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旅行,很習慣多帶著一台底片小相機,有時候是 Contax T3 ,有時候是 Minolta TC-1 。希望在便捷的之餘,仍留有銀鹽底片的風味,也算是賞玩這些優秀小相機吧!每一台底片小相機,做工都是一時之選,鏡頭也是廠商嘔心瀝血之作,在旅行中趁著空閒的時候拿出來按個一兩張,也確實是讓人心曠神怡的樂事。
這幾年來數位的技術越來越發達,較大片幅的數位相機不斷出現,不過剛開始受限於對比式對焦的技術,在對焦準確度跟速度上比較不理想。我知道很多人面對這類復古的相機在速度上的缺憾,都會說服自己這很符合底片相機的步調。不過,要是可以有理想的速度,誰不愛呢?這回我就帶著Leica X2來趟日本小遊,X2跟X1比起來,仍舊保有接近底片相機的操作感受,但自動對焦的速度改善,也著實是讓偶爾從背包中抽出的片刻抓拍,變得流利許多。
▲F6.3,1/640s,ISO 100,自動白平衡。Leica X2對於順光的風景照片,也相當有一套。(點圖可放大)
▲F2.8,1/30s,ISO 100,自動白平衡。帶著Leica X2逛著古書市集,看著這些幾十年甚至百年的書籍,確實有讓X2連結古今的錯覺呢!(點圖可放大)
▲F5.6,1/400s,ISO 100,自動白平衡。加快的AF對焦速度,也讓隨手抽出相機的抓拍瞬間變得流利許多。(點圖可放大)
光影明暗之間
這段帶著Leica X2的旅行,雖然不是負責主要拍攝的任務,但幾張照片下來,它已經被我默默的列為2012年用過最好的相機之一。我喜歡這顆Leica ELMARIT 24mm F2.8的描寫力,不僅僅是在隨手的風景有很漂亮的表現,在一些光影交際之刻也能有很棒的表現,尤其是物體反光的材質或者是水面,更顯出這顆鏡頭的獨到之處。這些光影明暗之間的變化,更顯X2讓人喜愛。確實是細細品嚐,第一口有些生硬,但越拍越有風味。
▲F4.5,1/250s,ISO 100,自動白平衡。散落的光線給咖啡廳一角的盆栽帶來了餵養的光芒。(點圖可放大)
▲F3.2,1/160s,ISO 100,自動白平衡。林隙間灑落的光線,讓青苔舖成的地毯散發出了寶石般的閃耀。(點圖可放大)
▲F4,1/80s,ISO 100,自動白平衡。說起來,X2的迷人之處,大概就是發掘這樣閃閃發亮的角落了吧!(點圖可放大)
▲F2.8,1/30s,ISO 125,自動白平衡。信步古老的蚺之森,林影就這樣隨意的蓋在這些古書上。(點圖可放大)
當德式相機,漫步日本街道之時
日本人讓人感覺拘謹一板一眼,做起事情有條有理,同樣的感覺也顯露在日系的鏡頭相機上;德意志民族感覺也相當類似,很精準地要求做好一台相機、一顆鏡頭,可是或許是歐洲在光學的歷史還是比較久吧!德國製的鏡頭,總讓人多了些溫潤的感受。
倒不是為賦新詞強說愁,不同的民族性也反應在器具的呈現上,日本人拘謹卻有禮,新式西化的外觀,卻有著從中國習來的文化與建築,這樣的反差當帶著Leica X2的時候,反而不覺得不協調。倒是有種,西方來的Leica,就這麼完美填補了西式文化與舊式日本風味。這樣的德意志浪漫,想必也是旅行時候,對於每一道漂亮光影完美的接合劑吧!
▲F5.6,1/500s,ISO 100,自動白平衡。Leica X2扮演了非常完美的接合劑,在西式文明跟舊式日本風味間配合的很好。(點圖可放大)
▲F4.5,1/160s,ISO 100,自動白平衡。巷弄裡的一小角,也呼喚著我們去探險。(點圖可放大)
▲F2.8,1/30s,ISO 800,自動白平衡。在咖啡店裡稍事休息,老樣式的風扇吹著吹著,也讓我們跌入60年代的午後。(點圖可放大)
▲F4.5,1/200s,ISO 100,自動白平衡。慵懶的夏日,花貓也大辣辣的霸佔在路中央。(點圖可放大)
(後面還有更多實拍測試照片哦!)