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方向性的燈
這張照片完全是用Joe McNally手法拍攝完成,而且是在家裡的房間拍攝完成的,輕鬆又簡單。
多了介質,閃燈光質瞬間加分
如果需要一個漂亮的光,又沒有一大堆燈具,那麼最簡單的就是找生活周邊的可透光才質來運用。
在拍攝這張時,那時後窗外其實正下著大雨,而且整個陰暗到不行,所以窗外幾乎很少照入的光(註:同樣得方式,有時候如果自然光很棒的情況就不需要額外打閃燈了)。因此我請友人冒著外面的大雨撐著傘拿著 SB900,然後對準著窗內打進來,光線的質感讓我非常非常的喜歡。
包覆性的柔光
跳燈是一種最快產生大面積的光的方式,不少時候都是很好的捕光方式,特別是在你就是需要一個夠均勻的光,遇到一個不需要太有個性的畫面。這張照片是孫女替奶奶補妝的照片,也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張照片。
但這張照片其實右邊有一個大落地窗,因此照片的右邊其實有相當多來自於環境光線。
所以在跳燈時,就是往左半邊來進行捕光的動作,出力就是盡量平衡兩者來做思考。一般來說,要跳滿一個房間我的經驗是需要兩盞閃燈。而兩盞跳燈出力不一定要完全相同,可以做一個很簡單的層次。
一盞溫暖人心的燈光
閃燈有閃燈的色溫,而生活中各種人造光源也都有各種不同的色溫,因此閃燈才有這麼多不同的濾色片要來搭配,不過似乎很多人都會忽略濾片這種東西。以這張照片來說,新人站的位置以這樣的曝光條件來拍幾乎是全黑的,所以就需要進行捕光。
從光線的邏輯來說,這張照片看到的感覺就會覺得光應該是會來自於旁邊的檯燈上,那麼妳的閃燈就讓它的顏色跟這個檯燈相符就好了。
這張照片我用了全濃度的橘色濾片(Full CTO)。
色膠片大作戰
同樣是色膠片的運用,這是一個很昏暗的小餐廳,ISO 1600,光圈F2.8,快門1/50,環境還是很暗。在這樣暗的環境小閃燈真的就非常夠力了,唯一的困難就在於怎麼補一個光而不會破壞掉氣氛。所以同樣需要拿出色膠片。這個閃燈我用了1/2濃度橘色濾片和65% Pink的粉色濾片。
當然在光線上並沒有完全符合現場的光,但我的思考方向並不想要整個人過橘或過粉紅,另外就是希望人物可以從這個環境中稍稍的突顯出來。在這樣的環境中,跳燈就會完完全權毀了現場的氣氛,所以我用了一個Lastolite柔光罩直打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