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京都帶給我最深刻的,不是四季、不是古廟,而是京町家文化的再生。褪去古蹟、文化重要財的沈重包袱,湮圮的老宅經過設計者的巧手後,改裝成為充滿特 色的生活雜貨、咖啡館,與殘存町家的舊舖搖身變成令人驚嘆的城市新風情。
巷弄間的雋永詩意
在三条到二条間的巷弄,充滿詩意的房子總在街角詮釋著時間深處的回聲,生活感的空間,食衣住行樣樣進駐,考驗著設計師與店主人的品味與歷練,遊藝其間,一再被小小驚喜迴喚的心,讓人走在街巷,生機與生氣油然而生。
現在日本許多地方都仍保存著町家建築,在京都的町家都稱之為「京町家」。典型的京町屋門面狹窄,屋內深邃細長的敷地,連接廚房、房間、內院、及倉庫,面向街道的部分 作為店鋪,自江戶時代形成商、住一體,狹長構造,進到室內又有如柳暗花明的寬敞,因而暱稱為「鰻魚的寢鋪(鰻の床)」。
明治時代的印記
不過現在殘存都內的京町家多是明治時代所建造,建築玄關上方的屋瓦邊緣有別於一 般呈現彎曲堆疊排列的波浪狀,而是切成一直線形式,稱為「一文字瓦」,低矮的屋門、 深細窗柵為其外觀特色。充滿學問的窗柵,依不同目的,採用不同密度建法,如想增加採 光,以「系屋格子」方式讓路過行人可以看到店內商品,若要增加隱密感,則以密實的 「茶屋格子」。
牆腳邊一排優美弧度的竹片「犬矢來」,是為了彈開從屋簷滴下的雨水,具有保護牆面 的功能;有些還另築半個人高的柵欄(駒寄せ),則是往昔為了讓騎牛馬來的客人有地方拴住動物而設。二樓粉刷的壁面上多有數行鏤空的「虫籠窗」,或以優雅竹簾取代,加強通風及採光效果,這些細節的規劃與打理,如今也意外成了最美的老京都風情。
老屋再生新商機
因京都現代化過程中,大量的町屋殘舊不堪,在有心人士組成「京町家再生研究會」後,讓老屋再生,並賦予新意、新商機,也促成了京町家的旅遊契機。
保存完整的京町家建築,處處散發著木造屋的簡潔與空靈意趣,經過良好運用,從民宿、餐廳、咖啡屋、雜貨,無一不搭上京町屋風潮,空間中散發著濃濃的京情緒而吸引許多觀光客特意前來,領會這股新京都魅力與風情。
掀開暖連,揭開京都記憶
京都沒有了京町家,風雅少了味;京町家沒有了暖帘,京都味隨風去。
從京都原點的「六角堂」為起點,我喜歡流連在三条、二条延伸条坊巷弄間的京町家,特別是到了二条通附近,質樸的街道藏著細膩,望似幽淡,一席席店舖親手打點的暖帘是京町家的臉,掀開暖帘,說不完的故事,道不盡的人生故事,在鏡頭底下,有意、無意地 譜寫著在歲月洗禮下的城市百態。
掀起一幅幅的暖帘,拉開記憶中的這扇門,木質牆柱經過歲月的撫觸下,堆壘著充滿人文況味的潤澤,老建築所流露的幽深沉靜意味,瀰漫在充滿歲月的空間中,透過視覺、觸覺等五感,在吃喝買物之間,通往懷古,卻充滿新意。
延伸閱讀
本文同步刊載於 對了,去京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