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荒木對於他的影像想傳達的時間流動的概念,就像是傳統攝影術中所指 ─ 拍攝的一種時光綜合性的凝結。這種凝結也就是所謂的靈光的呈現。班雅明在書中說到機械複製時代的來臨,是靈光消逝的主因。而荒木的靈光,來自於所自創的「Erotos」一字,包含了生死一體兩面的並存。這種關係也許來自於他濃郁的情感,是一種把私人生活、日常寫照,透過面對自己、暴露自己內心,用一種攤開自己的一切的覺悟,所體現出「私」寫真的攝影形式。

在荒木的作品裡,他拍攝了三個摯愛的材料(依照他的說法,所有的拍攝物件都是材料)的生與死,他的母親,妻子陽子及愛貓Chiro,同時也是他重要的拍攝材料,當然在拍攝的過程中,有著一個很重要的元素,就是對於他們的愛。透過拍攝這三個獨立的個體的同時,荒木也暴露了一切。對我而言,這很難,這是一種覺悟,這種覺悟來自對攝影的看法,荒木的生活就是攝影,他的攝影凌駕於所有的一切,包含了生與死。

荒木拍攝的日常風景都帶著濃濃的鄉愁,我很喜歡這樣的感覺,拍攝自己再熟悉不過的場景,隨著時間的改變,周遭不同的變化,熟悉的一切逐漸的消逝,隨之而來的就是一種情緒的感傷,所呈現出來的街景充滿著對於過去的哀悼。

攝影:馬立群。

▲攝影:馬立群

攝影:馬立群。

▲攝影:馬立群

攝影:馬立群。

▲攝影:馬立群

攝影:馬立群。

▲攝影:馬立群

我想到在我拍攝台中計劃的過程時,隨著過往記憶中的場景,一步步地重新看待生長的地方。我出生的眷村早已夷為平地,記憶的場景只能在空地中、在我的腦海中建構,原本熱鬧的街市成為空蕩的街道,綠油油的稻田成為冰冷的高級住宅,隨著時間的前進,城市的面貌不停的改變,所有曾經存在的地方不斷在消逝,取而代之的是另一個陌生的城市,帶給我的是濃厚的鄉愁。

這所謂的「鄉愁」廣義的來看,就類似像羅蘭巴特在他明室.攝影札記中所說的照片「此曾在」的力量,這個力量也充分體現在荒木私寫真的攝影作品中,透過圖像,我們能感受荒木的情緒、對於生活周遭的感受,既熟悉又陌生的。如同我拍攝著新城的前進與舊城的退卻,在記錄的過程中帶著對於故鄉的情感與哀愁,而不只是單純的一張街景罷了。

 

馬立群 × 荒木經惟:日常裡的鄉愁,喚起兒時眷村回憶

馬立群Malica

資深攝影工作者、周刊資深視覺編導,擁有十多年攝影記者資歷,足跡遍及海內外各地,並舉辦參加過大大小小攝影展。「照片背後總是有許多故事,這也是吸引我按下快門的...」

個人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