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數位與攝影的看法
「數位化對攝影所提供的最大進步,就是將底片製造權、沖洗權,以及對影像的最終控制權,完整交還給攝影師本人。」長年浸淫在數位世界裡的施銘成,談 到數位攝影的優勢時,引用了HP公司蕭國坤先生的一段話。「但是,創作的瞬間性(決定性的瞬間),還是無可取代的。第一現場對照片的好壞佔有決定性的因 素。此外,光學與鏡頭、作品新意及技巧的掌握度,也是拍出好照片的關鍵。」對他來說,人生是不能不走的旅程,一路上遇見的人物與風景,都是值得紀錄的回 憶。因為有攝影,這些曾經相識卻一去不復返的歲月,才能多少留下一些痕跡。
還好有攝影,我們才能透過施銘成感性的眼睛與高超的攝影技術,重新認識這片土地的美好,燃起在這裡生活的熱情。快到他的Flickr網路相簿看看吧—看看他鏡頭下的人生百態,他的攝影會讓你再次愛上台灣!
▲這張2006年春節從拇指山上向西遠眺所拍的台北城景,是施銘成作品中最受歡迎的萬人迷。(Nikon D200 + AF Nikkor 50mm f/1.4D。F/16, 1/15秒, ISO 200, 手動曝光, 日光白平衡, RAW轉TIFF。)
關於攝影流程的Q&A
-
Q:請問施大哥平常使用哪些器材來拍照?
A:2004年我買了Nikon D70,除了附贈的kit鏡18-70mm之外,我後來又買了一支70-300mm。2006年升級到Nikon D200,也加買了17-55mm、70-200mm及10-24mm等鏡頭,算是補齊了。今年我打算嘗試錄影,所以購買了剛出爐的Canon EOS 5D MarkII。 -
Q:您是否會針對拍攝主題來選擇鏡頭?
A:是的。我多半使用70-300mm的鏡頭拍攝人像特寫,或是營造人山人海的效果。如果想要表現群眾運動的澎湃氣勢,我會使用10-24mm的廣角鏡頭。至於風景照方面,我習慣使用17-55mm的鏡頭,比較符合需求。 -
Q:請您談談自己的拍照習慣?
A:我通常以手動模式(Manual Mode)搭配RAW檔來拍攝。需要全景深時,我會用f/8手持或f/16(腳架);否則多半使用效果最銳利的f/5.6,再決定快門速度。濾鏡較少使 用,通常只有在拍攝彩虹時,才會使用偏光鏡。在拍攝高反差環境時,我會使用包圍曝光(AEB)來重疊影像,或以不同曝光值拍攝所需畫面後,再進行後製。當 然,這些都需要腳架的輔助。 -
Q:您多半進行哪些後製調校?
A:我做的後製其實不多。由於在拍攝時多半設定為標準Raw檔存取,所以後製須用Photoshop做調整。我通常會微調EV值、銳利度和飽和度,若有必要,也會裁剪或修正構圖歪斜處,調整K值(色溫),或用曲線調整一下整體對比度。 -
Q:RAW檔向來以檔案過大且不易管理為人詬病,不知道您如何管理照片?
A:我其實是用Flickr來管理照片的(笑)。雖然我 的工作有些彈性,但週間畢竟時間有限,因此我多半利用週末拍照,平日整理,將RAW檔轉檔之後上傳到Flickr去。這樣也能維持更新的速度。編輯網路相 簿時,我會將檔案編號納入圖說中,如果有人需要某張照片,只要告知編號,就能迅速找到原始RAW檔了。
攝影達人小檔案
本名施銘成,在網路上,大家叫他Daniel或dans。正職是軟體代理公司負責人,在科技業服務超過二十年。除了令人過目難忘的攝影作品以外,早年便與麥金塔(Macintosh)電腦結下不解之緣的他,也是台灣蘋果迷中大名鼎鼎的人物。施銘成的Flickr相簿
延伸閱讀
撰文:林怡君
作品提供/攝影:施銘成
本文同步刊載於DIGIPHOTO雜誌NO.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