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2014年全幅機種陸續到位,2015年Nikon以APS-C入門機種D5500拉開序幕,不僅一舉榮登自家最輕便單眼寶座,更首次導入了觸控螢幕,從拍攝、播放到選單操作無所不能,再加上畫質延續前作的高水準,企圖以全能小巨人的姿態向無反市場宣戰,提供初階玩家又一超值的敗家好選擇。

 

Nikon D5500作品賞析

  Nikon D5500+AF-S 14-24mm F2.8G ED的16mm端。光圈F13,快門16秒,ISO 100,M全手動模式,手動白平衡,RAW轉JPEG。(看原圖)。

▲ Nikon D5500+AF-S 14-24mm F2.8G ED的16mm端。光圈F13,快門16秒,ISO 100,M全手動模式,手動白平衡,RAW轉JPEG。(看原圖)。

 Nikon D5500+AF-S 70-200mm F4G ED VRII的200mm端。光圈F4,快門1/200秒,ISO 1100,A光圈先決,自動白平衡,RAW轉JPEG,+0.7eV。(看原圖)。

▲ Nikon D5500+AF-S 70-200mm F4G ED VRII的200mm端。光圈F4,快門1/200秒,ISO 1100,A光圈先決,自動白平衡,RAW轉JPEG,+0.7eV。(看原圖)。

 Nikon D5500+AF-S 70-200mm F4G ED VRII的200mm端。光圈F4,快門1/320秒,ISO 125,A光圈先決,自動白平衡,RAW轉JPEG。(看原圖)。

▲ Nikon D5500+AF-S 70-200mm F4G ED VRII的200mm端。光圈F4,快門1/320秒,ISO 125,A光圈先決,自動白平衡,RAW轉JPEG。(看原圖)。

 Nikon D5500+AF-S 24-120mm F4G ED VRII的52mm端。光圈F5,快門1/400秒,ISO 100,A光圈先決,手動白平衡,RAW轉JPEG,+1.7eV。(看原圖)。

▲ Nikon D5500+AF-S 24-120mm F4G ED VRII的52mm端。光圈F5,快門1/400秒,ISO 100,A光圈先決,手動白平衡,RAW轉JPEG,+1.7eV。(看原圖)。

 Nikon D5500+AF-S 70-200mm F4G ED VRII的175mm端。光圈F4,快門1/640秒,ISO 100,A光圈先決,手動白平衡,RAW轉JPEG。(看原圖)。

▲ Nikon D5500+AF-S 70-200mm F4G ED VRII的175mm端。光圈F4,快門1/640秒,ISO 100,A光圈先決,手動白平衡,RAW轉JPEG。(看原圖)。

 Nikon D5500+AF-S 70-200mm F4G ED VRII的200mm端。光圈F4,快門1/500秒,ISO 640,A光圈先決,手動白平衡,RAW轉JPEG。(看原圖)。

▲ Nikon D5500+AF-S 70-200mm F4G ED VRII的200mm端。光圈F4,快門1/500秒,ISO 640,A光圈先決,手動白平衡,RAW轉JPEG。(看原圖)。

 Nikon D5500+AF-S 70-200mm F4G ED VRII的130mm端。光圈F6.3,快門1/500秒,ISO 100,A光圈先決,手動白平衡,RAW轉JPEG,-0.3eV。(看原圖)。

▲ Nikon D5500+AF-S 70-200mm F4G ED VRII的130mm端。光圈F6.3,快門1/500秒,ISO 100,A光圈先決,手動白平衡,RAW轉JPEG,-0.3eV。(看原圖)。

 Nikon D5500+AF-S 70-200mm F4G ED VRII的160mm端。光圈F5.6,快門1/200秒,ISO 800,A光圈先決,手動白平衡,RAW轉JPEG,+0.3eV。(看原圖)。

▲ Nikon D5500+AF-S 70-200mm F4G ED VRII的160mm端。光圈F5.6,快門1/200秒,ISO 800,A光圈先決,手動白平衡,RAW轉JPEG,+0.3eV。(看原圖)。

 Nikon D5500+AF-S 70-200mm F4G ED VRII的70mm端。光圈F5.6,快門1/200秒,ISO 280,A光圈先決,手動白平衡,RAW轉JPEG。(看原圖)。

▲ Nikon D5500+AF-S 70-200mm F4G ED VRII的70mm端。光圈F5.6,快門1/200秒,ISO 280,A光圈先決,手動白平衡,RAW轉JPEG。(看原圖)。

 Nikon D5500+AF-S 70-200mm F4G ED VRII的150mm端。光圈F4,快門1/500秒,ISO 100,A光圈先決,手動白平衡,RAW轉JPEG。(看原圖)。

▲ Nikon D5500+AF-S 70-200mm F4G ED VRII的150mm端。光圈F4,快門1/500秒,ISO 100,A光圈先決,手動白平衡,RAW轉JPEG。(看原圖)。

 Nikon D5500+AF-S 24-120mm F4G ED VRII的27mm端。光圈F8,快門1/125秒,ISO 450,A光圈先決,手動白平衡,RAW轉JPEG,+0.3eV。(看原圖)。

▲ Nikon D5500+AF-S 24-120mm F4G ED VRII的27mm端。光圈F8,快門1/125秒,ISO 450,A光圈先決,手動白平衡,RAW轉JPEG,+0.3eV。(看原圖)。

 Nikon D5500+AF-S 70-200mm F4G ED VRII的160mm端。光圈F4,快門1/800秒,ISO 100,A光圈先決,手動白平衡,RAW轉JPEG。(看原圖)。

▲ Nikon D5500+AF-S 70-200mm F4G ED VRII的160mm端。光圈F4,快門1/800秒,ISO 100,A光圈先決,手動白平衡,RAW轉JPEG。(看原圖)。

 Nikon D5500+AF-S 24-120mm F4G ED VRII的44mm端。光圈F5,快門1/1000秒,ISO 100,A光圈先決,手動白平衡,RAW轉JPEG。(看原圖)。

▲ Nikon D5500+AF-S 24-120mm F4G ED VRII的44mm端。光圈F5,快門1/1000秒,ISO 100,A光圈先決,手動白平衡,RAW轉JPEG。(看原圖)。

 Nikon D5500+AF-S 24-120mm F4G ED VRII的66mm端。光圈F5,快門1/125秒,ISO 450,A光圈先決,手動白平衡,RAW轉JPEG。(看原圖)。

▲ Nikon D5500+AF-S 24-120mm F4G ED VRII的66mm端。光圈F5,快門1/125秒,ISO 450,A光圈先決,手動白平衡,RAW轉JPEG。(看原圖)。

 Nikon D5500+AF-S 70-200mm F4G ED VRII的200mm端。光圈F5.6,快門1/200秒,ISO 720,A光圈先決,手動白平衡,RAW轉JPEG。(看原圖)。

▲ Nikon D5500+AF-S 70-200mm F4G ED VRII的200mm端。光圈F5.6,快門1/200秒,ISO 720,A光圈先決,手動白平衡,RAW轉JPEG。(看原圖)。

 

 

輕巧身軀媲美微單

老實說,當聽到新的DX機種是D5500而不是傳言已久的D400時,內心可說是期待與困惑交雜,期待的是Nikon仿照過去的模式,從低階機開始置換處理引擎;而困惑的是N家為何力排眾議,當各廠牌APS-C單眼都往旗艦用戶靠攏時,Nikon卻推出了5000系列和EVIL機捉對廝殺,這樣的定位不禁令人捏把冷汗,很難想像DSLR在這場戰役中能討到什麼便宜。不過當實機到手後,所有的刻板印象瞬間顛覆,或許是效法D750的成功案例,藉由內部電路板重整等方式讓身材得以更迷你,D5500不論長、寬或厚度都已和微單相去無幾,當然重量上也同步受惠,延續前作的碳纖維與工程塑膠複合機身,淨重從480g減少至420g,搭配18-55mm拿在手中幾乎無感,更重要的是握持舒適度並沒有因尺寸縮減而有所折扣,重新設計的握把雖較為輕薄但溝槽更深,手持時三指可以緊密貼合,即便換上了14-24mm這樣的大塊頭,得利於良好的握感也不會感受到頭重腳輕,相較於多數微單明顯更勝一籌,就輕便易攜、長久使用來說,D5500的表現可謂相當稱職,只要放在隨身包中就能夠盡情捕捉畫面。

正面外觀看起來幾乎沒變,很難想像D5500的體積再度縮小,12.4公分寬比iPhone 6的長度還短!

▲ 正面外觀看起來幾乎沒變,很難想像D5500的體積再度縮小,12.4公分寬比iPhone 6的長度還短!

請出了微單和口袋機做比例尺,過去EVIL機的身材優勢漸漸不再,只剩下厚度略居上風。 請出了微單和口袋機做比例尺,過去EVIL機的身材優勢漸漸不再,只剩下厚度略居上風。

▲ 請出了微單和口袋機做比例尺,過去EVIL機的身材優勢漸漸不再,只剩下厚度略居上風。

握持深度示意:(左)D5500;(右)D600。 握持深度示意:(左)D5500;(右)D600。

▲ 握持深度示意:(左)D5500;(右)D600。

先前評測D750時就曾提到,儘管體積越做越輕巧,重新打造的握把卻帶來更舒適的握感。實際裝上18-55mm二代鏡與全幅用的24-120mm相對照,右圖雖看似頭重腳輕,握持時卻沒有任何不適,關鍵就在於加深28%的溝槽讓手指能夠緊密貼合。 先前評測D750時就曾提到,儘管體積越做越輕巧,重新打造的握把卻帶來更舒適的握感。實際裝上18-55mm二代鏡與全幅用的24-120mm相對照,右圖雖看似頭重腳輕,握持時卻沒有任何不適,關鍵就在於加深28%的溝槽讓手指能夠緊密貼合。

▲ 先前評測D750時就曾提到,儘管體積越做越輕巧,重新打造的握把卻帶來更舒適的握感。實際裝上18-55mm二代鏡與全幅用的24-120mm相對照,右圖雖看似頭重腳輕,握持時卻沒有任何不適,關鍵就在於加深28%的溝槽讓手指能夠緊密貼合。


 

導入觸控新體驗

由於一直以來慣用N家中高階機種,對於按鍵或滾輪的省略始終不太能適應,直到D5500加入了觸控功能,才總算填補了操控不夠直覺的問題,使用上和智慧型手機雷同,無論是對焦、瀏覽相片或調整參數,只要一指就能搞定,不但改進了Nikon樹枝狀選單的低效率,且操作流暢度非常出色,輕觸畫面馬上就有反應,如果再開啟觸控快門功能,整體拍攝效率不亞於以往的半按快門平移構圖。但話說回來,若沒有相對應的Live View對焦速度,觸控拍攝也只是形同虛設,好在D5500的Lv對比式對焦終於有所提升,比起以前的「靜態限定」,面對移動較慢的題材已能勝任,光線充足的情況下拉風箱的頻率明顯降低。真要說有什麼問題,我認為觸控的調整項目還有選單的功能排序可以更具彈性,目前像是自動ISO、過片模式無法直接切換,得進選單或配合按鍵才能更改;另外i鍵的調整項目應可開放使用者自訂,畢竟每個人的操作邏輯不同,適當的個人化空間可以讓拍攝更有效率。

新增的觸控功能可選擇適用範圍,啟動時只要輕觸螢幕上的"i"字樣就能快速設定各項參數,再按一下即返回資訊顯示頁面(無法再進行觸控調整)。 新增的觸控功能可選擇適用範圍,啟動時只要輕觸螢幕上的"i"字樣就能快速設定各項參數,再按一下即返回資訊顯示頁面(無法再進行觸控調整)。

▲ 新增的觸控功能可選擇適用範圍,啟動時只要輕觸螢幕上的"i"字樣就能快速設定各項參數,再按一下即返回資訊顯示頁面(無法再進行觸控調整)。

除了傳統的Fn快捷鍵設定,因應觸控螢幕現在又新增了"觸控Fn功能",通常我會將其設定為對焦點選擇,可一邊觀看OVF構圖、一邊手指觸碰螢幕改變AF區域。至於實體Fn鍵我習慣指派為ISO設定,由於機身沒有獨立的感光度調整鈕,透過Fn切換可提升拍攝時的效率。 除了傳統的Fn快捷鍵設定,因應觸控螢幕現在又新增了"觸控Fn功能",通常我會將其設定為對焦點選擇,可一邊觀看OVF構圖、一邊手指觸碰螢幕改變AF區域。至於實體Fn鍵我習慣指派為ISO設定,由於機身沒有獨立的感光度調整鈕,透過Fn切換可提升拍攝時的效率。

▲ 除了傳統的Fn快捷鍵設定,因應觸控螢幕現在又新增了"觸控Fn功能",通常我會將其設定為對焦點選擇,可一邊觀看OVF構圖、一邊手指觸碰螢幕改變AF區域。至於實體Fn鍵我習慣指派為ISO設定,由於機身沒有獨立的感光度調整鈕,透過Fn切換可提升拍攝時的效率。

▲ 過去瀏覽選單必須透過十字鍵慢慢移動,而檢視相片有賴於縮放鍵,操作上均十分不便。現在所有的任務都可交由觸控代勞,改善了以往的效率不彰,只需兩隻手指就能輕鬆搞定。

▲ 同樣的邏輯應用至參數調控,幾個常用的項目皆可直接設定,其中像白平衡可邊改邊預覽效果,對初學者而言可說是非常實用。唯一的缺點只剩下調整目錄無法自訂,不像許多微單可依照個人習慣打造專屬的操作介面。

▲ 最後,觸控功能還可用在Live View對焦上,當"觸控快門"關閉時碰觸螢幕僅負責對焦;反之當開啟時對焦後隨即釋放快門拍照。至於AF速度見仁見智,雖然稱不上快,但比起過去的N家DX機種已有明顯進步。

 

 

友善的操控介面

接著我們來看其他配置,由於D5500體積縮小,連帶按鍵尺寸也跟著濃縮,不過按鈕的回饋感沒有因此變差,只是大手族群可能要花點時間適應。再者,因應尺寸的變化,後滾輪由原本的機背處上移至機頂,經過幾天的試用並沒有感受到差異,僅材質換了手感稍微不同而已。比較重要的是D5500新增了觀景窗眼控感應器,機身會自動判斷眼睛與OVF的距離決定LCD開啟與否,若要手動開關也只要輕按info鍵即可(Lv模式下為顯示版面切換),唯一不足的是info鍵僅能暫時切換無法持續關閉,除非蓋住翻轉螢幕,否則沒辦法關掉LCD以節省耗電。至於幾個D5300的優點包括特殊的圖像資訊顯示、機頂Lv撥桿以及實用的最近設定彙整選單依舊延續,整體介面對入門玩家相當友善,不用看說明書也能輕鬆上手。

延續前作的優良血統

(左)Live View撥桿是5000系列的招牌標記,相較於按鍵切換更為直覺。(右)模式轉盤延續前作,搭載了初學者容易上手的SCENE及EFFECTS模式,唯一的不同在於D5500排列方式較為簡潔,將人像、風景、近拍等功能統一收納至SCENE模式中。 (左)Live View撥桿是5000系列的招牌標記,相較於按鍵切換更為直覺。(右)模式轉盤延續前作,搭載了初學者容易上手的SCENE及EFFECTS模式,唯一的不同在於D5500排列方式較為簡潔,將人像、風景、近拍等功能統一收納至SCENE模式中。

▲ (左)Live View撥桿是5000系列的招牌標記,相較於按鍵切換更為直覺。(右)模式轉盤延續前作,搭載了初學者容易上手的SCENE及EFFECTS模式,唯一的不同在於D5500排列方式較為簡潔,將人像、風景、近拍等功能統一收納至SCENE模式中。

(左)專為入門玩家打造的還有參數顯示格式,圖像版面不僅一目了然,同時也支援觸控操作。(右)有別於中高階機種的自訂頁面,D5500將最近設定過的項目整合至樹枝狀選單最末頁,省下逐項查找時間,常用的功能可直接由此設定。 (左)專為入門玩家打造的還有參數顯示格式,圖像版面不僅一目了然,同時也支援觸控操作。(右)有別於中高階機種的自訂頁面,D5500將最近設定過的項目整合至樹枝狀選單最末頁,省下逐項查找時間,常用的功能可直接由此設定。

▲ (左)專為入門玩家打造的還有參數顯示格式,圖像版面不僅一目了然,同時也支援觸控操作。(右)有別於中高階機種的自訂頁面,D5500將最近設定過的項目整合至樹枝狀選單最末頁,省下逐項查找時間,常用的功能可直接由此設定。


與D5300的不同

info與i鍵一直是容易搞混的兩個按鈕,前者在Lv模式下負責顯示介面切換,一般情況則用於暫時開關螢幕;而i鍵主要用來呼叫調整選單,可減少開啟樹枝狀MENU的頻率。這兩顆按鍵的位置都和前作不同,新的配置方式更符合拍攝時的慣性。 info與i鍵一直是容易搞混的兩個按鈕,前者在Lv模式下負責顯示介面切換,一般情況則用於暫時開關螢幕;而i鍵主要用來呼叫調整選單,可減少開啟樹枝狀MENU的頻率。這兩顆按鍵的位置都和前作不同,新的配置方式更符合拍攝時的慣性。

▲ info與i鍵一直是容易搞混的兩個按鈕,前者在Lv模式下負責顯示介面切換,一般情況則用於暫時開關螢幕;而i鍵主要用來呼叫調整選單,可減少開啟樹枝狀MENU的頻率。這兩顆按鍵的位置都和前作不同,新的配置方式更符合拍攝時的慣性。

(左)後滾輪換了材質並上移至機頂,操作流暢度和過去差不多。(右)縮放鍵小到有點難按,玩家不妨用觸控功能取代。 (左)後滾輪換了材質並上移至機頂,操作流暢度和過去差不多。(右)縮放鍵小到有點難按,玩家不妨用觸控功能取代。

▲ (左)後滾輪換了材質並上移至機頂,操作流暢度和過去差不多。(右)縮放鍵小到有點難按,玩家不妨用觸控功能取代。

(左)雖然感光元件還是同一塊,但原生ISO上限從前作的12800提升至25600。(右)承接了D810的扁平調控檔與清晰度選項,前者針對影片後期可保留豐富的細節;後者則旨在加強影像的micro contrast。 (左)雖然感光元件還是同一塊,但原生ISO上限從前作的12800提升至25600。(右)承接了D810的扁平調控檔與清晰度選項,前者針對影片後期可保留豐富的細節;後者則旨在加強影像的micro contrast。

▲ (左)雖然感光元件還是同一塊,但原生ISO上限從前作的12800提升至25600。(右)承接了D810的扁平調控檔與清晰度選項,前者針對影片後期可保留豐富的細節;後者則旨在加強影像的micro contrast。

 

 

(下一頁看ISO表現與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