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遮的綠光小道依著山勢蜿蜒在山徑間,舉目所及竹林高聳,一路往無邊天際延伸,遮蔽了天空,即便驕陽艷夏,蓊鬱林間、細葉密織下,灑落在曲徑後已成薄陽與點點光影,像極了一顆顆小星星,閃爍在這片竹林中,墨竹、翠葉,遠近交疊,境似仙畫。

這條竹林之道是嵐山美麗的散策路線,野宮竹盤踞山頭,是嵐山嵯峨野通往「野宮神社」的必經之路,平日禪風古樸,旺季來訪卻是眾人朝聖,找不到寧靜的片刻,還不時得閃避前後來車或是人力車。電影《藝伎回憶錄》中的一幕,女主角小百合乘坐黑色古董車,緩緩行駛在這竹林之道,車窗內美麗臉龐下,流露著若有所思、淡淡憂傷的眼神,令人印象深刻。遠離塵囂的氣息,是竹林之道最道地的醍醐味,選擇淡季來訪,又或由從大河內山莊反向步行到野宮神社可避開大量人潮,在曲徑幽道中享受空氣中的芬芳,聆聽來自竹林迴廊的溫柔回音。

竹林之道 & 野宮神社

野宮神社因「野宮」發展而來。日本從飛鳥時代就有記載的「齋宮制度」,每當天皇改朝換代之際,宮廷以占卜方式自未婚的皇室女性中挑選一名「齋王」,代替天皇到伊勢神宮擔任女巫祭祀工作,任期有長有短,多在天皇退位、至親過世或身體出狀況等原因下才能退位。出任之前,齋王必須在「野宮」齋戒沐浴,拂去世俗塵污,直至第3年的秋天才能展開六天五夜的「齋宮群行」。同行者包括官人、女官、宮女及僕役等數百人,聲勢浩大。「野宮」地點每次也不同,多選在嵯峨野這帶的清淨之地,直至嵯峨天皇年間才建造並固定在現今的野宮神社進行。

竹林之道 & 野宮神社

從平安時代持續到鎌倉時代的齋宮制度維持了660年,其間多達60位以上的日本皇族女性曾擔任齋王,直到南北朝時代的後醍醐天皇時代才廢除,但至今野宮神社仍選在每年10月的第3個周日舉辦「野宮神社例祭」時,重現昔日「齋宮行列」活動,百名餘身穿平安時期華麗衣著的隊伍、樂隊在午後便浩浩蕩蕩出發,重現當年壯觀遊行模樣。

竹林之道 & 野宮神社

只是在自由戀愛興起的平安時代,這些正值花漾年華的少女得放下兒女私情,全然奉獻,矛盾之心可想而知。愛情逸事也跟著成了當時許多文學家們靈感的題材,包括《古今和歌集》、《萬葉集》、《伊勢物語》都是代表。其中野宮神社除了俳句文豪芭蕉外,描述最具體的應算在《源氏物語》書中,由愛生恨的高傲女主角之一「六条御息所」陪其女擔任齋宮時的途中住所。

竹林之道 & 野宮神社

位處竹林之道幽謐角隅,在《源氏物語》的〈賢木之巻〉曾這麼形容野宮神社:「野宮外圍著一道柴籬,裡面各處建有許多板屋,極其簡陋,惟有門前那用原木造的鳥居,形式頗為莊嚴宏大,令人肅然起敬。」野宮神社社境很小,放眼所及幾近全境,時至今日,簡陋不至於,倒是古樸依舊。進入前仰頭端視這以櫟樹樹幹建造,全日本現存最古老的黑木鳥居,談不上巨大,但撫觸著樸實沈木,找尋著嵌藏在木紋裏,數百年來齋王們的少女心事。

作為「齋王」齋戒淨身的場所,野宮神宮與日本心靈國度的伊勢神宮同樣供奉象徵健康及智慧「野宮大神(天照大神)」,此神向來被視為是日本皇室的先祖,不過現今的野宮神社卻以「締結良緣」、「學業進步」著稱,加上境內的神奇龜石,凡人的諸多願望,讓野宮神社香火旺盛,成了這一帶莘莘學子及年輕女生最喜歡朝聖的參拜地。

竹林之道 & 野宮神社

步出野宮神社,往左的平交道上,傳來列車疾行聲。往右步行至竹林叉路上,抬起頭瞇著眼,竹梢捎來風的訊息,搖曳輕擺間,光、影在綠光小徑上相互追逐,風起了,竹林跟著娑婆起舞,沙沙作響一路從未歇止;心卻靜了,清晰地諦聽這天地間的美麗應和。

延伸閱讀

樂遊東京:這裡的春天,很不一樣

東京印象再啟動-東京車站城

樂遊東京:坐遊覽車跟著車掌小姐去旅行

東京珈琲時光TOKYOブックカフェ紀行

本文摘自《藝起遊東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