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妥善運用閃燈配件達到精準控光目的,是經常拍攝人像議題玩家不斷追尋的目標,而由美國樂客所推出的Rogue LF-4020 XL柔光罩組,絕對是這些進階玩家不可錯過的拍攝法寶。

Rogue LF-4020 XL柔光罩組

Rogue LF-4020 XL柔光罩組(本產品不含閃光燈及燈座)。▲Rogue LF-4020 XL柔光罩組(本產品不含閃光燈及燈座)。

基本規格

  • 可折式反光板》33×41cm,310g
  • 柔光罩》29×33cm,60g
  • 銀∕黑兩用反光板》33×35cm,55g
  • 直式柔光幕》14×33cm,25g
  • 廠商》立福貿易
  • 網址》www.LF99.com
  • 電話》02-3343-3966
  • 建議售價》NT$ 4,800

Rogue LF-4020 XL柔光罩組安裝步驟

先將可折式反光板下方的固定帶安裝於閃燈燈頭上,並將魔鬼氈黏緊以防止脫落。

先將可折式反光板下方的固定帶安裝於閃燈燈頭上,並將魔鬼氈黏緊以防止脫落。

視拍攝需求從另三種配件中選擇其一,然後將周圍的魔鬼氈與反光板相黏貼。

▲視拍攝需求從另三種配件中選擇其一,然後將周圍的魔鬼氈與反光板相黏貼。

若是使用柔光罩或直式柔光幕,上方還有一塊魔鬼氈也別忘了黏貼。

▲若是使用柔光罩或直式柔光幕,上方還有一塊魔鬼氈也別忘了黏貼。

最後再將上方兩旁的鈕扣扣緊,以確保光線能從正前方的布幕擴散打出。

▲最後再將上方兩旁的鈕扣扣緊,以確保光線能從正前方的布幕擴散打出。

反光板+柔光罩反光板

反光板+柔光罩反光板反光板+柔光罩反光板

反光板+銀∕黑兩用反光板

反光板+直式柔光幕

反光板+直式柔光幕

此系列產品共由「可折式反光板」、「銀∕黑兩用反光板」、「柔光罩」及「直式柔光幕」四樣配件所組成,其中可折式反光板能單獨與閃燈搭配使用,而其餘三樣則需與可折式反光板組合後才能發揮作用。此產品的最大賣點在於,作為主幹架的可折式反光板並不需要任何支架或膠著劑即可固定於閃燈上,且本身具有可任意折凹、彎曲的設計,讓玩家在拍攝時能隨心所欲控制反光的角度,以拍出理想的人像作品。而其它三樣配件在組裝上,僅需透過本身的魔鬼氈與反光板相黏貼,就可成功化身為柔光罩或無影罩,讓光線在Model上能有更柔和的表現。至於這四樣配件各自的特點如何,讀者可參考以下條列式說明。

  • 可折式反光板:可藉由折凹、彎曲反光板的方式打光,將閃光反射至任何想要的地方。
  • 銀∕黑兩用反光板:若使用銀色反光面,能營造出比可折式反光板更強烈的反射光;使用黑色遮光面,可藉由反光板邊緣限制光線的反射效果。
  • 柔光罩:將閃燈燈頭包覆於可折式反光板和柔光罩之間,讓打出的光線更為擴散柔和,有效避免拍出光線過硬的影像作品。
  • 直式柔光幕:由於其長條狀的造型,需將反光板折彎後才能組合,將能有效控制光源寬度,讓光線集中擴散在主體上。

Rogue LF-4020 XL柔光罩組活用/範例各種配件拍攝效果比較

透過前面的文字敘述,讀者或許對Rogue LF-4020 XL柔光罩組的功用已有大致上的了解,不過當將閃光燈結合各項配件後所打出的光線效果到底如何呢?則需要透過實際拍攝來驗證。而為了讓各位能清楚辨別其結果,拍攝當天編輯部特地選擇在松山文創園區內的一處長廊進行測試,由於當時是陰雨天的氣候,從長廊右側窗戶灑落進來的自然光已不足以照亮Model本身,所以正是測試Rogue LF-4020 XL柔光罩組的最佳場合。拍攝時,我們依序從「閃燈直打」、使用「可折式反光板」、「反光板+銀色反光板」、「反光板+柔光罩」、「反光板+直式柔光幕」,來為讀者測試各種組合的打光效果。


從下方的各例圖中可清楚看出,當使用閃燈直打時,Model臉部的光線最為硬直,甚至眉心和身上白色衣服都已接近過曝的臨界點,是最不推薦的補光方式;接著我們為閃燈加上可折式反光板,由於它的面積較閃燈內建的反光片大上不少,所以打出的光線範圍也是更為擴散,與圖1相較,可看出Model臉上的光線已柔和許多且也更為自然;再來我們改使用銀色反光板為Model補光,基本上其效果和範圍與圖2相當,只是因材質關係,會使照片看起來較偏冷色調;接著再換上反光板+柔光罩,與前兩張例圖相較,可發現光線又更為擴散柔和;最後,使用反光板+直式柔光幕,能看出補光範圍明顯集中在Model本身。

閃燈直打閃燈直打

可折式反光板可折式反光板

反光板+銀色反光板反光板+銀色反光板

反光板+柔光罩反光板+柔光罩

反光板+直式柔光幕反光板+直式柔光幕

現場拍攝實況。現場拍攝實況。

延伸閱讀

攝影配件:利用 反板 、 吸板、 成為控高手

免花錢的,幫機頂閃戴上牛奶瓶軟化

機頂閃 也有春天,香菸盒、錫箔紙變身成 內建閃燈 擴散板

自製 閃 ,只需冰淇淋盒與鋁箔膠帶就搞定

線百百種,如何控制人造源?

本文同步刊載於 DIGIPHOTO NO.64 雜誌


你可能也喜歡這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