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的角度也會影響選擇

如果同樣的物體,選擇完全水平的拍攝,光圈縮很多,整個畫面景深還是會很淺。但是有傾角、甚至是由上往下拍的話,那麼在相同的光圈條件,畫面中可以涵蓋在景深內的範圍將會大增。所以,即使是同樣的相機與鏡頭,拍攝不同的取景角度,選擇的光圈也會有所不同。

【拉都希氏赤蛙聚會】在繁殖期時,牠們的數量相當可觀,很小的可視範圍中,密密麻麻的聚集在一起。(Canon 450D,Sigma 180mm,F11,1/100s,雙閃燈)▲【拉都希氏赤蛙聚會】在繁殖期時,牠們的數量相當可觀,很小的可視範圍中,密密麻麻的聚集在一起。(Canon 450D,Sigma 180mm,F11,1/100s,雙閃燈)

【牛蛙】拍攝角度不同。由於是從上而下拍攝,即使光圈比上一張開放,整個畫面幾乎都能在景深清楚的範圍。(Canon 450D,Sigma 180mm,F10,1/6s,腳架)▲【牛蛙】拍攝角度不同。由於是從上而下拍攝,即使光圈比上一張開放,整個畫面幾乎都能在景深清楚的範圍。(Canon 450D,Sigma 180mm,F10,1/6s,腳架)

 

越小越近越需要縮光圈

有實際到野外拍過微距的朋友應該會有個體驗:三腳架在野外拍微距根本不適用!沒有錯,越是小昆蟲,越是自然環境,三腳架越無用武之地!因為你的拍攝角度靈活度都會受限,而且很有可能在擺設腳架時,碰到植物蔓藤嚇走目標或調整好拍攝角度時,目標早就飛走了…等。所以,手持並隨時注意安全快門,仍是調整拍攝設定時的大前題。

拍攝比較大的題材,由於拍攝距離不必太近,我通常會把光圈開放些,來取得比較理想的散景畫面,不要讓背景太實太雜。而有些很小的題材,由於拍攝距離很近,常常是接近或是等於鏡頭的最大放大倍率,那我光圈大多會選擇縮在F8以後。

【環紋蝶】此蝶體型很大,我都直接稱他巴掌蝶;拍攝時不必太近,畫面就已經很滿,所以我會將光圈略開放些。(Canon 450D,Sigma 180mm,F5,1/200s)▲【環紋蝶】此蝶體型很大,我都直接稱他巴掌蝶;拍攝時不必太近,畫面就已經很滿,所以我會將光圈略開放些。(Canon 450D,Sigma 180mm,F5,1/200s)

【小紅蜻蜓&我的食指尖】面對這世界上最小的蜻蜓,可以看出即使已經縮到F10的光圈值,景深的表現仍是顯得有點勉強…(Canon 450D,Sigma 180mm,F10,1/40s)▲【小紅蜻蜓&我的食指尖】面對這世界上最小的蜻蜓,可以看出即使已經縮到F10的光圈值,景深的表現仍是顯得有點勉強…(Canon 450D,Sigma 180mm,F10,1/40s)

【細蟴若蟲】這是固定在鏡頭最近對焦距離慢慢嘟過去合焦拍攝,此時景深極淺,需縮些光圈。(Canon 450D,Sigma 180mm,F11,1/100s,雙閃燈)▲【細蟴若蟲】這是固定在鏡頭最近對焦距離慢慢嘟過去合焦拍攝,此時景深極淺,需縮些光圈。(Canon 450D,Sigma 180mm,F11,1/100s,雙閃燈)

 

(後面阿生告訴你該怎麼取決光圈的大小!)


你可能也喜歡這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