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mm的角度,情人的眼光
老實說,什麼鏡頭都可以拿來拍,我也是經過無數的摸索跟嘗試,才發現各種焦段跟鏡頭的樂趣,不必拘泥在單一鏡頭的視野裡面。長久以來,不管用什麼相機,我一直很喜歡這樣就帶著相機看到什麼就拿起來拍。無論是從巷弄中窺見藍天,還是像個小朋友一樣的仰望電線杆或者只是個堆放雜物,在街道上的一角。
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這麼說著:「智者的藝術即是知道什麼該忽略的藝術。」我們其實也都在尋找對自己來說,最好的畫面。不僅不斷的在刪去,也不斷的在加入新元素。
忽略生活中不得已的部分,框住想要的美好,正是我們拿起相機的初衷,或許這些角落並不是什麼曠世巨作,但畢竟反映出我們每個人所見的不同,也正是這個世界迷人的地方。
「我們生活的目的是要產出我們內在最好的東西。」正如作家瑪麗安娜‧威廉森所說的一樣。
等效24mm這樣的角度,該怎麼說呢?
如果說35mm是個熟人的角度,剛好是在餐桌上面目光相對的距離。24mm,你得比起35mm更靠近一點,為了不讓畫面空曠。也帶點侵略性,所以這是個比熟人更熟的距離。
如果說28mm是生活中平實的角度,略有張力但也沒帶點壓迫感。24mm,你得比28mm多思考一些,為了不讓這些張力變成壓迫感,雙方都得多包容。
如果說21mm是個觀察者的角度,跟我們目光所及的範圍非常類似。24mm,你也得比21mm更有熱情一些,為了不造成畫面旁觀的疏離感。
那麼24mm將會是什麼?
比熟人更熟的距離,又能包容壓迫感與靠近的侵略性,更多些旁觀者沒有的溫柔。這麼特別的特性,我或許會稱呼這樣的角度,情人的眼光。
延伸閱讀
拋開血統成見, Samsung NX200 最好的時光 試玩評測
Samsung NX200開箱評測,帶你遊 義大 吃美食看 車展SG
深入了解 Fujifilm Finepix X100 的色彩表現
euyoung
喜歡小相機的自在,總是在追求另外一個最渴望的旅行。期望一個一個旅行中發生的故事,能讓自己變成最好的天橋下說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