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台北和台中場之後,第三場交流會來到高雄與大家見面,由攝影專欄作家、同時也是資深 m4/3 用戶的 euyoung 擔任這次的講師,彙整出 LUMIX G9 II 的重點特色,幫助大家都能夠快速上手。
LUMIX G9 II 於今年 11 月 11 日在台灣開賣,店頭交流會也同步開跑,邀請講師和廣大的使用者面對面交流,與會者除了可以感受 LUMIX G9 II 的獨特魅力,還有講師們珍貴的拍攝經驗分享,絕對是收穫滿滿。繼台北和台中場之後,第三場交流會來到高雄與大家見面,由攝影專欄作家、同時也是資深 m4/3 用戶的 euyoung 擔任這次的講師,彙整出 LUMIX G9 II 的重點特色,幫助大家都能夠快速上手。最後還有 m4/3跟全片幅的採購建議,追求更大的感光元件才算升級嗎?或者機身性能的強化才是重點?同時擁有 LUMIX G9 II 和 LUMIX S5 II 的 euyoung 也分享了他對於這兩個系統的看法。
披著 LUMIX S5 II 外衣的 m4/3 相機 極佳的操作體驗
LUMIX G9 於 2017 年底問世,時隔將近六年才終於推出 LUMIX G9 II,這些日子沒有白等,可以看到它有許多進步和巧思。首先光是外型就和前一代有很大的差異,採用雙轉盤設計並新增大量的獨立按鍵,雖然缺少機頂 LCD 螢幕,但整體來說有著更好的操作體驗。眼尖的讀者可能會發現,LUMIX G9 II 的外型和 LUMIX S5 II 幾乎是同一個模子出來的,按鍵配置也十分類似,euyoung 說兩台相機他都有,相同的配置讓他可以無痛轉換,對他而言是一大優勢。
「大家等一下體驗相機的時候,我會建議可以多試試看快門鈕後面的這三顆獨立按鈕。」euyoung 指出這樣的設計在現在的相機中比較少見,普遍都是做成數位選單或採用自定義按鍵,而 LUMIX G9 II 除了兼具前面兩者,還有三顆獨立功能的按鈕可以分別調整白平衡、感光度及曝光補償,當你在較暗的環境拍攝時,用食指一摸就可以找到相對應的按鍵快速進行設定。
另外,方便大拇指操作的 Q. MENU 按鍵能夠自訂常用選單,而且拍照和錄影的常用選單是可以分開的,這點非常重要,「拍照和錄影的設定其實會有一些差異,拍照來講,我會比較常調整色調或對焦模式,錄影的話則會再多幾個選項,例如人眼識別的切換、收音音量的調整等等。」其他像是錄影鍵有很好的回饋感,而且離快門鈕有段距離不易誤觸,也都是 LUMIX G9 II 相當注重的小細節。
LUMIX G9 II 擁有如同 S5 II 的機身,也意味著它跳脫了以往 m4/3 系統都是輕巧便攜的印象,但相對的,這換來的是更好的握持手感。euyoung 在投影片上秀出他最常用的 10-25mm F1.7 鏡頭搭配 LUMIX G9 II 的照片,鏡頭看起來相當有份量,但整體的配重良好,讓他仍可以輕鬆單手操作。
euyoung 表示,以 LUMIX G9 II 的定位來說,拍攝的可能是更專業、甚至必須滿足工作需求的題材,也有機會搭配更高質量的鏡頭,這時機身就會需要比較好的人體工學和握持手感,才能夠幫助你長時間拍攝。在這樣的前提之下,就不會覺得無反光鏡相機,或是 m4/3 系統就應該要又小又輕,它還是會有一定的體積和重量要求。
加入相位對焦 攝錄雙全的新選擇
過去 Panasonic 的對比式對焦,在單點單次的對焦模式下表現已然不俗,這次整體的對焦性能更是大幅提升,LUMIX G9 II 是第一台加入相位對焦系統的 m4/3 相機,擁有 779 點對焦點,覆蓋達 90% 以上的對焦區域,拍攝動態追焦題材像是運動、賽車、飛羽都會有更好的成功率。運用在錄影上也是許多用戶引頸期盼的重大更新,自動對焦更為滑順,跟拍時可以緊緊咬住被攝對象,讓日常拍攝更輕鬆,對影音創作者來說也是增添單兵作戰的可能性。
LUMIX G9 II 也強化了識別對焦的能力,除了人眼、人臉辨識外,還可以識別整個人的軀幹,這在拍攝景大人小的網美照特別實用。另外,G9 II 還新增了車輛的識別對焦功能,更細分為汽車和摩托車,這可是連 LUMIX S5 II 都沒有的新功能。大家也不用擔心會不會選擇了動物的識別對焦,反而拍人就對不到人臉了呢?其實只是優先順序的差別,不需要手忙腳亂去切換,LUMIX G9 II 是一台非常貼近大家使用習慣的相機。
要拍攝跟「速度」有關的題材,除了對焦性能到位外,連拍功能也要跟上才行!LUMIX G9 II 單次對焦可以實現每秒 75 張的電子快門連拍,用連續對焦時也能達到每秒 60 張的高速連拍,euyoung 強調這並非規格好看而已,而是真的可以投入實戰,它連拍的每一張都在重新追焦、計算曝光、調整白平衡。除了連拍張數提升,LUMIX G9 II 還新增了「預錄連拍功能」,能幫你回溯捕捉按下快門前的瞬間,拍攝一些較難預測動向的題材像是動物、小孩等等就特別實用。因此若有這些高速拍攝的需求,也建議最好要搭配 UHS-II 等級、讀寫速度達 300MB/s 的記憶卡,但一般來說,設定在每秒 20 張連拍應該就很夠用了。
「現在是影片時代,我個人認為錄影是 LUMIX 相機的一個強項。」雖然這次來參加體驗會的人大多是以拍照為主,但 LUMIX G9 II 的錄影表現真的是太值得分享給大家。從規格來看,影片最高可拍攝 5.8K 解析度,並有四聲道收音,以及 m4/3 系統唯二的 96K HZ 收音取樣。有慢動作影片需求的話,LUMIX G9 II 可以拍攝 4K120P;另外也支援外接 SSD 錄影,可以錄製 ProRes、ALL-Intra 等編碼,提供一個非常高流量的錄影選項。
更令人激賞的是它的 Active I.S. 防手震技術,邊走邊拍幾乎可以捨棄三軸穩定器,讓運鏡更自由更靈活,euyoung 直言 LUMIX G9 II 的穩定度甚至比 LUMIX S5 II 還好,這也是感光元件小的優勢,防手震可以有更多的補償空間。這點在拍照時的效果也相當顯著,「用廣角端等效 24mm 手持拍攝,我可以兩秒不手震,拍完第一張後我嚇到,再多拍幾張還是一樣,幾乎都是沒有手震的,這是非常神奇的感受。」euyoung 直接從相機取出記憶卡,找到前陣子讓他驚訝不已的那張夜景照片,讓大家親眼目睹 LUMIX G9 II 的強勁實力。
即時 LUT 為使用者打造獨特影像風格
LUMIX G9 II 在色彩方面也是下足功夫,它可以直接導入 LUT 調色檔,不管錄影或拍照都可以讓你展現獨特的個人風格。除了上網購買攝影師分享的 LUT 檔外,原廠其實就有相當豐富的資源可以運用,在中文官網有許多 LUT 檔免費下載,或是到日本 LUMIX color Lab 網站可以獲得更多免費資源。Panasonic 跟許多影音創作者合作,euyoung 也分享了他特別鍾愛的幾個 LUT 檔,在中文官網這邊可以找到像是 07 號的 Realistic Cinetone、08 號的 Realistic Filmtone,以及第 16 號的 S-Deep Forest,有興趣的話不妨試試看,說不定可以帶給你更多創作靈感。
除了導入 LUT 檔,LUMIX G9 II 本身就有提供不少色彩濾鏡可供選擇,euyoung 相當推薦大家可以試試看 L.ClassicNeo,逆光拍攝下那暈染開來的光澤感,輕鬆就可以獲得一張日系風格的照片,或是喜歡咖啡廳的氛圍,讓背景簡潔一些些,用 L.ClassicNeo 就可以拍出滿滿的日系效果。若是喜歡黑白的玩家,LUMIX G9 II 獨有的 LEICA Monochrome 也相當值得一試。
強大的電子性能 更好的拍攝體驗
Panasonic 是目前唯一同時經營 m4/3 和全片幅無反光鏡相機的品牌,今年推出功能強大 LUMIX S5 II 之後,相信一定有 m4/3 用戶興起想要換機的念頭。即便如今 LUMIX G9 II 問世,但以它六萬塊左右的價格,繼續留在 m4/3 系統到底值不值得呢?這也是 euyoung 很常在講座上被學員問到的問題。
「若是六萬塊的全片幅相機,大概落在入門到中階左右的等級,但以LUMIX G9 II 來說,它有很多的細節是超越了全片幅的中階機種。」euyoung 認為,使用相機的時候,不光是感光元件的大小來決定你拍照的感受,還包含了光學品質、影像處理的性能、整體搭配會不會想帶出門,或是喜不喜歡用它來拍攝的節奏。而感光元件相對小的相機能獲得更強的電子性能,防手震更好、連拍張數更多、影像資料處理的速度也更快,因此對於喜歡拍攝運動、飛羽題材的人來說,其實 m4/3 系統的建構成本就比全片幅低很多,錄影方面也是,LUMIX G9 II 的規格可以說是相當經濟實惠。
在這樣的考量下,如果你很在意低光的品質或是某些影像的質感,那麼全片幅是很好的選擇,只是就要付出比較高的預算。但如果你覺得 m4/3 的畫質已經夠用了,而且期望可以有些新科技幫助你拍得更好,或許就可以考慮升級 m4/3 的機身,也絕對會相當有感。若還是選擇困難的話,不然就像 euyoung 一樣,LUMIX G9 II 和 LUMIX S5 II 各帶一台回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