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器材建議

依日本航空公司的規定,託運行李總重不得超過20 公斤,而手提行李限制是一件並不得超過7公斤,腳架超過60cm則必需託運不得手提帶上飛機,因此器材的選擇相當重要,以合掌村拍攝來說,使用全片幅來換算實際使用的焦段大多是落在17~70端左右,長焦段較少機會使用,尤其是在雪一直下的同時,最好也避免一直轉換鏡頭。

另外在日本有很多場合,是禁止使用三腳架的也要多加注意,市面上有一種單腳架內建三支腳可以變換成簡易三腳架,相當適合日本旅行,在不能使用三腳架的室內,或光線不足的場合時,最好有高ISO 較優的機身配合上防手震鏡,就能得到較好的拍攝效果,這次筆者多以Nikon D7000配上16-85mm VR防手震鏡,結果也算相當理想,若想使用長焦捕捉一些畫面,則可以帶上較輕量的望遠變焦防手震鏡來使用。此外,可另外準備漸層減光片、ND8、腳架,以及快門線或遙控器。

白雪紛飛中的合掌屋
▲白雪紛飛中的合掌屋

 

拍攝重點

雪祭點燈ライドアップ期間內,實施日期都會在週六日這兩天,下午五點整就會聽到全村廣播,五點二十分就開始點起燈來,隨著天色漸暗的色溫改變,雪景中的合掌屋宛若童話故事中薑餅屋般的夢幻場景,就會真實的出現在眼前。關於點燈的拍攝重點區域及路線,芊芊也用地圖清楚的整理出來(P119),日後有興趣前往拍攝的朋友,就可以很明白雪祭點燈的重點拍攝區域以及順序了。

要拍攝全景就要上瞭望台,但雪季中通道上積雪就會禁止人車通行。瞭望臺有兩處可以拍攝全景,一處是剛走上通路就會先遇到的荻町城跡展望台,這裡位置很窄很容易會踩空陷入,但沒有時間限制,帶腳架卡位的話算是先佔先贏;另一處則是合掌村規劃好的天守閣展望台,最前排在點燈日會拉線特別標明給攝影者使用,一般觀賞的遊客就要在後方稍高那一層的位置。規劃給攝影者的區域,會視人數發放整理券,上面會註明進入拍攝區域的梯次與時間,每個梯次大約是15分鐘,整理券下午三點會開始發放,但能不能抽到Migic hour最夢幻的色溫時段(Pm5:30~6:00),就要靠點運氣啦,總之午後早點上山準沒錯。

豪雪中的合掌集落
▲豪雪中的合掌集落

 

下呂也有合掌屋?

由於出發前有做了一下功課,也才知道原來高山地區的合掌村集落,其實不只有白川鄉一處,只是白川鄉的集落範圍較大,合掌屋的數量也比較多,而下呂及五箇山等地也都還有著為數較少的合掌集落,在還筆者未進入今年整個受到大暴雪侵襲的白川鄉及五箇山之前,剛好先看到下呂的合掌屋,也算是一窺合掌屋的原貌了。在這裡是要付費參觀的,大約七八戶,範圍不大門票就要800円,不過門票包含可以參觀幾間合掌屋內部,並且還有解說員示範說明合掌屋內爐灶的使用及方法,相當有意思。

下呂合掌屋。Nikon D3X+ Nikkor AF 20mm f/2.8 D,光圈F13,快門1/400 秒,ISO400,A 光圈先決模式,日光白平衡,JPEG,-0.3EV。
▲下呂合掌屋。Nikon D3X+ Nikkor AF 20mm f/2.8 D,光圈F13,快門1/400 秒,ISO400,A 光圈先決模式,日光白平衡,JPEG,-0.3EV。

Nikon D3X+ Nikkor AF 20mm f/2.8 D,光圈F13, 快門1/300 秒,ISO400,A 光圈先決模式,日光白平衡,JPEG,-0.3EV。
▲Nikon D3X+ Nikkor AF 20mm f/2.8 D,光圈F13, 快門1/300 秒,ISO400,A 光圈先決模式,日光白平衡,JPEG,-0.3EV。

合掌屋內部 解說員示範爐灶使用。
▲合掌屋內部 解說員示範爐灶使用。

 

合掌屋大搜奇

合掌屋房屋整體約在4∼5層樓高,早年由於當地產業就是製作火藥和養蠶。為了妥善保管製作火藥的材料,需要通風好的抬高式地板。通常1 樓是住家的起居室、房間及廚房、浴室2∼3樓及閣樓就是養蠶、織布的空間。而另一項的特色是屋子上大而厚實的屋頂,是由約70~80公分厚的稻草舖蓋,平均每30~40年就須更換一次,這是必須使用上大量的稻草及人力才能完成,村裏約2∼3年就有一間屋子要更換,村裡便想出一種謂之「結」的制度,若有鄰家的屋子要更換屋頂,左右鄰居就會一起來幫忙。

而屋頂上所需的稻草,則採用類似我們「跟會」的方法,收集稻草給得標的人先用。修繕時約需動員100~200人。現聽說因為人力資源不足,必須從其他村調請村人來幫忙,整個屋頂結構不需要任何一根釘子,只使用百年不壞的松衫木與草繩捆綁成為勞固的基礎,這樣的建築工法深深受到讚譽,也讓許多觀光客特地前來參觀修築屋頂的盛況。

屋頂由70~80公分厚的稻草舖蓋,平均每30~40年就須更換一次。
▲屋頂由70~80公分厚的稻草舖蓋,平均每30~40年就須更換一次。

 

(溫泉,怎麼可以錯過下呂名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