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圈有大小兩極,但比較有趣的是,多數玩家都僅注意到大光圈下的夢幻景深,卻往往忽略了小光圈下的迷人「視」界,本章節我們就針對該議題來進行深度探討,讓讀者在影像創作上能多些不同的思考面向。

為何要縮光圈拍照?

「縮光圈無爛鏡」,是攝影業界流傳的玩笑話,雖然玩笑歸玩笑,但縮光圈(小光圈)確實能為影像品質帶來實質的幫助,因為在縮小光圈的過程,不僅景深會變得長遠,同時也會提升被攝體的解像力與銳利度,讓玩家在拍攝某些特定題材時,能更真實呈現影像細節,也因為上述特性,所以對於鏡頭品質或設計結構也就沒那麼要求(註),也就是說你運用手邊的 Kit 鏡就能完成後面多數議題的創作。

【註】因為鏡頭結構與鏡組設計不同,所以在縮光圈創作時,除了畫質會有些許差異外,最大差別則在於星芒數的不同。

一般來說,為了兼具景深與環境關係,多數玩家都會將光圈略縮至 F3.5 - F5.6,不過這並非本章節所要討論的範疇,在此就不加贅述,我們所要探討的是,如何在 F8 - F22 極小光圈下完成偉大影像的創作。

在小光圈議題下,使用一般常見Kit鏡頭就能滿足多數題材的拍攝需求。
在小光圈議題下,使用一般常見Kit鏡頭就能滿足多數題材的拍攝需求。

▲F2.8 / F22。光圈大小對於景深變化以及畫面解像力的呈現都有著直接影響。 ▲F2.8 / F22。光圈大小對於景深變化以及畫面解像力的呈現都有著直接影響。
F2.8 / F22。光圈大小對於景深變化以及畫面解像力的呈現都有著直接影響。

 

多小光圈才夠用?

目前多數鏡頭最小光圈皆為 F22,但有些則可提供至 F28-32,但不管何者,皆能享受小光圈所帶來的影像創作樂趣,但縮光圈該縮到什麼程度,才能符合各種題材的拍攝需求?且是否有一定的通則可依循?答案∼是沒有的,一般僅能透過經驗法則來設定,不過現在利用景深預覽鍵的預視,就能初步掌握影像景深狀況,讓拍攝者直覺取景就能拍出想要的情境氛圍。另外,除了縮光圈外,還得適時依據拍攝題材變換鏡
頭焦段(如拍攝風景議題,廣角端最好介於 10-16mm 間),如此才能滿足各種題材的拍攝需求。

透過相機內置的景深預覽鍵就能初步預視景身狀況,讓拍攝者更容易拍出所要的情境氛圍。
透過相機內置的景深預覽鍵就能初步預視景身狀況,讓拍攝者更容易拍出所要的情境氛圍。

部分鏡頭有內置景深尺表設計,如此一來,就能透過顯示,得知目前光圈下的景深範圍。


部分鏡頭有內置景深尺表設計,如此一來,就能透過顯示,得知目前光圈下的景深範圍。

超焦距觀念的灌輸

超焦距(Hyperfocal distance)即是玩家口中的「泛焦」,目前多用於風景或街拍等題材使用。何謂泛焦?其實就是當鏡頭光圈收縮至某一級數後,由無限遠(∞)到某個位置內的影像都是清晰的,所以可使畫面獲得最大的景深,不過目前多適用於廣角鏡焦段(景深涵蓋範圍較長焦段鏡頭來得長遠),讀者在操作時需特別留意。當對焦點不在超焦距上時,不能將無限遠(∞)的一端納入景深中;反之,當對焦點對準超焦距時,其景深涵蓋範圍會由超焦距的一半延伸至無限遠(∞)一端,也就是說,假設超焦距為 3 米,那麼景深就是 1.5 米至無限遠(∞),以此類推。

透視與光影的應用

縮光圈拍攝,由於景深較長,所以不僅被攝體拍得清楚,連帶使得背景也被清晰記錄;一般來說,要兼具畫面質感與長遠景深,我們都會利用「光影」與「透視」方式來加以解決。以前者來說,就是利用光影變化來增加畫面的立體感,讓前/後背景能做出更明顯的區隔,如下圖1,原本縮光圈是為了營造火車的速度感,不過在光影的襯托下,就能清楚區分出建物、火車與行人等三大區塊,讓畫面能有更豐富的視覺層次變化;至於後者,則和前者有異曲同工之效,只不過它是透過被攝體規格排列來帶出畫面的層次感,如下圖2,由於前/後景深都相當地清楚,這時只要找出畫面的規則或規律性切入,就能拍出層次分明且饒富趣味的影像作品。

圖1:透過光影的陪襯,即使前/後景深都相當清楚,也能輕鬆帶出畫面的層次感。Canon EOS 650D + Tokina AT-X 11-16 mm F2.8 PRO FX 的 13mm 端。光圈 F16,快門 1/50 秒,ISO 100,AV 光圈先決拍攝模式,自動白平衡,JPEG
▲圖1:透過光影的陪襯,即使前/後景深都相當清楚,也能輕鬆帶出畫面的層次感。
Canon EOS 650D + Tokina AT-X 11-16 mm F2.8 PRO FX 的 13mm 端。光圈 F16,快門 1/50 秒,ISO 100,AV 光圈先決拍攝模式,自動白平衡,JPEG

圖2:若沒有光影陪襯,則可找出畫面的規則或規律性,同樣能營造出層次分明的影像效果。Canon EOS 5D Mark II + Tokina AT-X 17-35 mm F4 PRO FX 的 20mm 端。光圈 F14,快門 8 秒,ISO 100,AV 光圈先決拍攝模式,自動白平衡,JPEG
▲圖2:若沒有光影陪襯,則可找出畫面的規則或規律性,同樣能營造出層次分明的影像效果。
Canon EOS 5D Mark II + Tokina AT-X 17-35 mm F4 PRO FX 的 20mm 端。光圈 F14,快門 8 秒,ISO 100,AV 光圈先決拍攝模式,自動白平衡,JPEG

 

腳架輔助必備

縮光圈進行創作,首先面對難題,就是快門速度容易偏慢,一般來說,若拍攝過程中,發現快門速度低於安全快門時,我們首先會建議玩家可開啟防震模式與拉高 ISO 感光度輔助,若仍不敷使用,則會建議端起胸架或三腳架輔助,以間接降低影像模糊機率。那何謂安全快門?其實,就是鏡頭焦距的倒數,以 50mm 焦段為例,其安全快門則為 1/50 秒(APS-C 片幅為 1/80 秒;見下註),若手持拍攝仍低於該數值,就得應用前述方式來加以解決。

【註】有時並非鏡頭焦段的倒數就是安全快門。如焦段為90mm,但相機並無1/90秒的快門速度,這時就將選擇相近且往後的1/100秒作為對應。

延伸閱讀

  創作: 棚內 專業拍攝

重新思考影像的意義:有關   與 街拍 三兩事

趣味十足的 針孔人像 創作 重點 與 注意事項

新手入門的必修學分: 最大 與 最小 哪個比較好?

本文同步刊載於 DIGIPHOTO NO.60雜誌


你可能也喜歡這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