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兩大攝影系統族群 CanonNikon ,總是有戰不完的話題,從 全幅 機、 鏡頭 素質、發色、操作手感…各擁其主者,也多有優勝劣敗。但自Nikon2005年發表18-200mm VR的旅遊鏡後,由於Canon遲遲未推出原廠鏡,倒是讓Canon擁護者少了能與Nikon玩家說嘴的話題。終於Canon用戶苦候已久的EF-S18-200mm,與EOS 50D同時上市發售,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隻變焦旅遊鏡有何能奈吧!

規格

  • 鏡頭結構》 12群16枚
  • 最近對焦距離》 45cm
  • 最小光圈》 F/22
  • 最大放大倍率》 1:3.9
  • 防手震補正》 4級
  • 等效焦段》 29-320mm
  • 濾鏡尺寸》 φ72mm
  • 鏡頭重量》 595g
  • 鏡頭尺寸》 φ78.6×102mm
  • 對應接環》 Canon EF-S

 

事實上,Canon會推出EF-S 18-200mm IS這款鏡頭並不讓人意外,甚至與眾多用戶猜測的規格無太大差異。最大原因是各家都陸續推出相同焦段的旅遊鏡,以Canon的一貫政策看來,大致不會偏離此一範疇。

標示EF-S宣告這顆鏡頭僅適用於目前Canon APS-C Size的機身上,與其餘各廠作法相同,不支援全片幅的機種使用,除了鏡頭本身設計就是配合APS-Size機身做優化外,亦有市場區隔的意味。較需要注意的是,EF-S並不支援Canon早期D30、D60及第一款引發數位單眼價格戰的10D等機身,主要原因是標示EF-S接環的鏡頭,是在EOS 10D後,發表第一款平價入門機種EOS 300D時,才正式亮相,而此後的機身才與EF-S接口相對應。

EF-S焦段標示是採用實體焦距,與適用於Canon全片幅EF鏡頭一樣,需要乘上1.6×的倍率,也就是EF-S 18-200mm IS的等效焦段約略為29-320mm,包含最常用的焦段範圍。廣角端等效焦段29mm,約略與傳統全幅用的標準變焦鏡28mm相近,望遠端等效焦段則擴充至320mm。回想筆者在傳統底片機時代用的旅遊鏡是EF 28-135mm IS,而現在EF-S18-200mm IS的焦段更適合一鏡走天下。

▲建議售價NT$ 19,900 ▲建議售價NT$ 19,900

附屬遮光罩▲附屬遮光罩

鏡頭組構成
▲鏡頭組構成

 

為了讓望遠端更具實用性, EF - S18-200mm IS搭載的光學防手震機能,提供四級安全快門的補正能力,以本鏡望遠端等效焦段達320mm來看,安全快門最好抓1/500秒,四級補正可讓手持較穩的使用者,在1/30秒的狀況下,還有機會拍攝穩定的畫面。

不過光學防手震也不是萬能的喔,它的作用僅是用來防止拍攝者本身晃動引起的影像晃動,若是被攝者本身是會移動的,就需要提高ISO來提升快門速度或是採用閃光燈,來凝結被攝者的動作。EF-S並非採用固定光圈,最大光圈為F3.5-F5.6,光圈隨焦段變化可參考上方圖示。與他家相較,並無特殊之處。

鏡身設計相當簡單,並採用外變焦設計,廣角端時鏡身長最短,望遠端時鏡身最長,逆時針轉變焦環會由廣角往望遠推進。裝載在機身上時,左手大拇指可輕鬆撥動自動對焦與防守震功能的開關。右側下方則有個小型的Lock撥紐,可將鏡頭鎖定在最短鏡長的廣角端,進而避免鏡頭老化後常會出現的垂頭現象。

雖然Canon終於推出EF-S 18-200mm IS,但此鏡並無搭載Canon著名的USM超音波對焦馬達,這也是Canon用戶與發表前猜測規格最大的差異點。以筆者的經驗來說,超音波對焦馬達可提供更快、更安靜的對焦,不過以一般狀況使用下,有無USM其實差異不大,唯有愛好拍攝生態或動態的攝影玩家,會有較大的感受。

 

(後面還有實拍測試照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