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攝影師瑪莎•庫伯(Martha Cooper)在19歲高中畢業後,便產生了對世界的渴望,隨後她加入了美國和平護衛隊,並隨隊前往了泰國,在那裡她擔任起了臨時英語教師。之後,她便騎上摩托車,一路從曼谷騎行到了倫敦...

 

女攝影師瑪莎‧庫伯(Martha Cooper)永遠過著自食其力的生活。來自巴爾地摩的她,在19歲高中畢業後,便產生了對世界的渴望,隨後她加入了美國和平護衛隊,並隨隊前往了泰國,在那裡她擔任起了臨時英語教師。之後,她便騎上摩托車,一路從曼谷騎行到了倫敦。

瑪莎•庫伯:50年間遍佈全球捕捉街頭藝術的魔力

克里斯多夫索亞 breaking 上西區 紐約 1983

隨後,她在牛津大學獲得了人類學的學歷,這便給予了她更優秀的洞察力:她對於記錄人類生活中最具創意一面的熱情。對她來說,相機不僅僅是製造、產生美學意義上圖像的工具,而是更多:相機承受著對那些瞬間和地點的洞察,街頭、藝術和文化,這是街頭文化藝術的天性。

瑪莎•庫伯:50年間遍佈全球捕捉街頭藝術的魔力

情侶與大音響 曼哈頓 紐約 1983

1970年,庫伯在東京的街頭遊走時發現了人群中的一位男子,在他的後背上文有日本木板畫風格的。她被迷住了,並一直跟隨這名男子直到他消失,隨後她便向她的朋友打聽關於紋身的事情——這是一個非常敏感的話題。文身曾在1872年被宣佈為不合法,並於1948年再度合法化,並且快速在日本黑幫和地下党中成為了地位的象徵。但堅定了視覺追求的庫伯從未放棄,她最終實現了她的目標:走進了文身大師Horibun的工作室。

瑪莎•庫伯:50年間遍佈全球捕捉街頭藝術的魔力

日本女人與紋身 東京 1970

被紐約70年代異想天開的氣氛所吸引,庫伯每天開著她那輛破舊的本田思域穿城而過。有朋友說她像個計程車司機,她反而視為一種稱讚。這份努力所換來的結果,是一系列取名為《印象中的紐約》( New York State of Mind )的作品。

瑪莎•庫伯:50年間遍佈全球捕捉街頭藝術的魔力

女孩們在塗鴉牆前面用迪斯可音樂跳舞 下東區 紐約 1978

瑪莎•庫伯:50年間遍佈全球捕捉街頭藝術的魔力

女孩像天鵝般跳入水中 康尼島 布魯克林區 1978

庫伯後來被那些兒童的小把戲所吸引,或是趴在公車的尾部,或是坐在輪胎裡滾來滾去。她便著手於拍攝一些列關於他們的故事,並命名為《街頭遊戲》(Street play)。當她在街頭拍攝孩子們的時候,她遇到了一位名叫Edwin的男孩,並自稱是一位街頭塗鴉者。男孩問她,是否曾經拍攝過關於塗鴉的題材,並且是否想認識一下這裡的「塗鴉之王」。一幕接著另一幕,緊接著庫伯出現在了紐約東區的布魯克林。

瑪莎•庫伯:50年間遍佈全球捕捉街頭藝術的魔力

兩個員警巡邏地鐵 布朗克斯 紐約 1981

通過這次的不期而遇,庫伯獲得了進入秘密世界的機會,後來她辭去了原本的工作,並全身心地進行拍攝街頭塗鴉的專案, 創造了她標誌性的攝影作品,並因此和作家Henry Chalfant一併于1984年出版了一本流行全球的塗鴉書籍《地鐵藝術》(Subway Art)。

瑪莎•庫伯:50年間遍佈全球捕捉街頭藝術的魔力

Nicer,Bio,and Brim為Tony繪製的紀念牆 布朗克斯 紐約 1992

這本書被視為塗鴉界的「聖經」,拍攝了將地下文化搬到地面的第二代人們。當這本書出版後,迅速流傳全球,成為啟發新一代青少年脫離社會的標誌,脫離了那種無能人控制的標誌。庫伯所拍攝的大片推進著這本畫冊的內容,文字也使得這些藝術作品本身就成為了標誌。

瑪莎•庫伯:50年間遍佈全球捕捉街頭藝術的魔力

班克斯「貧民區的生活」 布朗克斯 紐約 2014

瑪莎•庫伯:50年間遍佈全球捕捉街頭藝術的魔力

通過克勒普頓的繪畫列車 索韋托 南非 2013

但紐約城憤怒了,並且試圖阻止這一切。所有的這一切帶來的結果是,塗鴉者從地鐵車廂回到了城市街頭。也正是在這個時期,庫伯將她的鏡頭轉向了傳統的紀念牆。紀念牆的流行,出現在由於毒品盛行時而奪走了許多人生命的時期,隨後,她於1994年出版了名為《願死者安息》(R.I.P)的畫冊,有少量的聲音發現了庫伯對街頭民間藝術的興趣。

瑪莎•庫伯:50年間遍佈全球捕捉街頭藝術的魔力

Chris Stain和Billy Mode(美國) 布魯克林 紐約 2015

十年之後,庫伯的作品再度嶄露頭角。2004年她所出版的作品《嘻哈檔案》(Hip Hop Files)深度鑽研了她所拍攝的以往作品,發掘了塗鴉和街舞廣泛的圖像樣本。出版人採訪了照片中的人物,打造了一份那段時期的口述歷史——再一次,庫伯再度回到街頭舞臺之上。

瑪莎•庫伯:50年間遍佈全球捕捉街頭藝術的魔力

Shepard Fairey的照片粘貼(美國) 布朗克斯 紐約 2010

與此同時,全新的文化又誕生了:街頭藝術,其放棄了街頭塗鴉的字體形式,但維持了壁畫一般的畫面傳統,以及技術手法和噴漆藝術,同事新一代藝術家已經快速地被藝術世界所擁護。庫伯突然意識到對於這種藝術,需要她站出來,因而她再次創作了更多無法被複製的照片。

瑪莎•庫伯:50年間遍佈全球捕捉街頭藝術的魔力

塞思(法國) Ono’u 節日 塔希提 2015

後來,庫伯經常受邀奔赴全世界,從邁阿密的Wynwood塗鴉牆,再到斐濟拍攝街頭藝術;她又從巴西里約熱內盧的棚戶區來到南非的Soweto黑人居住區,在塗鴉的黃金時期創造了一系列至關重要並且尖銳的作品。因為最終,她所做的一切關乎到人類的力量,以及來自街頭的平民藝術家的魔力。庫伯所拍攝的藝術,從不歸屬於畫廊或博物館——但她所拍的照片屬於。她便是這兩種幾乎很難同時存在的藝術的紐帶。

 

瑪莎•庫伯:50年間遍佈全球捕捉街頭藝術的魔力

轉載自 蜂鳥網 作者:譚佩里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