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圈是使用相機必須了解的項目,光圈的原理是什麼,光圈級數如何計算,光圈如何影響景深,掌握光圈才能拍出想要的照片。
光圈是曝光三角的重要組成,是影響曝光甚至是成像的決定因素之一。因此,理解光圈,掌握光圈就是每一名拍攝者必學的內容。如果你想要真正拍出你想像中的畫面,那麼就必須要了解光圈的工作原理。
什麼是光圈?
簡單概括光圈就是鏡頭中的孔徑的大小,我們可以通過轉動光圈環來控制光圈中的葉片遮擋孔徑,從而達到控制光圈大小的作用。
如上圖所示,我們看到f/1.8 的開孔孔徑最大,而f/11 的開孔孔徑最小,這是因為光圈的數值表示f-stop f/xx 中表示光圈數值的xx 處在分母的位置上,為倒數,因為數字越小,數值就越大。
當光圈開大,那麼在單位時間內通過鏡頭傳遞到傳感器上的光線就會更多,反之會減少,因此光圈決定了單位時間的進光量。
光圈級數如何計算?
光圈的級數並不像快門以及感光度那樣都是成倍改變的,光圈級數中相鄰的兩個光圈數的平方比為1:2,也就是說:
2x 1.4² ≈ 2²
2x5.6² ≈ 8²
但是這樣記憶太過於麻煩,我們只需要記兩個數字就可以了,那就是1 和1.4。
假設初始光圈值為f/1,則比f/1 小一級的光圈就是f/1.4 ,而比f/1 小兩級,比f/1.4 小一級的光圈值是f/2,以此類推:
1 - 1.4 - 2 - 2.8 - 4 - 5.6 - 8 - 11 - 16 - 22
從左向右以此大一級。(f/5.6 到f/11 是為了計算方便,和快門中的1/8s 到1/15s,1/60s 到1/125s 一樣,其實影響很小)
也就是說,當光圈在f/1.4 的時候,要降兩檔光圈就是f/2.8,降三檔光圈就是f/4,以此類推。
早期在膠片時代,對於光圈的控制都是死板的固定按照級數來的,最多也就是鏡頭可以控制半檔光圈或者乾脆使用無級光圈,但是在數碼時代,可以選擇的光圈就豐富的多了,什麼f/6.3 啊什麼f/9.5 啊,完全不知道它們到底和相鄰光圈差多少。
其實這是為了更加精準的控制曝光,有些人就是需要調整1/2 f-stop 甚至1/3 stop,雖然對於大部分使用者來說意義不大,但是了解一下總是沒有壞處,下面這張圖可以很明確的表示,半檔光圈和1/3 檔光圈的數值,不需要硬背,大概知道也就可以了。
光圈不單單控制進光,還控制景深
光圈不僅僅只是控制進光量這麼簡單,和近視的同學習慣瞇起眼睛讓自己看清楚類似,光圈同時也控制景深,越大的光圈景深就會越淺,越小的光圈景深就會越寬廣,這個大家肯定都非常了解了,就像是f/1.8 肯定要比f/8 拍出來的景深更淺,也就是背景虛化的更強。
但是在這裡需要明確的是,光圈控制景深,但卻不是景深的唯一控制因素,除了光圈以外,鏡頭的焦距,以及鏡頭和主體,主體和背景之間的距離同樣會對景深以及對背景的虛化效果起影響作用。
在同一條件下,比方說同樣的相機鏡頭,相機到主體,主體到背景距離一致的前提下,f/1.8 的虛化效果肯定要比f/8 要強,但是除去這些前提條件,那就說不準了。
定焦鏡頭的最大光圈
由於內部光學結構組相對簡單,定焦鏡頭很容易設計出大光圈,就拿最常用的50mm 鏡頭來說吧,f/1.8 幾乎已經成了入門必備鏡頭,而且價格也非常便宜,但是如果同樣的50mm 鏡頭光圈提高到f/1.4 就要貴上不少,更要說f/1.2 甚至是f/0.95 的鏡頭了。
選擇什麼樣的鏡頭完全取決於你自己,只是在買鏡頭之前好好考慮一下是否真的需要多花這麼多錢買一支極限指標更高的鏡頭。
變焦鏡頭的最大光圈
相對定焦來說,變焦鏡頭的內部設計就更加複雜的多,因此也很難做出大光圈,我們看到很多的變焦鏡頭的最大光圈並不是一個定值,經常會看到1:3.5- 5.6 這樣的數字。
這是因為最大光圈為多少,完全取決於你使用的焦段,拿最常見的C 幅套頭1855 來說,它們幾乎都是f/3.5-5.6,也就是說,當使用廣角端18mm 的時候,鏡頭的最大光圈為f/3.5,而使用長焦端55mm 的時候,鏡頭的最大光圈為f/5.6,中間焦段依照比例改變。
當然這是設計上向成本的妥協,變焦鏡頭可以做到恆定光圈,但是成本就要高上很多,以我們熟知的三元頭來說,俗稱的大三元恆定光圈都是f/2.8,但是大三元的價格都不菲,而相對來說價格低上很多卻依然比普通的變焦頭貴上很多的小三元的恆定光圈為f/4,比大三元低了兩檔。當然還有其他的設計不好對比,這裡僅僅評價光圈。
當然,要知道,光圈越大,設計上就越複雜,鏡頭的整體體積和重量也會越高。
轉載自 膠片的味道 作者:Ki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