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準又不準的模糊圈

由於我們肉眼的分辨率無法達到百分之百的精確度,當光線匯聚到一個角度之後,在我們看來似乎就與焦點毫無差別了,因此在焦點周圍有一個稱為「可容許模糊圈」(Permissible Circle of Confusion)的模糊地帶,落入這範圍中的焦平面都算是入焦,這個範圍就是「景深」(Depth of Field)。

如果光圈開得大,光線入射角度大,那麼依照幾何光學原理,光線匯聚的角度也較大,景深範圍就小了;反之,如果光圈小,景深範圍就大。如果是針孔,由於光線入射角度非常小,因此幾乎從針孔位置到焦點之間都落入景深範圍內,這就是所謂的「全景深」。這也是為什麼一般都建議對焦時可以適度縮小光圈,就是要拉大景深範圍來提高對焦準確度之故。

如果被攝物的同質性高對焦不易,可視其光線環境縮小光圈以拉長景深,並以目測估計距離協助對焦,便可以提升對焦準確度。Ariel/攝
▲如果被攝物的同質性高對焦不易,可視其光線環境縮小光圈以拉長景深,並以目測估計距離協助對焦,便可以提升對焦準確度。Ariel/攝

 

攝影小常識

如何提升對焦準確度

  1. 避免將鏡頭光圈開到最大,以免迷焦或跑焦。
  2. 使用自動對焦功能時,盡量針對色階或光線對比較豐富之處對焦,以提升準確度。
  3. 如果被攝物是垂直面向鏡頭(例如抬頭看著鏡頭的小狗),請注意焦點是否準確落在你想要的位置上,否則如果光圈大焦點又放錯,清楚入焦的可能不是小狗水汪汪的大眼睛,而是濕答答的鼻子,效果有差。
  4. 如果快門速度落在安全快門速度以下(一般說來約為鏡頭焦距的倒數,例如50mm鏡頭的安全快門速度約為1/50秒),盡量使用三腳架輔助,或將身體靠在穩固建物上協助支撐。
  5. 如果快門速度較慢,建議使用三腳架及快門線輔助,一方面穩定機身,一方面避免手按快門時造成相機震動而影響成像;如果沒有快門線,利用相機內建的定時自拍功能也是個好方法。

 

失焦

雖然對焦清晰往往是照片合格與否的關鍵,但是失焦的照片也別有情趣,不能拘泥在清晰準確之中。失焦有兩種:刻意的失焦,與不小心發生的失焦。如果後者發生的次數太多,當然拍攝者可能要檢討一下自己的技術;但如果失焦不僅是故意的還用得好,那就是高手了!

依照前面討論過的,凡是不在焦平面上或沒有落入景深範圍內的景物,都可以算是失焦。換句話說,並不是拍得模模糊糊的就符合失焦的標準,純粹地手震或機震導致模糊可不能算。

在光圈很大的情況下,影像很容易出現失焦的情形。這不僅是因為景深太淺使得對焦不易(如果是在DSLR上使用變焦鏡頭,你就會聽到鏡頭可憐地「嘰∼嘰∼」叫個不停,努力嘗試要對準焦,這種情況我們統稱為拉風箱),也因為落入焦點之外的景物太多,形成大片朦朦朧朧的散景,這樣也符合失焦的情況。

利用手動對焦及景深控制,可以將不想要的背景都剔除在對焦點之外,或將焦點置於意料之外處,提升構圖趣味。Ariel/攝▲利用手動對焦及景深控制,可以將不想要的背景都剔除在對焦點之外,或將焦點置於意料之外處,提升構圖趣味。Ariel/攝

 

除了因為機器的能力有限所造成的失焦,我們還可以藉由手動移動對焦點來改變失焦位置。這樣可以在意料之外處將焦點凸顯出來,從而改變觀眾對照片的印象。或者,就如同19世紀末「畫意攝影」(Pictorialism)擁護者所說的:拍得清晰是工匠們的事情,藝術家要在焦點之外找到真正的藝術之美。偶爾來一點失焦,是不是也挺有意境的?

清晨走在英國鄉間小路上,大片面積的微微失焦更添詩意。Ellery Chu/攝▲清晨走在英國鄉間小路上,大片面積的微微失焦更添詩意。Ellery Chu/攝

延伸閱讀

自動對焦的機制有三種 你知道嗎?

新手的入門必修學分: 對焦 該怎麼對?

兩款 Canon EF 85mm 中望遠定焦人像鏡 試用心得

新手入門的必修學分:由內到外了解什麼是鏡頭

Nikon FM2 單眼底片相機經典之作

本文同步刊載於 寫真用語基礎知識:這樣拍才漂亮的100個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