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攝影是平等的對待,拍下快門是生命熱情的驅使」中,瞭解紀實攝影家薩爾卡多從原先可成為優渥的國際咖啡組織經濟學家,毅然決然投入攝影,看他將攝影視為生命、以多達五六年的時間究一個主題,嘗試使用不同觀點呈現影像的敘事方式,以致於他所經營的攝影主題總帶有濃厚的人文關懷精神。這回,薩爾卡多與大家分享在數位攝影浪潮的看法、以及面對彩色黑白影像中攝影師與觀者所賦予與扮演的角色。

◎數位攝影革命◎

在「創世記」專題進行到一半之際,我從膠卷攝影改為數位攝影。那真是一場大革命!尤其是為了這個攝影計畫,我已經面臨兩大挑戰,一是拍攝自己直到當時從未拍攝過的事物,也就是景觀與動物;二是更換底片格式。為了在大尺寸的印放相紙上得到比較好的影像品質,我將底片格式換成中片幅的 4.5×6。

驚恐的九一一事件也打亂了攝影師的生活。自從機場全面設置安全門以後,帶著底片旅行成了如地獄一般的噩夢,因為底片只要經X光掃過三四次,灰階色調就會曝光。

當代黑白影像紀實攝影大師薩爾卡多:數位與黑白影像美學

 

一直以來,出國進行攝影工作時,我總是隨身帶著裝滿六百卷底片的手提箱(至於重達約二十八公斤隨身攜帶的行李箱則放在機艙),只是每次為了這六百卷底片,我都得和航空管制員奮力爭鬥一番。「巴黎競賽」雜誌和柯達公司準備好幾封信,方便讓我在通關時可以解釋底片問題,要求以人工方式檢查行李,避免底片曝光。可是就因為航空管制員什麼都不肯聽,我不知道錯過了多少班飛機!逼得我只好直闖機場管理局,下場當然是整件事變得奇慘無比,害我差點就要放棄自己那麼喜愛的攝影。也就在這段期間,數位相機功能突飛猛進,於是我開始考慮改用數位攝影。

 

 

◎黑白攝影美學◎

我並未因為「創世記」專題把鏡頭轉向大自然,就放棄黑白影像。我不需要用綠色呈現樹林,也不需要用藍色呈現大海或天空。在我的攝影中,顏色並不是我所關切的焦點。以往我拍攝彩色照片,主要是因為雜誌社的要求,但彩色照片對我而言意味著一連串的不便。

首先,在數位相機出現以前,拍攝彩色照片時的動態範圍很小;使用黑白底片可以讓底片曝光過度,然後在暗房彌補照片的不足,直到準確得到拍照當時的感受,使用彩色底片就沒辦法做到。

當代黑白影像紀實攝影大師薩爾卡多:數位與黑白影像美學

 

膠卷攝影時期,我用柯達克羅姆膠卷拍攝彩色照片。當時我發現藍色和紅色好美,美得比照片中所蘊藏的情感還重要。然而,使用黑白兩色和所有灰階色調時,我可以全神貫注在人物的影像密度、態度和眼神,完全不受色彩干擾。不過,這是理想狀態,與現實還是有所差距。觀看黑白影像時,雖不會被色彩左右,影像卻會穿透內心;當在心中消化影像傳遞的訊息後,不知不覺間就會賦予影像色彩;即便它是黑白的。黑白影像內蘊的色彩感因被觀者吸收,而為觀者所擁有。我發現這種力量真的很驚人。這也是為什麼我毫不猶豫就想用黑白色調向大自然致敬。以這種方式拍攝大自然,對我來說是呈現其格調、襯托其尊貴最好的方法。

 

本文已取得木馬文化授權,原文節錄自《重回大地:當代紀實攝影家薩爾卡多相機下的人道呼喚

當代黑白影像紀實攝影大師薩爾卡多:數位與黑白影像美學


你可能也喜歡這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