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拍出好照片的先決條件,應該是 對焦點 有確切地放在主體位置上,雖然有的攝影師會故意 失焦 ,製造畫面中的朦朧美,但這焦點是為「藝術」而失焦,或者是為「菜鳥」而失焦,等級還是分的出來的。新手除了搞懂 光圈快門ISO 之間的關係外,搞定對焦點,避免在重要時刻失焦,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總不能每次拍出糊糊的照片,都說這是表現的手法,用藝術之名來幫自己脫罪吧!

對焦

要拍出清晰的照片,首先要能將焦點對在景物最需要被呈現的位置上;雖說糊掉的照片也別有情趣,但大多數情況下,還是要對焦正確才算是合格的!一張照片清不清楚、對焦準不準確,大家都看得出來,可是能否準確對焦,卻不是每個人都能輕鬆做到。雖然現在有了自動對焦功能的幫助,準確對焦看似很容易,但是其中還是有許多眉角需要注意 — 而秘密就藏在原理中!

 

話說從頭:針孔成像原理

回到公元前四百年的戰國時代,墨子就已經發現了許多重要的光學原理,其中便包括了「景(影)到(倒),在午(交午處)有端與景長,說在端」,也就是說,倒影的形成在於交點,影的大小則與光線長度有關。無獨有偶,跟他大約同期的古希臘哲學家也發現我們可以用樹葉的細縫或是任何小孔來觀看日蝕。透過小孔顛倒著來觀看另一邊發生了什麼事,就是「針孔成像」。

為什麼一個平凡無奇的小孔就能創造顛倒的影像?原來光與水波、聲波、電磁波一樣,都是波(wave)的一種,當波碰上了細小的障礙物(正確地說,障礙物大小與波長接近),通常會繞過這個障礙物往前進,在障礙物後方形成圓形波,也就是「繞射」(Diffraction)現象。但如果情況是光波遇上了有小孔的障礙物,其孔隙大小比光的波長大很多時,因為可見光的波長很短,在障礙物另一側就看不到光的繞射現象,而可看到對面物體的顛倒影像,小孔越小、圓、利,成像就越清晰。如果你懂得用底片在適當距離將之捕捉下來,就是成像感覺非常特殊的針孔攝影作品了!

對焦準確,才能完呈現模特兒的美麗。洪嘉徽/攝
▲對焦準確,才能完呈現模特兒的美麗。洪嘉徽/攝

 

鏡頭成像的原理

雖然戳一個小洞就可以成像聽起來很方便,但是針孔成像的缺點是模糊,畢竟光波並不是沒有繞射問題,只是我們看不太出來而已。此外,針孔成像可容許的進光量實在太小了,拍什麼東西都得要曝光好久,實在有點麻煩。因此,現代攝影鏡頭原理都以凸透鏡為基礎,其作用就像針孔一樣,但卻能利用折射原理將光線方向「整理」到同一個焦點上,因此影像更為清晰;而且因為凸透鏡的直徑比針孔大得多,因此在相同時間內可讓更多的光線透過,曝光時間比針孔所需的時間更短。

相機鏡頭無論結構多麼複雜,實際上都可以被視為一片凸透鏡。外來光線通過凸透鏡後都會被折射而交匯於一點,這些光線的交匯點被稱為焦點(Focus),通常能夠清晰呈現成像位置上所有點組成的平面叫做焦平面,對於那些處在焦平面的物體,相機都能清晰地拍攝下來,而離焦平面前後越遠的景物,圖片就越模糊。

 為何我的 對焦點 老是不在主體的位置上呢?

 

(後面告訴你什麼是失焦~)


你可能也喜歡這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