曝光才能得到正確的曝光值。雖然如此,在無法預期下的光線條件下間接讓主題在膠卷上的顯影更具唯一與珍貴,像是作品中怒目雙眼的野狗、起身的白馬還是緊張的黑貓都有相似的構成條件,而且有目的地經由過片聲響來打擾動物當時的狀態,藉機捕捉攝影師所要的不可預期性的反應。
在安靜的畫面中漸漸瀰漫出的死亡的陰影,Brunelli刻意對照出動物當時所存在的精神,而模糊、對焦不清的主體使人清楚感受到動物被侵犯的不安與反動,而這類突如其來的反動更是加深觀者對照片的好奇,隨時驅身探索我們生活中不曾被窺視的角落,突襲正在喧囂的動物舞會。
▲The animals,2008
▲The animals,2008
▲The animals,2008
作者簡介
NAGAAKI SHAW
打滾亞洲設計市場泥濘多年,曾旅居英倫成立影像工作室與繩子街民宿。現為設計、生活寫真家,最愛以文字與影像為碎嘴出口,為創意文化作一手裁切。目前替國內外雜誌專欄撰稿與攝影。曾協助「亂,有秩序」聯展、都市酵母計畫展出,獲選2011國際攝影部落格大賞競賽及許多國際視覺平面、產品設計競賽優選、邀展。
SUMMER HUNG
長年旅居英倫的Summer Hung,興趣廣泛,對藝術、文學、設計、攝影多方涉獵,專精於倫敦當代劇場觀察評論,亦修習劇場設計與藝術創作。搞笑成癮愛戲成痴、為人瘋癲花前風流,無一不備無一不精。從事文字創作與藝文報導多年,高談闊論舞文弄墨,把酒言歡相濡以沫,在紙與筆間建牆造車,攻城掠地。
延伸閱讀
當代攝影新銳:Desiree Dolron 拍出古典繪畫的光影色調
當代攝影新銳: Alexander Binder 隱匿於真實中的異想世界
本文同步刊載於 當代攝影新銳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