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帶給人一種攝影還存有「魔幻」的感覺。飯澤耕太郎先生著作《写真的思考》中文發行版《寫真的思考:攝影的存在意義》封面選用的這張攝影作品,畫面中駐留在網上的鳥,像是正在思考與等待攝影的瞬間,翱翔中的鳥與留白的天空,像是不斷尋找與追逐攝影存在意義,期望帶領讀者進入「思考寫真的世界」。在你閱讀本書的時候,你將發現原來攝影是如此的深奧卻又淺顯易懂,透過飯澤先生的眼、思維與學識,你會看見不一樣的攝影世界。「魔法之鳥」與「攝影」也將持續翱翔(封面攝影:張國耀)
飯澤先生:「魔法之鳥」
問題是攝影中持續飛行的這隻「鳥」,究竟代表著何種意義?當然,我們可以認定這只是一隻偶然飛入石灰岩採集現場的不知名海鳥而已,但是也能根據「攝影性思考」來替換思緒,組合出動態性的意義。
「鳥」這個元素,誠如先前於荒木經惟《感傷之旅》攝影集中所見一般,是典型的神話世界象徵;牠具有各式各樣的涵義,諸如「空氣」、「風」、「火」、「死者靈魂」、「不死特性」、「創造性」、「女性原理」、「愛情」、「自由」等等,偶爾還以相反的形象互相嵌合。
觀看照片時,立即會讓人注意到的是,這隻鳥從石灰岩採集場地面上呈漩窩狀的破壞能量中翻飛而出,並在四散岩礫與繚繞煙霧中平靜地持續飛升;充滿混沌能量的地表及靜謐安詳的天空(鳥存在的世界)呈現出鮮明的對比。
昔日採礦這種行為與農業相同,都是憑藉著人類取汲不盡的生產力,在大地上努力付出來取得相對應的產量,可以說是相當慎重的一個作業過程。但隨著礦業機械化及大規模的產業組織化,此產業便轉變為如何有效率地從大地上榨取資源,主要考量也變成以經濟為優先。
使用炸藥來爆破岩盤,是奪取原本屬於自然的能量,將之轉化為可受人類控制的破壞力,可以說是一種野心的具體化。這種無以復加的無慈悲性與不可恢復性,正是《BLSAT》系列中以各式樣貌所表現的概念。
鳥瞰著被經濟效益所支配、化身為赤裸暴力下破壞現場的大地,飛鳥超然地在天空持續翱翔。它的存在不正是呈現出自然原本就具備的、能夠恢復平衡的調節力量嗎?即便洪水或山林大火等災害不時侵害著大地與森林,自然依舊會以平衡一切的恢復力來治癒災難所產生的不均衡。在此,飛鳥恐怕就是救贖與希望的象徵吧。
在荒木的《感傷之旅》中,飛鳥是引導我們從生之世界渡往死之世界的使者;而在《A BIRD》裡,鳥則成為相反的向量,由死之世界持續飛往生之世界,為荒廢的大地運來些微救贖的希望。無意間拍攝到的「一隻飛鳥」,卻能從《BLAST》中,以「攝影性的思考」領導我們歸納出和之前完全相反的結論。除此之外,或許飛鳥也影射出攝影這種媒體的命運。
當能夠補強神話性想像力的「攝影性的思考」之水脈枯竭時,攝影這種表現媒體的命脈也會一併耗竭。但或許我們沒有必要如此憂心;因為除了荒木經惟、畠山直哉、津田直、志賀理江子︙︙,許多現代攝影師們亦皆大量、強烈地繼承了魔法師=手杖占卜者的資質,且仍陸陸續續現身中。在這個社會持續蔓延著極度混亂、失去均衡、所有場域都因缺乏平衡而歪斜的當下,這些「作為魔法師的攝影師」們,反而凸顯了更高的存在意義。
我們沒有失去希望。攝影這隻飛鳥,仍然乘風高飛,持續翱翔著。
更多內容介紹請見:《寫真的思考:攝影的存在意義》新書介紹
「魔法之鳥」駐留在《寫真的思考》裡
經過前段的文章介紹,相信各位讀者都對封面設計有了相當程度的理解,接下來小編要帶你走出虛幻的世界,來到真實世界的「印刷廠」,來看看我們如何將「魔法之鳥」刻畫在《寫真的思考》裡吧!
▲ 你覺得封面上的「鳥」是正要「飛起」、還是正要「駐留」呢?
只看見鳥在展翅,我們無法判斷牠行為的下一步,猶如攝影,我們必須看清楚細節,才能知道背後的意涵。
▲ 書封加上書腰之後,更多隻鳥在封面上駐留了。
而鳥身上的「細節」(最重要的翅膀層次),要如何以印刷的方式呈現呢?
▲ 書封字的藍色版與上亮油版。
有了這個塊版,能夠讓「鳥」的細節(尤其是翅膀上的羽毛)更加清楚、栩栩如生。
▲ 印刷機。
就是這台印刷機,與檯子上的油墨,印出這美美的封面。
▲ 印製調色中~待校色的封面。
還沒調色的封面排成一排,哪個最接近編輯設定的意境呢?哪個顏色的鳥才是黑的最恰到好處呢?
▲ 書名的細部照。
是不是看出差異了呢?!小編覺得這隻鳥是活著的!!(哎唷~好可怕)
▲ 書封完成嘍~這一整疊都是印好的封面唷!
就等著裝訂交到書店的手上啦!是不是應該要把這本好書帶回家呢?!快去結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