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根就底,「光」成就影像的生命力,影像透過光的反射與傳達,穿透鏡片在傳統底片與感光元件上凝結,讓我們得以看到成像,但光波的長短不一,強弱也會隨著時間、角度、位置的變化, 光斑 便會從側邊滲入,而讓影像受到影響,降低成像品質,所以此時就張顯 遮光罩 的使用必要性,減少折射光與邊緣光線進入鏡頭內形成光斑鬼影,徹底改善邊緣影像品質,讓色彩層次保留更完整。
遮光罩小原理大應用
現階段市面上所發售的遮光罩主要可分為短型、圓型、蓮花型、花瓣型與長方型,針對鏡頭特性與進光位置的不同來做設計。對一般玩家來說,最常接觸應屬花瓣型遮光罩,為了配合視角的需求,此類遮光罩會做類似蝴蝶翅膀般,配合光線角度的設計。就光線折射原理來說,遮光罩越長,越能隔絕周遭光線的干擾,並減少光暈與繞光的產生,能幫助進入鏡頭的光線更加集中,改善鏡頭周遭畫質,強化邊緣影像,所以當玩家購買長鏡時,大多是採用長圓型的遮光罩也就是這原因。相對地,短形遮光罩大多運用在廣角端的鏡頭上,隨著角度越廣,視野範圍也越大,接收到四周反射光線與繞射光也越是複雜,所以事實上廣角鏡甚至比長焦段鏡頭更需要遮光罩的輔助,減少光斑的影響。
應用理論大解秘
隨著可用光圈開越大,鏡頭所截取到入射光也跟著增多,利於快門速度的增加,而遮光罩將會擋掉部份周遭可能會干擾的光線,使其無法映射進鏡頭內部來顯示成像。其實遮光罩還有一項最主要的用途就是利用絨布防止光線的繞射,讓映射入內的成像光線可以更為單純,避免因處於空氣中的懸浮粒子經由光線折射進入鏡頭內形成光繞射,讓影像產生灰濛與光暈等情況發生。
50mm F1.4 無裝置遮光罩與裝置標準遮光罩進光比較圖
遮光罩的好處
雖然遮光罩很佔相機背包的位置,但除了防止邊緣光線,改善鏡頭畫質外,其實還有一些特別用處。舉例來說,像是利用遮光罩減少鏡頭碰撞,就像騎車有了安全帽一樣,讓意外發生與刮傷鏡面的機會降低,將鏡頭保護擺在第一位。此外遮光罩還可協助在天候不佳的環境(如下雨、下雪時)進行拍攝,有效降低因鏡片髒污而影響影像成果的程度。
APS-C的玩家!其實你有更好的選擇!
大部份情況下,原廠所指定遮光罩型號,可說是玩家最好的選擇,但其實不然,以Canon鏡頭為例,EF 17-40 F4L、EF 16-35 F2.8L這兩顆廣角鏡皆選用EW-83E的遮光罩,事實上,如果應用在APS-C的機身上,因為廣角端視野改變為25.6 ~ 27.2mm,所以原先設計給17mm用的遮光罩,反而會因為設計角度改變的關係,造成邊緣反射光的射入,而影響到鏡頭成像品質,所以部份玩家為追求畫面質感,改用EW-83J這款遮光罩取代原本的EW-83E,除能有效減少周遭雜光產生與畫質影響外,造型也較為輕巧好攜帶,相信值得使用APS-C機身的各位玩家入手把玩一番。
夜間遮光罩使用操作範例
▲(左)無裝置遮光罩(中)遮光罩有裝,但卻沒有確實的安裝到位(右)使用裝置妥當的遮光罩,能有效減少周圍邊緣光線影響,發揮高品質影像水準。
延伸閱讀
LiveView好幫手:UN-LTD Pro-MC MASTER 遮光放大器
作者/攝影:劉柏君
本文同步刊載於DIGIPHOTO雜誌NO.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