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 手中操作著一台賞心悅目的機器,說是膚淺的優越感也不否認,在視覺影響心理拍照當下也會較愉快,還有可能比較容易拍出令自己滿意的作品...........節錄自No.31 還是 Classic 

三月多入手至現在,算是遲來的心得…跟大多數購買的用戶一樣,都是敗在Nikon Df經典機械式的石榴裙下,當然,受制有如趁火打劫的定價上,與其他型號機身、重量、實用性...通盤考量許久……最後通過我婚攝的考驗才做出抉擇。

【不美麗.吾寧死】Nikon Df 外觀與使用漫談

這台NIKON自家最小的全片幅機身不提和罪大惡極的底片機外觀以外,Df就是這種讓迷戀的雙層機械轉盤與刻字設計,如同精品般的轉盤,甚至操作起來還有點割手的工藝切割,對於機頂轉盤設計的著墨程度實在大愛!

 

設計者拘謹的在每層的旋鈕,都有設置防誤撥卡榫,一開始覺得礙事有餘,破壞操控上的直覺感,不過磨合順手後,反而使用上有種類似開手排打排檔的爽感~▲設計者拘謹的在每層的旋鈕,都有設置防誤撥卡榫,一開始覺得礙事有餘,破壞操控上的直覺感,不過磨合順手後,反而使用上有種類似開手排打排檔的爽感~

另外一提的是,可以設定調整光圈或快門的前轉盤,不知道是不是業界首創,但至少我是第一次看到這種設計,與右手食指放置位置吻合,但撥轉上偏硬的手感,必須讓指頭多出一點撥轉的力氣,雖說在復古跟便利性取得平衡,實在難稱上好用。 ▲另外一提的是,可以設定調整光圈或快門的前轉盤,不知道是不是業界首創,但至少我是第一次看到這種設計,與右手食指放置位置吻合,但撥轉上偏硬的手感,必須讓指頭多出一點撥轉的力氣,雖說在復古跟便利性取得平衡,實在難稱上好用。 

機背,沒有特別為復古而復古,乍看跟Nikon一貫配置一樣,但按鍵配置上卻有我很喜歡小小的更動,Nikon把Df的撥桿位置跟十字鍵位置對調,類似Canon機背的配置,改善了拇指放置角度與空間。▲機背,沒有特別為復古而復古,乍看跟Nikon一貫配置一樣,但按鍵配置上卻有我很喜歡小小的更動,Nikon把Df的撥桿位置跟十字鍵位置對調,類似Canon機背的配置,改善了拇指放置角度與空間。

機身左側介面都有獨立的封蓋,另外機身上的按鈕材質也替換掉一貫的球面塑膠圓鈕,統一改換切割過的金屬鈕,很喜歡這種滿足虛榮感的細節~!▲機身左側介面都有獨立的封蓋,另外機身上的按鈕材質也替換掉一貫的球面塑膠圓鈕,統一改換切割過的金屬鈕,很喜歡這種滿足虛榮感的細節~!

完全復刻五稜鏡外型的軍艦部,連LOGO字體都回到以前的正體字。▲完全復刻五稜鏡外型的軍艦部,連LOGO字體都回到以前的正體字。

在機頂轉盤已經充分的提供設定的數據下,小小的顯示器只有簡單的光圈、快門、電量、剩餘張數訊息。(快門的紅色增高鈕是另購加裝,有種取代Nikon經典紅內褲的自我良好感覺 ◔ ౪◔)▲在機頂轉盤已經充分的提供設定的數據下,小小的顯示器只有簡單的光圈、快門、電量、剩餘張數訊息。(快門的紅色增高鈕是另購加裝,有種取代Nikon經典紅內褲的自我良好感覺 ◔ ౪◔)

蒙皮包覆著中看但觸感生硬的荔枝皮,除了摸起來跟我手上的Fujifilm X100s蒙皮一樣,蠻塑膠的之外,止滑效果非常有限,但想說採用跟機背一樣的橡膠包覆機身,好像也跟經典的外型違和;而大家所詬病淺短的握把,考量手持舒適度與look上,或許設計師已經做了最大讓步~~▲蒙皮包覆著中看但觸感生硬的荔枝皮,除了摸起來跟我手上的Fujifilm X100s蒙皮一樣,蠻塑膠的之外,止滑效果非常有限,但想說採用跟機背一樣的橡膠包覆機身,好像也跟經典的外型違和;而大家所詬病淺短的握把,考量手持舒適度與look上,或許設計師已經做了最大讓步~~


最後,性能想必對這台有點興趣的人都看了許多用戶評測,應該都不陌生吧。

對Nikon Df 的十四字箴言: D600的性能、住著D4的靈魂 以上。

在CP值選擇來說,Df這台很肯定不是首選,要比Df廉價且性能不輸的機種Nikon D610、Canon EOS 6D、Sony A7、Sony A7R 比比皆是。不過要買台沒感覺的產品,而放棄期待已久的經典,跟我的購物原哲就有抵觸了......

【不美麗.吾寧死】Nikon Df 外觀與使用漫談

※以下照片皆進LR調整過,謹供拍攝心得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