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街頭攝影,大多數時候我們會習慣使用28mm 或者35mm 的鏡頭,這樣會帶來更多的環境,從而給照片代入更多的故事性。可能有些人說他們就是喜歡用中長焦拍攝,可是那些多半不能帶入環境,只是中遠距離的人像捕捉罷了。

話雖如此,但凡事沒有一定,雖然中長焦鏡頭更加適合拍人像,卻也並不代表在街頭攝影中一無是處,有的時候長焦帶來的虛化也確實能夠起到突出主體的作用,也能夠幫助我們在距離的很遠的時候就能夠拍攝內容。

使用135mm 拍攝
▲使用135mm 拍攝

使用58mm 拍攝
▲使用58mm 拍攝

但是大多數情況下,我還是喜歡用50mm 以下的焦段來拍攝街頭。

那麼問題就來了,不管是使用28mm 還是35mm,甚至是稍長一些的50mm 左右的焦段,它們都會帶來一個問題,想要拍攝清晰主體並使其在照片中佔據一定的位置,我們必須要靠近。

可是大部分人在街頭拍攝陌生人還是會面對恐懼,害怕自己的拍攝會造成對方的反感。

這沒有錯,街頭攝影最大的忌諱就是「介入」,拍攝街頭,一定要以一種旁觀者的身份去記錄,如果讓對方看到自己正對著鏡頭,勢必會造成情緒上的波動,從而做出下意識的反應,不管這種反應如何,你的鏡頭都已經擾亂了被攝者本身正常的情緒。

雖然街頭拍攝在大多數國家都不會被禁止(主要還是很難界定,而且在未被禁止的公共場合拍照本來就是合法的),但是你還是要問問自己,究竟什麼樣的距離才是「道德」的?畢竟你也不想被人當成偷拍的痴漢吧。

使用28mm 拍攝
▲使用28mm 拍攝
使用28mm 拍攝
▲使用28mm 拍攝

如果有人在拍你,你希望他會距離你多遠的位置?

保持距離也會增加安全感和消除不信任感,畢竟很多人都不願被鏡頭正懟著臉,根據你的經驗,選擇你認為最合適的距離,並且在拍攝的過程中用經驗拉近這個距離,而不是上來就橫衝直撞,那我只能說少年祝你平安。

當然也不乏藝高人膽大的,像我之前介紹過的紐約攝影師Daniel Arnold,這位就喜歡拿著相機開著閃光懟人臉,估計也是長年累月練就的技巧和臉皮,我可不敢這樣,我怕要是我這樣做估計分分鐘被人拍平在地上變成指路標。

下面這個視頻就是Daniel Arnold 拿著G2 開著閃光正面懟人,視頻拍的非常有意思。

你選擇的距離和你的成片有很大的關係,離得近了,會得到更多主體的細節,但是會喪失環境。離的遠了,主體又會不清楚。

很多人拍攝街頭,包括那些大師都習慣使用超焦距,選擇一個適合當前環境的光圈,這樣就可以在一個熟悉的距離內,哪怕不用看取景框,僅僅憑藉肌肉記憶也能夠準確的對焦,這樣就避免了眼平鏡頭直接懟人的尷尬。

其實並沒有最佳距離,任何距離都是為內容服務的,關鍵還是要看你想要拍出什麼樣的畫面。

使用58mm 拍攝
▲使用58mm 拍攝

 

轉載自 膠片的味道 作者:Kido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