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最常運用的莫過於相機機頂閃燈,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無須額外花錢購買,也不會忘記攜帶,拍攝近距離的人像可說是綽綽有餘。但受限於天生體積與結構限制,不論是擊發閃燈的出力與運用的自由度,都有很大的限制,加上內閃會消耗相機原有電力,所以對於喜歡挑戰閃燈創作的玩家,我們還是建議另購外接式閃燈。透過下面四項分析,供讀者思考是否需要購買外接式閃燈。
1.較強閃燈出力(認識GN值)
外接閃燈具有較強的閃燈出力,可以用在各種環境中,不論是微光補光、製造特殊效果光、逆光補光,甚至陽光下的壓光處理,都能有較佳的效果。要了解外接閃燈的出力,可以參考規格表中的GN值,通常GN值標示為等效焦段50mm、ISO 100時閃燈出力的參考數值,當光圈x距離(ft)的數值時約略等同時,可正確曝光,也就是當最大GN值越大時,表示可以運用閃燈的環境越廣泛。
▲內閃補光
▲外閃補光
2.較優良的打光效果
暫且不論跳閃功能,當我們在室內環境運用超廣角鏡拍攝,以內建閃燈補光可能會在影像下方出現非常不自然的圓弧黑影,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內建閃燈的光線,會被鏡頭前方擋住,如果再加上遮光罩陰影範圍就會更大、更為嚴重。外接閃燈可由較高角度擊發閃燈,閃光不會被鏡頭擋住,可以輕易避免這樣問題。
3.轉動閃燈頭燈方向
機頂閃燈受限於機械結構設計只能朝正面擊發,雖然可以完美補光,但被攝者的臉部缺乏光影,背景出現濃厚陰影,照片中也顯得較為平板無趣。外接閃燈除了正面直打,若能提供跳燈功能,透過牆壁或天花板的反射,能讓光線散得更均勻、自然。
4.內閃也可以很有用
EOS 100D內閃可自由設定為前簾或後簾同步。對於想要自由控制光影位置、效果的進階玩家,可說是相當實用的功能。
閃燈必學技法第一課
許多人在昏暗室內也堅持不用閃燈,主要是因為閃燈直射的補光效果,容易讓被攝者顯得面色慘白,但卻也容易因為手震或被攝者晃動而產生模糊,事實上,這樣的問題可以透過外接閃燈與簡單的跳燈技法解決。拍攝時我們可以按下外接閃燈燈頭旁的按鈕,將燈頭轉向上方天花板,再以一般的拍攝方式按下快門即可。
閃光燈經過反射,不但能讓閃光有效擴散,光質更加柔軟,被攝者的膚質也顯得更柔美有光澤。比較需要注意的是閃燈是透過對焦距離與光圈大小來自動調整閃燈出力,但利用跳燈技巧時,相機無法測度閃光燈經過的實際距離,更遑論因為反射面材質的損耗,所以拍攝時,建議使用TTL功能的使用者,酌加閃燈出力補償,進階玩家則可嘗試採用閃燈M模式,並事先測試與固定閃燈出力。至於要解決反射後的色溫偏移,建議讀者僅可能採用RAW檔記錄,就能在後製處理時,透過滴管點選畫面中的白色區域,快速校正色彩與膚色。
▲外接閃燈直打
▲外接閃燈跳閃
跳閃技巧注意事項
利用跳閃補光時,要特別注意天花板的顏色與材質。閃燈經由天花板或牆壁反射後,會受到反射面影響,例如牆壁偏黃或木牆,反射後的色溫也會變得較溫暖。此外,若房間為顏色較深沈的牆面,不但影響閃燈色溫,也會吸收大多數的閃燈亮度,並不適合利用跳燈補光。
延伸閱讀
Model:林星潼(經紀:Jami 0970981877)
本文同步刊載於 Canon EOS 100D完全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